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

馬爾他騎士團國(S.M.O.M)是聯合國觀察員,具有“準國家”性質,沒有領土,其國家形式“位於”羅馬孔多迪大街68號,一幢占地1.2萬平方米的大廈---馬爾他宮裡。騎士團國的居民只有幾十人。它的規模比梵蒂岡更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了。馬爾他騎士團的前身是醫院騎士團,曾經擁有疆土,後因為戰爭而失去領土。現在馬爾他騎士團從事慈善活動,管理醫院,照顧難民和戰爭中的傷殘者。

醫院騎士團Knights hospitaller),亦名羅得騎士團、聖若翰騎士團,最後演變成馬爾他騎士團成為聯合
國觀察員的“準國家”組織持續至今,是最為古老的天主教修道騎士會之一,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
成立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後,本為本篤會耶路撒冷為保護其醫護設施而設立的軍事組織,後來演變成為天主教在聖地的主要軍事力量之一,其影響一直持續至今日。醫院騎士團口號“守衛信仰,援助苦難!(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suffering)”.

歷史

成立及早期歷史

醫院騎士團全稱是“耶路撒冷聖若翰醫院騎士團”,又被稱為聖若翰騎士團,成立於1099年,最初是由法國貴族Gerard和幾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聖若翰洗者教堂附近的醫院裡成立,主要目的是照料傷患和朝聖者。由於朝聖者無私的付出讓醫院修會迅速發展,從1110年起修會同意將分散耶路撒冷的領土的財產,可以交給醫院騎士團。1113年,教廷承認他們是獨立的修會,並賜予他們一系列的經濟、政治特權,如無需繳納十一稅,無需接受任何政權的領導,只受教皇節制。醫院騎士團的會規以奧思定會的會規為基礎制定。騎士團的成員分為教士、騎士和士官,以及會友或受贈者。騎士團由一位大團長(Grand Master)統治,並有教士會議和八位法官協助。其組織和聖殿騎士團十分相似,但對於慈善事業上表現更為顯著。
醫院騎士團成立時只是一個行善的組織,從1120年才開始作為一個軍事修會進行活動,以武力保護朝聖者免受異教徒攻擊,並發展成為耶路撒冷王國的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對耶路撒冷的政局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它在耶路撒冷王國擁有7座大的要塞,140多座其它建築。耶路撒冷王國國王鮑德溫四世去世後,當時醫院騎士團的大團長Roger de Moulins反對居伊(Guido von Lusignan)繼任,可惜沒有成功。後來在1187年哈丁之戰中,醫院騎士團也派出主力參戰,由於指揮上的失誤,包括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在內的基督教軍隊幾

乎全軍覆沒,醫院騎士團大團長Roger de Moulins戰死。羅得騎士團

由於巴勒斯坦的基督教王國被阿拉伯人擊敗,1291年,騎士團放棄了巴勒斯坦,前往賽普勒斯,在那兒沒待多久,1309年又撤到羅得島。在羅得島,騎士團用海軍阻止了穆斯林向東地中海地區的擴張。當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的手裡時,羅得島上的聖若翰騎士團是整個東地中海地區唯一的基督教力量。在羅得島的抵抗一直持續到1522年。那一年,蘇萊曼一世指揮20萬軍隊乘坐著400艘戰艦來到羅得島,而島上的騎士團只有7000名士兵,雖然實力對比懸殊,但騎士團依然獨立堅守了6個月,土耳其軍隊至少有5萬人在戰鬥中喪生。最後騎士團與土耳其人達成協定,騎士團撤出羅得島,前往歐洲。

馬爾他記事

馬爾他騎士團
在歐洲的7年時間裡,他們多次遷徙,居無定所。到1530年,奉教皇克雷芒七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命令,醫院騎士團來到馬爾他島,每年象徵性地向西西里王國繳納1馬爾他鷹幣作為租金,在島上騎士團建立了馬爾他騎士團國(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縮寫為S.M.O.M)。土耳其人對騎士團的捲土重來顯然很不安,1565年,蘇萊曼一世派出大軍進攻馬爾他。這場大戰一開始和上次在羅得島的大戰很相似:騎士團苦苦支撐,絕大多數城市都被摧毀,騎士團成員有一半戰死。就在騎士團眼看要支撐不住時,從西班牙來了一支援軍,戰場局勢頓時扭轉,土耳其軍隊倉惶撤退,損失達到3萬餘人。這次大勝使馬爾他騎士團國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和平局面。
1571年,土耳其人認為海軍發展得差不多了,再次起兵,企圖消滅騎士團。不過這次他們敗得更慘:還沒到馬爾他,在海上就遇上了以基督教國家組成,由西班牙王國的無敵艦隊為主力的神聖同盟(Holy League)艦隊于勒班陀海域展開了一場海上會戰(詳情參見勒班陀戰役),土耳其艦隊幾乎全被擊沉或俘虜。此後馬爾他騎士團國進入鼎盛時期,帆上標有馬爾他八角十字的戰船在地中海橫行無阻。馬爾他的陷落

騎士團在馬爾他島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世紀1798年6月11日拿破崙迫使醫院騎士團投降,占領了馬爾他島,島上騎士團的教堂和修道院被法軍洗劫一空。騎士團的大部分成員前往俄羅斯,在那裡,俄羅斯沙皇保羅一世給予他們以庇護,而騎士團則選舉保羅一世為新的騎士團大團長。
離開了馬爾他島之後,騎士團就此失去了領土,但作為一個組織仍然存在,雖然騎士團在馬爾他島的主權權利透過1802年亞眠條約(Treaty of Amiens)的簽訂而得到英、法等國的承認,但騎士團卻從未被允許回到該島。爾後騎士團於1834年在羅馬重建總部,終於再次穩定下來。騎士團的軍事使命已經完結,此後主要從事慈善事業。今天,馬爾他騎士團在聯合國享有永久觀察員的地位,它設在羅馬的總部馬爾他宮是它唯一的領土——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了(建築物馬爾他宮屬於馬爾他騎士團,土地屬於義大利)。

故事改編

遊戲《帝國時代3》中的第一個戰役,帝國3的製作組全效工作室巧妙的改編上一段“馬爾他騎士團”的故事來製成此一戰役的開頭。

十字軍時期的醫院騎士團盾十字軍時期的醫院騎士團盾
前期醫院騎士團標識前期醫院騎士團標識
醫院騎士團騎士醫院騎士團騎士

各分支的演變

宗教革命後,以德意志為首的新教國家的醫院騎士團從騎士團總部獨立出去,但仍然保持聖若翰騎士團的稱號。信仰天主教的馬爾他騎士團則是醫院騎士團的直接繼承者。

現狀

醫院騎士團的口號是“守衛信仰,援助苦難(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suffering)”。醫院騎士團最初的標誌是黑底白色的八角十字,到13世紀中期開始則普遍使用紅底白色的八角十字,這種八角十字也因騎士團之名被稱為“馬爾他十字”。
現在馬爾他騎士團的騎士約有八千名(一說一萬兩千名),成員遍布歐美等國,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義大利前總理弗朗西斯科·科西嘉,美國前財政部長威廉·西蒙等名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