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湖北省神龍架]

老君山[湖北省神龍架]

老君山位於湖北省大神農架東北約十五公里處。傳說太上老君曾於此煉丹演教,故而得名。(本詞條為歧義詞條,本文著重介紹神龍架老君山,文尾簡略介紹同名景點。)

基本概況

老君山老君山湖水景色
老君山景海拔2936米,由頂至底,十條突兀山樑若蒼龍下撲,梁間九條曲折溪流如銀帶飄垂。梁間左右,古樹密布,藥草遍布,野果滿綴,異獸時現。登臨其頂,東看沃野千里,碧波無際;西望群峰爭秀,直達巴蜀;南眺滾滾長江,銀蛇飛舞;北覽林海茫茫,綠樹接天;其雄偉、險峻、奇麗的神秘風光,堪與主峰大神農架相媲美。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蒼鬆勁樹,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爛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綠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紅葉似火,熱情奔放;冬季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新建的一千五百一十五米登山盤道上,路面平整,曲徑通幽;二千九百九十九級台階周圍老藤錯落,鳥語百囀;山風一起,松濤洶湧,嘯聲陣陣,不絕於耳。雨中登山,薄霧繚繞,風雨瀟瀟,如泣如訴,憑高遠眺,醉若天仙。 老君山景區處於玉龍雪山、三江併流、蒼山洱海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接合部,是玉龍雪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景區主要由老君山九十九龍潭、金絲廠、玉湖、黎明美樂丹霞地貌、新主天然高山植物園等片區(景點)構
老君山老君山
成,總面積715平方公里。老君山因地處橫斷山系,金沙江環其左、瀾滄江繞其右,其嶺脊走向圍成半環狀,似一個馬蹄形的老君煉丹爐而得名,曾被史家稱為“滇省眾山之祖”。老君山具有典型的立體氣候特徵,從金沙江河谷到山頂,氣候特徵從亞熱帶乾熱河谷———溫帶———寒帶,形成完整的垂直氣候分帶及相應的自然景觀,雲南松林、高山棟林、西南樺樹林、小果垂枝柏林、雲杉、冷杉、高山灌叢、山頂杜鵑矮曲林、石灘凍荒漠植物帶、高山草甸,構成了老君山景區旅遊環境的綠色基調。特別是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核心景區內,原始森林保存完整,人類採伐影響較少,森林鬱閉度高,具有幽、秘、靜之特色。加之有以滇金絲猴為代表的多種動物出沒,置身其間,給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無限遐想。

地理概況

老君山老君山山頂景觀
老君山位於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劍川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等縣交界處,屬橫斷山系雲嶺主脈。在“三江併流”區域中,老君山山系因地殼運動形成獨有特色的多元地貌及生物的多樣性引起世界矚目。老君山山體主要由喜馬拉雅山期岩漿岩組成,角峰質地堅硬,主峰太上峰海拔4247.2米,南部次主峰太乙峰海拔4212.8米,山脈主脊線海拔4000米左右。遊人可登主峰嶺脊,北眺玉龍雄姿,東瞰劍湖明鏡,西覽碧羅諸峰,感受滇西北地區山脈橫斷、江河並流、重山疊嶺的恢宏氣勢。在老君山主脊線北東側海拔3800米以上的山坳里,有湖泊、沼澤數十個,沿溪流成串分布,被稱為“九十九龍潭”。古時相傳,潭中有神龍潛居,行人到此若高聲喧譁,潭水就會翻滾變濁,珊瑚樹也會消失,接著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令人膽顫心驚。老君山高聳入雲,氣候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太平洋東南季風和青藏高原氣團的交錯影響,所以除冬春少數時間外,山頂都被濃雲籠罩,造成了雷雨的基本條件,由此產生的神奇現象。湖群周圍,每到春夏之際,百里杜鵑次第怒放,滿山遍野紅紫黃白各色花團錦簇,湖沼水溢,草甸花滿,可謂杜鵑花的王國。

歷史文化

老君山老君山太上老君雕像
太上老君是中國道教的創始人,傳說太上老君在洛南縣巡檢鎮的老君仙洞中修煉成仙,故老君山成為“中國道教之源”。由於中國是一個具有數千年道教傳統的國家,道家文化,以先秦時代哲學家老子為其創始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思想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如老子的虛懷若谷、寬容謙遜的思想,恬淡素樸、助人為樂、反對爭名奪利的思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思想等。正是這種道教文化的發揚,形成了中華民族開闊的文化襟懷,使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夠經久不衰,愈來愈繁榮昌盛。為了紀念太上老君,故民間人士每年太上老君誕辰日-古歷二月十五,在此舉辦老君山廟會,以示祝賀。
老君山溶洞溶柱林立,景觀別致,燭火通明,古色古香,老君仙洞中現有天然溶柱形成的“聖君臥榻、系牛柏、煉丹爐、塔林、高山飛瀑、天門、青牛、豆腐坊 ”等道教信物,老君山留有老君廟、玉皇殿等名勝景觀,塑有太上老君像、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牌位供香客朝拜,千百年來一直為道教信眾朝聖之所。天然溶柱鬼斧神工般雕成的大自然奇觀,與天然、原始的自然地貌融為一體,成為老君山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著名景點

老君山老君山森林公園
黎明丹霞景觀
從麗江古城出發到長江第一灣石鼓鎮之後,溯江而上50公里,再沿金莊河西進30公里,就到了老君山中段東麓,這裡分布著中國大西南僅有的丹霞地貌奇觀。傳說“太上老君”曾在離這裡不遠的老君山上煉丹,那竄動不滅的火焰一直蔓延至此,於是就有了這一片色賽丹珠的紅色砂岩。它鑲嵌在莽莽森林的萬綠叢中,顯得更加璀璨奪目。丹霞地貌的岩層因含氧化鐵,故呈丹紅色。這種地貌最早發現於廣東仁化縣丹霞山,因岩石“色如渥丹、燦若明霞”而得名。它是紅色砂礫岩層在強烈的地質運動中發生斷裂、侵蝕、風化,而形成的紅色陡崖峭壁、孤峰深谷等地貌形態。
麗江老君山丹霞地貌區主要分布在黎明傣族自治鄉境內,包括黎明、黎光、美樂3個行政村片區,總面積達240平方公里,占全鄉面積的43%,相當於1.4個廣東丹霞山,是國內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黎明丹霞風光不僅分布廣、面積大,而且山體壯觀、景色絢麗、發育典型,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的明顯特點。
在所有的自然景觀中,千龜山大佛崖和“太陽三起三落”景致被當地人稱之為“黎明奇觀”。黎明西南部,有不少紅色岩石表面風化形成美麗的龜裂狀(龜板、鳳梨狀)構造,其中一座山坡形如千萬隻小龜又組成一隻大龜,排列自然而有序,仿佛向著太陽升起的東方行進,堪稱黎明丹霞風光中的一絕。在黎明村公所南約60米的大橋旁,有一紅色巨崖,若一尊端坐蓮台的大佛,似看盡世事滄桑。在黎明紅石街中段,可見拔地而起的紅色砂岩峰叢把天空割成鋸齒狀,冬至前後的早晨,太陽從第一座峰巒間升起已經很晚,但在空中行走不到一個時辰,又落下了另一座峰巒;正當人們為這峽穀日短而驚異的時刻,第二座雄奇的峰巒間竟又放出萬道金光。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了黎明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奇異景象。
老君山老君山夕陽景色
新主天然植物園
新主天然植物園是老君山山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麗江市玉龍縣魯甸鄉新主村後雲嶺東麓,距麗江城165公里。這裡地形地貌獨特,海拔2350米一直上升到3850米,陽坡、陰坡、篝溝、草坪均有分布。園內山巒起伏,碧潭幽深,溪澗縱橫,水土豐潤,有適宜於各種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地域裡,幾乎匯集了橫斷山中所有植物種類,因而被譽為“植物避難所”、“天然植物園”。據調查,園內有國家稀有珍貴的一類保護植物10餘種,有種子植物79科167屬280多種。其中一棵鐵杉,樹高約37米,胸徑達3.7米,胸圍11.7米,樹冠像一把巨傘,覆蓋面積約100平方米,樹齡已逾千年,堪稱“鐵杉王”。這裡也有株高僅2厘米的微型木本植物徽金腰,還有質輕紋細耐久的檻木,以及可以提取抗癌藥物紫杉醇的紅豆杉。毛良、薔薇、杜鵑、百合、延齡、木蘭等多種植物類群也在此生長繁衍,僅杜鵑就有5屬30種。隨著金沙江沿岸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保護,麗江新主天然植物園不僅會成為旅遊勝地,也是從事植物考察、科研的理想場所。

相同景點

老君山陝西老君山
陝西老君山老君山旅遊風景區位於陝西省商洛市洛南縣巡檢鎮,與陝西潼關縣華陰市、河南省靈寶市相鄰,並與310國道、隴海鐵路相接,相傳太上老君在此修煉成仙,故而得名。 四川老君山
四川老君山位於四川省新津縣城南三公里處。又名天社山、稠粳山。該山諸峰拱衛,孤峰高聳,雲纏霧繞,時隱時現,遙望如畫,故有“稠粳出雲”之稱,為新津十二勝景之一。相傳山上生有仙草,名稠粳,食之可以長生;傳說軒轅皇帝於此成仙。漢時天師張道陵“正一盟威之道”的“二十四治”之中的“稠粳治”即在此山之上。山上道教建築成群,名老子廟,此廟規模宏大,氣勢不凡,始建年代不詳,明代崇禎十七年(1644)整個建築毀於火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邑侯楊公議修,後經嘉慶、道光年間的不斷修葺,漸成川西著名道觀,民國十二年(1923)復遭火災,僅存山門和混元殿,不久重建八卦亭、三清殿、靈祖殿、三元殿、觀音殿等。 1961 年 5 月間被確定為新津縣文物保護單位。現僅存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三元殿、儒林祠等建築, 1985 年 7 月間重新公布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屬四川省道教活動場所。老君山殿堂樓台錯落有致,森森古柏參天蔽日,環境清雅,風景宜人,即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又是川西遊覽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