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1087,一說1094~1143)

耶律大石(1087,一說1094~1143)

正文

中國遼朝將領,西遼建立者,軍事統帥。字重德,遼太祖八世孫。出身進士,歷任翰林承旨、刺史、節度使。能度時量力,有謀略。保大二年(1122),天祚帝屢為金軍所敗,逃往夾山(今內蒙古土默特左旗西北)。大石與其他大臣於南京(今北京)擁立耶律淳為帝,大石任西南路都統。金、宋約定聯合攻遼,五月,宋將种師道率兵攻遼新城(今河北新城東南),大石等率軍將其擊退,並乘勝追至雄州(今河北雄縣),會合主力,大敗宋軍。四年,天祚帝企圖出夾山南下,收復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等地。大石料其必敗,北走可敦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西南)。他召集當地州、部首領,宣言復興遼國,得精兵萬餘,自稱天祐皇帝,建元延慶,史稱西遼。延慶二年(1125),他為暫避金軍,率兵西行。八年,進駐起爾漫(今蘇聯塔什乾西),兵勢日盛。為了復遼故土,經三年準備,於康國元年(1134),率 7萬騎兵,東行萬餘里,因牛馬多死,被迫回師,定都於虎思斡耳朵城(今蘇聯阿拉木圖西南)。他為了擴張領土,和周圍部族發生過多次戰爭。八年,附近兩部族發兵10萬,進攻西遼。大石兵分三路出擊,大勝。十年,病卒。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