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

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

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參考和借鑑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導建議,國際精神藥物治療規程委員會(IPAP)以及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也多次提出諮詢建議。在格式方面則參照衛生部和高血壓聯盟制定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本書的讀者主要是在第一線服務的精神衛生工作者,包括專科醫師、通科醫師、綜合醫院心理科醫師、臨床社工師以及精神衛生管理人員。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由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和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牽頭,編寫《中國精神障礙防治指南》。

本《指南》現已完成的是:精神分裂症、抑鬱障礙、雙相障礙、老年期痴呆和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本《指南》參考和借鑑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導建議,國際精神藥物治療規程委員會(IPAP)以及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也多次提出諮詢建議。

本《指南》的指導思想之一是:精神分裂症、抑鬱障礙、雙相障礙和ADHD的發生和發展,都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它們的防治必須採取生物—心理—社會的綜合措施。合適的精神藥物治療對上述疾病有肯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忽視也不能偏廢心理社會幹預。老年期痴呆雖以生物學因素為主,但在干預方面,社會心理干預仍占重要地位。本《指南》的另一指導思想是上述各類精神障礙,都呈慢性或慢性發作性過程,因而需要全病程防治。在病程的不同階段,採用以人為本的不同措施。

本《指南》的起草委員會,包括來自全國各省市的50餘名精神科臨床及精神衛生預防管理的專家。老年期痴呆部分,還邀請神經科和老年科專家參與編寫和審稿。

在《指南》的讀者主要是在第一線服務的精神衛生工作者,包括專科醫師、通科醫師、綜合醫院心理科醫師、臨床社工師以及精神衛生管理人員。

編輯推薦

本《指南》現已完成的是:精神分裂症、抑鬱障礙、雙相障礙、老年期痴呆和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本《指南》參考和借鑑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導建議,國際精神藥物治療規程委員會(IPAP)以及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也多次提出諮詢建議。本《指南》的指導思想之一是:精神分裂症、抑鬱障礙、雙相障礙和ADHD的發生和發展,都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它們的防治必須採取生物—心理—社會的綜合措施。合適的精神藥物治療對上述疾病有肯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忽視也不能偏廢心理社會幹預。老年期痴呆雖以生物學因素為主,但在干預方面,社會心理干預仍占重要地位。本《指南》的另一指導思想是上述各類精神障礙,都呈慢性或慢性發作性過程,因而需要全病程防治。在病程的不同階段,採用以人為本的不同措施。本《指南》的起草委員會,包括來自全國各省市的50餘名精神科臨床及精神衛生預防管理的專家。老年期痴呆部分,還邀請神經科和老年科專家參與編寫和審稿。在《指南》的讀者主要是在第一線服務的精神衛生工作者,包括專科醫師、通科醫師、綜合醫院心理科醫師、臨床社工師以及精神衛生管理人員。

目錄

1、痴呆的概念

2、痴呆的流行病學及防治現狀

2.1 國外痴呆的流行病學

2.2 我國痴呆的流行病學

2.3 我國痴呆的防治現狀

3、痴呆的危險因素及相關因素

3.1 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

3.2 血管性痴呆的危險因素

3.3 其他類型痴呆的危險因素

4、老年期痴呆的臨床評估與診斷分類

4.1 老年期痴呆的病因學分類

4.2 老年期痴呆的臨床表現

4.3 老年期痴呆的診斷

4.4 老年期痴呆的評估

5、痴呆的治療

5.1 治療目標

5.2 治療原則

5.3 提高認知功能的藥物治療

5.4 精神與行為症狀的治療

5.5 伴發的軀體疾病治療

5.6 特殊類型痴呆的治療

6、痴呆患者的住院護理與居家照料

6.1 全日制醫院的住院護理

6.2 日間醫院住院護理

6.3 居家照料

6.4 改造居住環境設施

6.5 建立社區相關支持體系

6.6 軀體健康保持

6.7 生活照料

7、痴呆相關問題的處理

7.1 痴呆照料者的支持體系

7.2 痴呆相關的法律問題

7.3 痴呆全程保健的多學科性

8、痴呆的預防

8.1 預防的概念

8.2 預防的策略

8.3 預防的措施

8.4 預防效果的評估

9、痴呆防治指南的推廣和實施

9.1 《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02-2010年)》中與痴呆防治有關的指標

9.2 加強衛生部門的主導作用,協調多部門參與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9.3 廣泛開展《指南》宣傳和培訓,提高專業人員防治痴呆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9.4 開展健康教育,提高痴呆防治知識知曉率

9.5 多渠道籌集資金,共同促進《指南》推廣

9.6 加強《指南》實施的信息收集與評估,增強《指南》的指志性

附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