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玉記扒雞店

張玉孝很熱愛這一行,他不斷對原有的扒雞製作技術加以改進,使扒雞的色、香、味、型更加完美,因而生意更加興隆。 1956年,張潤生回響黨的號召,將店實行了公私合營。 1、選料講究,一絲不苟。

簡介

玉記扒雞店原名為玉記扒雞店,1962年為了恢復傳統名吃,遂將玉記扒雞店改為老玉記扒雞店。該店自本世紀初創立以來,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它所製作的口蘑脫骨扒雞,久負盛譽,是獨具特色的風味佳肴。
該店是由經理張潤生之祖父張誠創辦的。張誠曾在清朝山東巡撫丁寶楨手下當差,因為他聰穎伶俐,善學肯乾,因而被丁寶楨賞識,選為貼身隨從。他曾隨丁赴京,在京有緣結識了清宮御膳房的張廚頭,二人因既是同鄉又是同姓,所以一見如故。張誠早有心改行從商,於是便乘機向張廚頭討教了烹調技巧和名吃秘方。以後他便在濟南縣東巷開設餐館。他所創製的口蘑脫骨扒雞,色澤鮮艷,香味濃郁,熟爛離骨,清口不膩,深受當時各界人士的歡迎,一時門庭若市,名噪泉城,成為濟南地區獨樹一幟的風味小吃。後張誠之子張玉孝繼承父業,遷店至魏家莊,專設了玉記扒雞店。
張玉孝很熱愛這一行,他不斷對原有的扒雞製作技術加以改進,使扒雞的色、香、味、型更加完美,因而生意更加興隆。張玉孝為了永保名吃的聲譽,使祖傳的手藝一代比一代強,早早地就把手藝傳授給自己的兒子張潤生。張潤生生性勤學好問,邊學習邊實踐,並深入研究,大膽嘗試,改進了一些不夠科學、盡合理的方法,逐漸使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因而在濟南同行業中贏得了較高的聲譽。1956年6月,國家在北京舉辦了全國食品展覽會,張潤生榮幸地被邀請出席了會議,他所製作的口蘑脫骨扒雞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與北京烤鴨、道口燒雞等齊名,被評為有全國水平的山東風味名吃。

發展

1956年,張潤生回響黨的號召,將店實行了公私合營。以後由於受左的錯誤影響被迫停業。1963年,黨提出國營、集體、個體經濟同步進行的政策後,張潤生又白手起家,重理舊業。但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大割“資本主義尾巴”,他被列入專政對象,下放勞動,該店再度被迫停業。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又重新開業,恢復了濟南這一傳統風味名吃,“老玉記扒雞店”這塊招牌重新掛起,開張營業。
開業以來,張潤生把質量信譽仍放在首位,由於物美價廉,所以買賣日益興隆。不少外地顧客慕名而來,一買就是四五隻,捎帶回鄉,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山東省和濟南市的外事部門也經常派人來預訂,以此佳肴來招待國賓及外商。凡是品嘗過老玉扒雞的,無不交口稱讚。有些走南闖北、吃遍全國名優食品的人說:“老玉記的扒雞,色、香、味、型四美皆備,獨具特色,可以說香壓道口,味勝德州,不愧為魯菜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不少旅遊觀光者也贊道:“不吃‘老玉記’,枉作泉城游。”老玉記扒雞之所以這么深受歡迎,是因為它確實有其獨特之處,其特色可歸為以下五點:
1、外觀美。色澤鮮艷,橙紅中透金黃,光潤油亮,造型生動,猶如寒鴨浮水,雁叼翅箭。
2、口味佳。雞皮滑爽脆嫩,肥而不膩,雞肉粉白細膩。鮮嫩酥軟,雞骨酥鬆入味。
3、香味濃。鹹淡適中,藥香純正,脂香濃冽,餘味綿綿。
4、火候佳。火候恰到好處,既熟爛脫骨,趁熱提起一抖,骨肉分離,不嵌不塞,又能保持雞皮完整,造型豐滿。
5、兼有藥物療效。因配方中有20餘種中藥材,故不僅香味濃郁,營養豐富,而且有益五臟,有補虛損、健脾胃、壯筋骨、活血理氣等療效。故這一美味佳肴被民眾譽為滋補、強身、祛病、延年的保健食品。

製作工藝

1、選料講究,一絲不苟。扒雞的選用完全是健康肥壯的活雞,從來不用病、死、老瘦雞。進雞要一隻只嚴格認真地挑選,對不合格的,或稍有毛病的,都堅決剔出。對冷庫的凍雞從不選用,因凍雞會影響扒雞的質量。
2、配方科學,香料多樣。
製作扒雞的香料有20餘種,除了砂仁、肉桂、丁香、白豆蔻、紫蔻、玉果、白芷、山楂外,還用口蘑、石落子、莨姜、陳皮、南酒、冰糖、紫蘇實、大棗、大曲、套油、老薑、大茴、小茴、胡椒、花椒、咖哩等,而且還根據季節及顧客不同的口味,靈活調整配方,所以能形成多層次的複合香型,使香味更加濃郁,純正可口。
3、工藝精細,製作嚴格。
主要工序有:選雞、宰洗、成型、塗料、過油、悶煮、晾雞等,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尤其悶煮,火候是關鍵。火候要先急後文,使香料、藥料能滲透至骨髓,肉爛骨酥,又要使扒雞完整,雞肉不柴,時間一般控制在6小時左右。陳年老湯也是扒雞質量的保證陳年老湯絕非“非百年老湯不可”,那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現在由於科學配方,只需半個月就可餵養出老湯,大大提高了扒雞製作效率。

現狀

由於老玉記三世傳人張潤生有嚴肅的經商態度,嚴把質量關,所以這個扒雞店自1979年恢復以來,經營蒸蒸日上,聲譽日益提高,產品供不應求。尤其逢年過節,接待買主更是應接不暇。張潤生為了緩和這種供需矛盾,一方面著手培養自己的後代張峰、張挺、張志剛、張克,讓他們挑起經營重擔;一方面又設立了南門和緯十二路兩個分店,職工增加了10餘人,每天製作扒雞500餘只,既方便了民眾,又活躍了市場。近幾年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老玉記扒雞店的生意越做越好,名聲也越來越大,省內外不斷來人、來函聘請張潤生去任職或要求聯營。他不顧年老體弱和工作繁重,盡力無償地傳授技術,不僅在本店代培了許多技術人員,還應一些服務性行業之邀,講學辦班,擴大了老玉記的影響。因為老玉記扒雞馳名省內外,為了加強我國的經濟交流,195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編輯的《佳肴集錦》一書,首次將老玉記扒雞的製作方法編入。1984年,它又被編入《中國土特名產辭典》中。雖然老玉記受此殊榮,但它並未滿足現狀,停滯不前,仍銳意進取。1987年,它又被評為濟南市稅收、衛生、質量信得過的個體經營單位,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首批山東老字號

首批“山東老字號”名單
燕喜堂飯荘、趵突泉特釀、寶明齋眼鏡、濟南飯店、一大食物、濟南藥業宏濟堂藥店、老玉記扒雞店、草包包子鋪、濟南精益眼鏡、濟南亨得利、濟南亨達利、濟南泰康食物、普華鞋業、山東扳倒井、山東玉兔食品、淄博仁德茶葉、山東華王釀造、淄博萬春堂骨科、桓台縣起鳳整骨醫院、山東馳中、煙臺北極星、煙臺三環鎖業、煙臺生生堂藥房、煙臺中亞藥業、煙臺亨得利、青州雲門酒業、濰坊嵌銀廠、金鄉縣金蜂糕點、泰安德興堂梁氏正骨、趙斌食品、萊蕪市清真羊湯金家老店、蘭陵美酒、臨沂惟一齋醬園、蒙陰邊家風味、古貝春、德州市永盛齋扒雞、臨清市濟美釀造、臨清華威藥業、東阿阿膠、聊城魏氏熏雞、聊城東昌府區魏氏熏雞、惠民武定府釀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