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景惠

耿景惠(1886~1962)男,名志介,字景惠。陝西高陵人。

耿景惠(1886~1962)名志介,字景惠。陝西高陵人。清光緒二十二年(1 896)
入耿鎮私塾啟蒙,稍長轉入高陵國學講習所研讀古籍經典。他留心國事,志在四方,
對清朝政府的腐敗政治深懷不滿,遂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到西安考入陝西陸軍小
學堂。他在自傳中寫道:“我棄文就武,謀雪列強之恥。”後又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
校,1916年畢業後,應邀到陳樹藩的陝西陸軍第二混成旅模範步兵營第三連任連長。
同年5月該營改編為步兵第二團,耿升任第一營營長。
1924年底,應河南督辦、國民軍第二軍軍長鬍景翼的邀請,赴豫任第二軍直屬工
兵營營長,半年後調任該部第九師李紀才部第三十三團團長。1926年底西安城解圍後,
國民軍聯軍駐陝總司令部參謀,後改任衛定一第十二路軍參謀長。1927年被派任國
民軍聯軍耿端方獨立第三師參謀長,不久又任該師補充旅旅長。1928年夏,耿端方與
李虎臣兩部聯合反馮(玉祥),未獲成功,部隊被改編,補充旅被編為馬鴻賓第二十
二師補充團(1929年更名為教導團)。馬部擴編為第七軍時,耿景惠任軍參謀長,並
隨軍東出潼關進駐河南。1930年中原大戰開始後,他厭惡新軍閥之間的混戰,毅然棄
職回西安賦閒。
1930年秋冬,楊虎城率十七路軍入陝,擊敗了馮玉祥在陝西的殘部,陝局抵定。
耿接受楊的邀請,出任陸軍第十七師參謀長。1931年任第十七師段象武第五十旅補充
團團長。是年底隨師長孫蔚如入甘平叛,耿改任第十七師第五十旅第九十九團團長。
甘肅平定後,蔣介石懼怕陝軍在甘發展,於1932年9月任命孫蔚如為第三十八軍軍長,
令其率部往陝南對付紅四方面軍。到漢中後,耿團駐褒城,曾奉命進攻紅四方面軍。
1936年底西安事變爆發後,該團奉命擔任西安東郊十里舖一帶的警備任務。西安事變
和平解決後,楊虎城部第十七路軍被縮編為第三十八軍,孫蔚如任軍長,下轄李興中
之第一七七師和趙壽山之第十七師,耿任第十七師第四十九旅旅長。
七七事變後,第十七師奉命開赴河北省保定、徐淮夠髡諛杴種站?十九旅駐漕河南岸布防。不久,日軍兩個師團配有飛機、大炮、坦克向抗日軍隊猛攻,
平漢線總指揮劉峙未經抵抗即下令南撤,並令第十七師在左翼掩護大軍撤退。受命後,
全師官兵在日軍猛攻面前苦戰兩晝夜完成掩護任務,鏇按計畫撤至保定以南之阜河,
在仙人橋、狹橋一線,又與尾追之敵苦戰一晝夜,轉進至晉冀要衝、太原東大門娘子
關一線,耿旅同第十七師各部擔任雪花山、乏驢嶺一線防禦任務。這裡是娘子關戰役
的關鍵地帶,日軍集中強大兵力,步、炮、空聯合向守軍陣地猛撲,戰鬥極為慘烈。
耿與十七師各將領親臨前線指揮,鏖戰九天九夜,雪花山五次易手,日軍屍橫遍野,
第十七師亦付出慘重代價。
太原失守後,第十七師奉命編入朱德領導的第十八集團軍序列,耿旅隨第十七師
開赴晉西北之磧口(屬山西臨縣) 、陝北之綏德一帶整訓。1938年2月又東渡黃河進
入敵後,到太行山區晉城一帶同八路軍配合作戰。在圍困長治日軍、解放晉東南上黨
等19縣的戰役中,耿旅及第十七師各部與八路軍並肩戰鬥,共同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建
立了不朽功勳。上黨戰役結束後,第十七師歸還建制,編入由原三十八軍擴編的第三
十一軍團,奉命進入晉南三角地帶防區。不久,日軍侵襲四十九旅守備的封山口。全
旅官兵在耿的指揮下,與日軍反覆衝殺,肉搏多次,敵我均有重大傷亡。隨後,耿旅
隨第十七師參加了著名的永濟戰役,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接著又解除了芮城之圍。
同年秋,四十九旅隨軍團守備中條山,直到1940年11月。期間,第三十一軍團擴編為
第四集團軍,李興中與趙壽山分任第九十六軍和第三十八軍軍長,耿升任第十七師師
長。
中條山位於山西南部黃河北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第四集團軍守衛中條山的
兩年半時間裡,日軍先後發動九次大規模的進攻,其中以1939、1940年的“三二九”
戰役、“四一七”戰役和“六六”戰役規模最大。日軍曾一度占領中條山西部,使第
四集團軍處於極度危險之中。耿奉命率全師協同友軍發起反攻,經多日浴血奮戰,擊
斃敵高橋聯隊長,趕走進犯日軍,收復了全部失地。在守衛中條山期間,第三十八軍
始終與八路軍保持密切聯繫,第十七師還派出部隊配合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並多
次襲擊同蒲路南線據點,破壞公路、鐵路交通,使日軍損失慘重。
1941年11月,因第四集團軍與八路軍關係密切,被蔣介石調往黃河以南的鞏縣、
汜水、滎陽、廣武等地,歸湯恩伯指揮。然第十七師仍相機北渡黃河打游擊,配合堅
持敵後抗戰的八路軍作戰。1942年上半年,耿升任第三十八軍副軍長時,奉命進擊侵
入鄭州的日軍。經過激戰,日軍被迫撤出鄭州。第三十八軍又乘勝圍殲潰逃之敵,該
敵除旅團長乘直升飛機逃走外,其餘全部被殲。1943年夏,日軍渡過黃泛區,中原戰
役打響。湯恩伯的30萬大軍一觸即潰,唯獨第四集團軍各部堅守虎牢關、登封一線,
同敵拼殺20多天,掩護大軍撤退後,才退至洛寧、盧氏一帶休整。戰後,蔣介石有功
不賞,將耿調離前線,任陝西鳳彬師管區司令。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6年春,內戰的陰雲又籠罩中華大地。耿對蔣介石的獨裁統
治及內戰政策深惡痛絕,毅然辭去師管區司令職務,攜眷到三原北城定居,操起農桑
事業,誓言不再出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耿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先後任政協三原縣、西安市委
員會委員,陝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等職;積極參加查田定產、土地改革及社會主義革
命和建設,後病逝於家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