聖詹姆斯宮

聖詹姆斯宮

聖詹姆斯宮是英國君主的正式王宮,而且是所謂的the Senior Palace of the Sovereign,而外國派駐英國的大使和專員呈遞國書時,按禮節和傳統都是呈遞到聖詹姆斯宮的。 這所王宮位於倫敦市中心的聖詹姆斯公園旁邊,距離白金漢宮不遠。 與英國其他王宮不同的地方是,聖詹姆斯宮是以紅磚建造,而且並不宏偉,只有大門門樓比較高一點。從建築造型和園拱的造型可以看出這是典型的英國都鐸王朝時代的建築。

出生在此的人物

安妮女王:1702年即位後把英格蘭、蘇格蘭兩地議會合併。

大銀行家威廉·哈特爵士

英王 查理二世:1661年登基後嘗盡倫敦大瘟疫、倫敦大火等災難。

建築歷史

聖詹姆士宮在帕摩爾方向的正門,建於1532年。聖詹姆士宮在帕摩爾方向的正門,建於1532年。

聖詹姆斯宮是由英王亨利八世在1530年委託興建的,其原址前身是一間侍奉聖雅各(SaintJames,十二門徒之一)的痳瘋病院,故落成後的宮殿和附近的公園都以此為名,該病院於宮殿建成後就被解散。

聖詹姆斯宮頗受到亨利八世的青睞,喜愛程度只僅次於其寢宮懷特霍爾宮。由於懷特霍爾宮在1698年被大火付之一炬,聖詹姆斯宮便正式成為當時瑪麗二世女王及其夫婿威廉三世的主要居所,同時亦成為了英國君主日常的行政中心。

1588年,“榮光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等待迎擊西班牙無敵艦隊的那個難熬的夜晚,也是在聖詹姆斯宮度過。

1649年的英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處死的國王查理一世在聖詹姆斯宮的房間正是他臨行刑前最後的寢室。

1649年至1653年間短暫的共和國時期,獨裁者克倫威爾試圖把一切皇權的象徵粉碎,他把聖詹姆斯宮改作軍營之用。但很快的,本身出生於聖詹姆斯宮的查理二世(查理一世之子)就恢復了其誕生之地的原貌,同時亦重新規劃出鄰近的聖詹姆斯公園。

1714年起,漢諾瓦王朝的前三個皇帝(喬治一世、喬治二世和喬治三世)均使用聖詹姆斯宮作為他們在倫敦時的主要居所,雖然它的華麗程度較諸當時其他歐洲大陸的宏偉皇宮例如凡爾賽宮、美泉宮或無憂宮要失色得多;以至於小說家丹尼爾·狄福在1725年都戲稱它為“又矮又平凡”(lowandmean)。1809年,一場大火燒毀了宮殿的一部分,當中包括東南面的一些國王私人公寓,這些公寓在火災後並沒有重建,使到通往女王禮拜堂的部分變得空曠起來,現時只有一條莫爾伯勒路(MarlboroughRoad)把兩座建築物連線起來。

1762年喬治三世又為了他的皇后而購回白金漢大宅(白金漢宮的前身),這使到在19世紀上半葉聖詹姆斯宮的重要性一直都在下降中,開始越來越多地只用於一些正式場合,例如重要的官方宴會、皇室婚禮和受洗儀式等。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決定正式搬離聖詹姆斯宮,結束它的法定皇家居所地位。從此以後,沒有君主繼續住在聖詹姆斯宮,但是它依然是英國王室生活的中心。

2011年11月13日,英國女王批准了一項計畫,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將皇宮出租給私人公司,聖詹姆斯宮皇座室(StJames'sThroneRoom)一天租金3萬英鎊(約合30.5萬元人民幣)。

建築組成

18世紀的聖詹姆士宮平面圖。18世紀的聖詹姆士宮平面圖。

新宮殿充滿了都鐸風格,四個庭院都由紅磚鋪成,主城樓位於整個建築群的北側,兩旁的多邊形炮塔上方是裝飾性的城垛,所有窗戶都採用了喬治亞式的上下滑動設計。

倫敦大火之後,聖詹姆斯宮交由建築師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和威廉·肯特承擔修繕工程,他們保留了少量的內部結構部件和室內裝潢,現存的面貌主要是在19世紀改建而成。

而王宮的另一部分則由廣闊複雜的建築群組成,主要用作宮廷的辦公處以及官員們的宿舍。其中包括了約克館,現任王儲查爾斯親王與他的兒子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即曾經在此生活過;蘭開斯特館交由女皇陛下政府作公務接待外賓之用;毗連的克拉倫斯館有著更重要的使命,它曾經是英女王已故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的寢宮,現時的主人則是查爾斯王子,他在2003年把祖母留下來的大樓裝修得煥然一新,從此之後這裡便成為了他的私人辦公室。

歷史悠久的女王禮拜堂(Queen's Chapel)乃由英國第一代建築巨匠伊尼戈·瓊斯所造。聖詹姆斯宮是現時倫敦僅有四座由御林軍皇家近衛師負責防務和警衛的建築物之一(另外三處分別是白金漢宮、克拉倫斯館及皇家騎兵衛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