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鴨冬粉

老鴨冬粉

老鴨冬粉是江淮一帶的特色小吃之一。本湯是將鴨血、鴨肝、鴨腸、冬粉等食材放入老鴨湯內小火慢煮,即可食用。本湯具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湯汁濃厚的特點。

【民族美食】
老鴨冬粉又名鴨血冬粉,是一種在江淮一帶流行百年的民族美食。中華飲食,博大精深,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每個品牌、每個菜品,每個知名或者不知名的餐館、酒樓或多或少,都有著自己鮮為人知的故事。現在社會,我們關注更多的是那些頭頂光環的大企業、大品牌。而中華飲食中很多根植於民,老百姓自己創造並深切熱愛的美食,卻往往以堅忍樸實的姿態,頑強地生長著,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老鴨冬粉和鴨血冬粉這樣的小吃就屬於此列。
傾聽一個餐飲故事,了解一段民間餐飲的發展歷程,在歷史中,在世象中,在人與社會的變遷中,體味不一樣的中華民間美食性格……
【傳奇故事】
晚清古城鎮江,1861年設英租界,同年正式開為商埠。晚清鎮江的西門大街百業所聚,市景繁華,茶坊酒館也遍布沿街巷內,較有聲譽的茶坊酒館,諸如天香樓、迎春樓、醉白樓、京口第一樓、啟盛坊飯館等,其中有以經營當地老鴨湯冬粉和鴨血冬粉聞名江浙的飯館——藤梅居也在西門大街。老闆即是“鴨鮮知”創立者,鎮江人梅茗。
梅茗,字元南,晚清鎮江府人,秀才出身,善詩文。清同治年間,屢次科舉不中,無奈之下,棄文從商。在鎮江西門大街,經營酒肆,初名“藤梅居”,專以經營當地名吃鴨血冬粉。梅茗善廚藝,獨創之老鴨湯冬粉和鴨血冬粉,口味獨特,自成一家,無人能及,故養家綽綽。平日喜游交文士,與當時活躍在上海、江蘇、浙江一帶的晚清文人名士,交往甚繁。而“鴨鮮知”的來因,正是源自《申報》首任主編蔣芷湘在品嘗梅茗所做之老鴨冬粉後題寫的一首詩:“鎮江梅翁善飲食,紫砂萬兩煮銀絲。玉帶千條繞翠落,湯白中秋月見媸。布衣書生饕餮客,浮生為食不為詩。欲贊茗翁神仙手,春江水暖鴨鮮知。”梅茗自此將“藤梅居”易名為“鴨鮮知”,並請晚清著名書法大家李文題匾,經營日隆,成為鎮江當地首屈一指的名館。
承載著這樣一種悠久歷史的老鴨冬粉,歷經百年歲月的洗禮,更增添了深蘊獨具的民族美食文化氣息。
【養生佳品】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具有“鴨肉性昧甘、寒,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
已有百年歷史的老鴨冬粉,繼承了傳統調製老鴨高湯的工藝與秘方,結合現代前沿食品科技成果,調製出的湯,口感純正,鴨香濃郁而無鴨腥味、湯鮮味美、湯頭濃白如凝脂而不油膩。另一方面更將鴨血湯的保健養生功效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出來。富含骨膠原蛋白、骨鈣等成分,更營養,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潮流。經過湯煮過的冬粉(麵條、米線、米粉)入味好、爽口滑嫩;鴨胗、鴨腸爽脆而香味撲鼻。濃郁的鴨血湯香味撲鼻,未入其店,先聞其味,未入口就已垂涎欲滴;入口後滿口生香而不油膩,余香回味無窮。
古稀茗者梅家翁,飲饌湯羹世神通。湯白湖上中秋月,苕粉剔透玉玲瓏。
滿盤鶯翠思春到,一夕醉臥女兒紅。若言此生已去了,但得佳饌慰腹中。 ——餘杭 夏遠清詩
老鴨冬粉不僅充分發揮鴨肉的食療作用(褒湯是鴨肉的最佳烹飪方法),更是自古至今倍受推崇的一款經典美食,有著極其深厚的市場消費基礎。在全國各大城市,各類經營老鴨冬粉湯的飯店,生意都是異常火暴。如聞名全國的梅氏老鴨湯、三山老鴨湯、毛哥老鴨湯等等中餐館,正是憑藉這一主打特色產品風靡全國,飯店顧客盈門。
【風靡市場】
經營老鴨冬粉的飯店大多是以銷售老鴨冬粉湯、鴨血冬粉湯、香酥餅、滷蛋、紅燒獅子頭、三絲春卷、鴨蓉灌湯餛飩、鴨蓉灌湯包、滷鴨頭滷鴨腿、滷鴨脖、小冷盤和鴨湯泡飯等系列食品為主。體現出中式快餐與特色小吃店的經營特色。店主可根據店鋪所在區域的顧客消費特點,採取店面式經營,美食小吃檔口式經營和攤位外賣式經營(3種經營模式都賺錢),通過主營產品和輔助產品的合理搭配,結合自身經營特點和能力來合理安排與調整營業時間,既能充分滿足大多數顧客對中式快餐的消費需求,同時也能滿足品嘗地方風味小吃的、家庭外出用餐的、朋友休閒聚會和傳統食療養生的消費人群的就餐需要,可靠地保證了店鋪的經營利潤和特色。
當下,老鴨冬粉的市場現狀絕對堪稱風靡,其“冬粉”囊括了男女老少所有人群。在鎮江、南京、上海、北京、合肥、武漢、福州等城市,一年四季無論你是過大街還是穿小巷,都能遇到老鴨冬粉店,這些老鴨冬粉店有些是有門面的,有些就是一小攤兒,而相同的則是都顧客絡繹不絕,生意火爆。冬粉晶瑩潤滑,口感筋道,鴨胗、鴨腸香脆爽口,鴨血鮮嫩爽滑,鴨湯既鮮且香,人均6-10元的消費可謂價廉物美,廣受人民民眾的喜愛。老鴨冬粉的製作也十分簡單方便,只需將冬粉盛在小竹簍中,放入煮沸的老鴨湯中燙熟後,將冬粉和老鴨湯倒入碗中,再放入鴨腸、鴨胗、蔥花、香菜和調味料等,便出品了一碗香味四溢、口感純正、回味無窮的正宗老鴨冬粉美味來。
【美食DIY】
老鴨冬粉的製作方法: 
原料:鴨湯350-400克、冬粉150-200克
輔料:香辣鴨血60克、鴨胗10克、鴨腸10克、鴨肝10克、豆泡5克、滷蛋半個
碗中調味料:鹽1-2克、味素1克、雞粉1克、老鴨湯調味料2克、酸豆角2克、花生米3克、榨菜2克、香菜2-3克、香蔥5克、鴨料油5克
做法:
(1)取不鏽鋼燙粉漏勺,加入冬粉、豆泡煮1分鐘;
(2)取碗,在碗中放入鹽、味素、雞粉、老鴨湯調味料、酸豆角、榨菜和鴨料油,倒入燙好的冬粉與鴨湯,潑上香辣鴨血、鴨胗、鴨腸、鴨肝,冬粉上撒香菜、香蔥、花生米,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