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風口風區

老風口風區

老風口位新疆塔城地區西北部,是塔城盆地東進西出與外界相聯通的必經之路——“咽喉要道”,是中國和世界上罕見的暴風雪災害區,同時也是“亞歐大陸內心”所在地。風區年均≥8級大風150餘天,最多180天,最大風速高達40米/秒,風速之高、移雪量之大,為世界所罕見。

簡介

老風口風區老風口風區防護林

老風口是烏魯木齊塔城地區公路幹線的必經之路,位於塔城盆地腹部,是新疆著名的風區,風區平均風速可達每秒九米,最大風速達每秒四十米,每年八級以上大風多達五十餘次。起風時,當地人出門要在腰間系根繩子,一端固定在房中,否則就有被風颳走的危險。

破壞力

老風口老風口

1966年1月31日,塔額二縣發生強風暴,兩縣在老風口風區的工作人員,因風雪迷失方向,凍死26人,凍傷多人;

1977年12月11日,老風口大風將裕民縣牧區數千隻馬、牛、羊刮出境外,多數救援人員被凍傷;

1978年12月幾名乘客被困老風口,塔城道班的二位工作人員前往救援,大風揚起雪暴,能見度只有1米左右,二個人被颳走10餘公里,壯烈犧牲。

實例:新疆塔城老風口風區遭遇風吹雪百餘人被安全轉移

中新網托里1月18日電(王靜劉穎東)18日,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托里分局發布訊息稱,該局管養的省道221線、318線塔城老風口風區17日遭遇8級大風襲擊,形成風吹雪,多處路段結成雪梁子,致使途經該路段的20餘輛車,百餘人被困。經該局工作人員及時疏通道路,18日,被困車輛和人員已全部安全轉移。

新疆老風口區新疆老風口區

該局副局長賽力克汗18日說,17日10時許,在省道221線k140-k180路段巡道時遭遇6級大風,並形成風吹雪,能見度僅為5米左右,雪梁較多,發現有4輛車因風雪被困。經6小時營救,被困車輛和人員被安全轉移。
搶險駕駛員達吾然介紹稱,半小時後,又接到求救電話,省道318線k367-k406路段,風力達到8級,能見度5至10米,該路段有20多輛車、百餘人被困。直至18日凌晨2時許,搶險人員將被困車輛、人員全部成功救出。
據悉,托里公路分局老風口搶險基地管養的省道221線老風口路段、省道318線烏雪特鄉路段與瑪依塔斯省道201線等風區路段同屬塔城老風口風區。每到冬季,該風區頻遭大風襲擊,並伴隨風吹雪,車輛和人員滯留時有發生。
賽力克汗表示,省道221線是進出塔城地區唯一一條“生命線”,為確保道路安全暢通,該局已經成立老風口搶險基地,遇到緊急情況時可及時救援。

整治措施

為徹底治理老風口風雪災害,老風口防風阻雪一期工程1993年立項實施,塔城盆地40餘萬各族人民與風魔進行著殊死的搏鬥,十年全區共出動義務勞工數53.3餘萬人次,完成綜合治理面積12.6萬畝:其中生態林8.7萬畝,人工草場1.6萬畝,改良草場2.3萬畝。

治理成效
老風口風區老風口風區

治理後建成了12.6萬畝綠洲,構築了28公里的綠色屏障,有效的庇護了農田和草場。項目區草場植被得到了較好的恢復,風區的生態環境明顯得到改善,為新綠洲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據科研專家測算:老風口風區每年冬季積雪融化後相當於一座2400餘萬立方米水量的中型水庫,及時地補給了地下水源。
工程區治理後局部小氣候發生明顯改善。區內植被群落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由單一的旱生植被逐漸過渡到了多樣的中生、濕生植被,局部小氣候發生明顯改變,從而使風蝕嚴重、萬古荒原的戈壁荒灘,變成了一片新綠洲。
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在視察老風口生態工程後,稱其為“驚世之作”。四年來,經過艱苦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實踐,老風口建管中心探索出一條“以地養林、以牧養林、以農促林,農林牧三業並舉,以生態環境建設保護產業開發,以產業開發反哺生態環境建設,寓環境建設於經濟發展之中”的路子,通過“以政府監管扶持為紐帶,以企業運作為核心,以協會為輔助,以個體承包經營為主體”的新型管理體制的運行,由承包農用地、草地的公司和農戶負責管護所承包土地範圍內的生態林,並受老風口管理中心對管護質量要求的約束,由此提高了管護質量,生態林的保存率為90%,成林率達到85%,僅2004年一年就為國家和地方財政減負電費100餘萬元。

未來規劃

老風口風區老風口風區

到2010年,塔城將再建20萬畝,使塔城盆地生態環境治理面積達到30萬畝,到“十一五”末,新增生態治理面積20萬畝,完成投資2.02億元。達到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加人工林面積,建設人工草場和改良保護風蝕區天然草場,提高植被覆蓋率,發展綠色經濟和特色經濟,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完善防護林體系的目的。到2010年,把塔城盆地建設成為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生態盆地。

變“大風”劣勢為“風電”優勢,塔城地區通過發展風電產業,讓新疆九大風區之一的老風口風區變成了資源寶地。目前該區域已入駐國華能源、中電投、中廣核、天潤、新疆龍源等5家企業,到2015年,將完成風電裝機100萬千瓦,建成北疆最大的風電場。

中電投瑪依塔斯風電一期的升壓站工程已接近收尾階段,將於12月20日併網發電。該工程的建設對有效利用風能,發展節能產業,促進塔城地區環保節能型經濟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中電投新疆能源投資建設的瑪依塔斯風電場一期49.5MW工程,項目總投資4.2億元,年發電能力1.2億度,總裝機容量4.95萬千瓦,33座風機全部位於瑪依塔斯山區,經過近1年的建設,將於本月20日併網發電。

老風口風區風力發電老風口風區風力發電

中電投新疆能源塔城項目部副總經理郭萬貴介紹說:“具備發電條件了,35千伏的機電線路,現在也已經全部通過了驗收,也具備發電條件。預計瑪依塔斯風電場21號就能併網發電。工程建成以後將每年發電量,年發電量將達到1.2億的電量,銷售收入能達到七千萬。”
地區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老風口—瑪依塔斯、和布克賽爾縣鐵布肯烏散鄉及託里縣阿拉山口三個區域。其中瑪依塔斯風區資源最為豐富,可建設風電場區域面積為1000平方公里,可安裝風力發電機組總容量800萬千瓦,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為80萬千瓦。目前額敏縣瑪依塔斯風區已完成了4期風電建設,裝機容量達到19.8萬千瓦,年發電量4.8億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