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岩

老僧岩

“老僧岩”是一塊高約150米的連體岩石,形狀酷似一個披袈裟合掌的和尚,拜伏在一塊大圓石之前,遊客們都稱之為“老僧拜鍾”。由於大荊鎮是入雁盪的東大門,站在石門潭下游就可遠眺老僧岩。它佝僂著腰,雙手合十,姿態從容,似在迎接遠方的遊客,因此老僧岩又名“接客僧”。加之雁盪奇石有移步換形的特點,故從不同角度看老僧岩,老僧的姿態除“拜鍾”、“接客”外,還有“誦經僧”、“懺悔僧”等形象的名稱。

簡介

接客僧又名石佛岩、老僧岩。觀賞此景的理想地點是石佛亭。在水漲新橋頭向西南觀望,也頗為真切。老僧禿頂披裟,朝東南方,拱手做迎客狀。清人“兀然山口立,笑引往來人”的語句,就是寫這個景致的。

老僧岩老僧岩

浙江樂清縣雁盪山東外谷,北距石門潭五里,以其踞雁盪門戶,亦稱接客僧,以下有石佛寺,又名石佛峰,高約五十丈,面南向,由東西觀之,皆似老僧,故名。

歷史

老僧岩坐落在浙江省樂清雁盪山風景區的東外谷,是雁盪著名的十八勝景之一。

老僧岩老僧岩

“老僧岩”是一塊高約150米的連體岩石,形狀酷似一個披袈裟合掌的和尚,拜伏在一塊大圓石之前,遊客們都稱之為“老僧拜鍾”。由於大荊鎮是入雁盪的東大門,站在石門潭下游就可遠眺老僧岩。它佝僂著腰,雙手合十,姿態從容,似在迎接遠方的遊客,因此老僧岩又名“接客僧”。加之雁盪奇石有移步換形的特點,故從不同角度看老僧岩,老僧的姿態除“拜鍾”、“接客”外,還有“誦經僧”、“懺悔僧”等形象的名稱。

老僧岩一名由來於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候石樑寺有一位知客僧犯了佛條,住持僧罰他跪於洞外懺悔。有一天,南海觀爵路過此地,見他虔誠、仁慈,便大發慈悲點僧為石,讓他接待遊客。由此,人們稱此岩為老僧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