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黃斑變性

老年黃斑變性

老年黃斑變性是一種和年齡增長有關的多因素複合作用的眼底病。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因此亦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本病真正病因不明,可能是由於黃斑部脈絡膜毛細血管缺血、玻璃膜變性破裂,色素上皮對視細胞代謝產物(外節盤膜)蠶噬消化能力下降,使盤膜殘餘小體沉積形成玻璃膜疣。此外脈絡膜新生血管進入視網膜下而發生滲出及出血。臨床上分為萎縮型(乾性型)和滲出型(濕性型),滲出型又稱為老年黃斑盤狀變性。本病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臨床表現

1.早期視物變形、視力減退,後期嚴重視力障礙;

2.眼底表現:萎縮型:中心反光不清,散在黃色點狀玻璃膜疣(druscn),黃斑區色素紊亂,似椒鹽狀或金箔樣外觀;滲出型:除萎縮型表現外,尚可見滲出、出血,形成黃白色、灰黑或灰藍色盤狀隆起,後期病源呈白色機化瘢痕及色素團或殘留部分出血。

3.眼底螢光血管造影:色素上皮萎縮的窗樣缺損;滲出型者色素上皮下有新生血管膜及由此引起的出血的遮蔽螢光、滲漏的強螢光;玻璃膜疣的透見螢光或造影后期的殘餘螢光。

診斷鑑別

診斷依據

1.多於50歲以上老年人發病,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2.雙眼先後發生視物變形、視力減退或明顯視力障礙。

3.眼底有較明顯的玻璃膜疣及兩型各自的表現。

4.眼底螢光血管造影可明確診斷。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抗氧化藥物及微量元素治療。

2.抗衰老及活血化瘀中藥治療。

3.鐳射封閉黃斑中心凹200u以外的新生血管。

4.手術治療:玻璃體視網膜顯微手術。

用藥原則

1.一般情況可從“A”中選用3—4種藥物,病情輕口服即可,病重或出血者可採用“A”中7或8靜脈點滴。

2.當黃斑大量出血或玻璃體出血不能吸收的可玻璃體切割術或視網膜顯微手術,取出積血。

3.鐳射療法被認為有效,但不能阻止復發,每次鐳射治療前都應進行眼底螢光血管造影。

4.在任何病程都可配合中醫中藥活血化瘀、抗衰老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