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信心理

老不信心理

老不信心理是公眾對任何事物都表示懷疑的心態,表現為對所有訊息不加判斷分析一律表示不可信,不相信,這種心理是某些部門或組織公信力下降的直接表現。

簡介

老不信心理老不信心理

所謂老不信心理,是指公眾主觀上對任何事都不加分析地認為不可信,口頭則常說“我才不信”。比如不相信地方政府的表態,不相信社會組織的承諾,也不相信媒體的宣傳,不相信商家的商品推介,不相信藥品的療效,等等。具有這種“不加分析的懷疑主義”思維特徵的人,不是依據事實去求證,而是毫無緣由地臆測;不是理性求解,而是放任情緒宣洩。其結果是消極的。於個人,會導致徘徊在疑心、疑慮、疑懼的疑雲中,總是灰心喪氣;於社會,當懷疑成了否定一切、解構一切的“粉碎機”,事事都不可知,什麼都不可信,發展進步的社會共識無法達成,人與人之間基本信任也就無法建立。

現象調查

老不信心理老不信心理

2012年6月,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對老百姓的“老不信”心理進行了專題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度不容樂觀,而在所列的最傷民心的選項中,“貪污腐敗”位居榜首。

當問及“您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度有多高”時,選擇信任度“60%”以上的受調查者合計為45.1%;選擇信任度“50%以下”的受調查者占比54.9%;總體來看,公眾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度不容樂觀。

對於“您認為部分百姓不相信政府是何種心態”,調查結果顯示,“政府承諾總是食言後的慣性思維”選項排第一,占83.9%;“社會矛盾頻發後的從眾心理”居第二。其餘依次為:“期望值難以實現的社會焦慮感”,“全能政府導致的逆反心理”,“社會弱勢群體的情緒宣洩”,“攀比心理構成的不公平感”。

心理特點

1、公眾中許多人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相當程度上只是一種情緒性的反應。所謂情緒性反應,就是由外在刺激引發的非理性的反應。

2、這種情緒性反應具有很強的偶發性,且不是持續性的。

3、這種情緒性反應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很容易形成難以預料的雙向傷害。

總體而言,這樣的心態是負面的。

心態分析

社會焦慮

老不信心理老不信心理

由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較高期望值無法實現帶來的焦慮所引發的情緒性反應。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人,儘管他們每天都在辛勤工作,本以為生活會越來越好,找到好的工作、收入不斷增加、住上滿意的房子等等,但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期望中的生活目標總是不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許也會承認自己能力不強、工作不夠努力等等,但更傾向於把責任歸咎於政府。

社會主義承諾過要共同富裕,政府也承諾要公平正義,事實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也確實取得了巨大成果,但畢竟與社會主義要求相適應的市場經濟體制還沒有真正建成,相當數量的社會成員還沒有從現行社會制度中分享到應享的利益,政府的許多承諾沒有兌現,而人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不少腐敗和不公正,所以,他們對政府的話不再輕易相信。

不公平感

攀比心理帶來的不公平感所引發的情緒性反應。

人在社會中生活,攀比心理難免都會有一些,比如:張三水平不如我,機會卻比我多;李四能力不如我,提拔卻比我快;王五什麼也不是,卻賺大錢、住大房子;每天騎腳踏車上班的路上,總看到一些小屁孩開著豪華轎車從身邊呼嘯而過。比來比去,結論是政府不公平、社會不公平,而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公平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是越來越不公平。所以,不公平的政府無法讓我們相信。應當說,我們的社會中機會不均等的現象確實比比皆是,儘管攀比心理有問題,但許多人的不公平感確有現實依據。

思維慣性

老不信心理老不信心理

由曾經受騙導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記憶帶來的思維慣性

比如說鄉政府前年號召農民種菸草,信誓旦旦地稱政府會幫助銷售,結果菸葉豐收了,鄉政府卻無法兌現承諾,農民聽政府的話吃虧了;去年鄉政府又派幹部下鄉動員農民種西瓜,結果農民又虧了。於是,當今年鄉政府派人到村里,許多農民就說:政府叫我們種什麼,就千萬不能種什麼。這種由“上當受騙”導致的慣性思維從邏輯上說是以偏概全,因為鄉政府雖然錯了兩次,但並不等於它永遠錯誤。但是,在這樣的問題上,首先應當反思的是政府。

情感轉移

市場競爭帶給人們的精神壓力不斷增強,造成的負面情緒不正常轉移和投射。

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競爭的壓力總是使人們的精神狀態處於緊繃的狀態,加上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由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負面情緒滋生。而政府作為公共服務者,尤其是承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如果不能讓人們感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務,反而總是看到一些人由於“人脈”關係或權錢交易而暴富,就很容易讓人們把自己遭遇困難問題歸因於政府、怪罪於政府。一旦政府與公眾之間發生矛盾,那些滿腹負面情緒的人們就可能把“無名火”發到政府的頭上。

情緒發泄

社會弱勢者的一種情緒失控狀態。

一些公眾自身處於弱勢地位、許多意見訴求無處表達,情緒長期處於壓抑狀態,他們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一旦出現政府處理社會矛盾時偏袒了強勢一方導致群體性事件,這些弱勢者就會參與到事件中,藉機發泄自己的情緒,表達對政府的不信任、不相信。學者于建嶸把近些年來一些地方發生的、無直接利益相關者參與的群體性事件稱為“社會泄憤事件”。這種藉機發泄行為往往具有複雜的原因,包含明顯的合理性。

從眾心理

公眾對媒體的信任度調查公眾對媒體的信任度調查

缺乏獨立判斷能力的人的隨大流心態。

有觀點認為,中國公眾中之所以一些人輕易相信並傳播謠言,是因為中國教育中缺乏對受教育者的說理教育,學校教育、親職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採取灌輸模式,不是鼓勵受教育者獨立思考,而是要求受教育者死記硬背知識點,因而許多人養成了盲目接受他人觀點的思維習慣,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筆者對此頗為贊同。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的一個突出心理特徵就是從眾心理。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社會矛盾頻發,在各種矛盾發生的現場,都會出現一些不相信政府的群體,這樣的群體對於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都是一個“眾”,往往不管是非曲直,先附和上再說。

逆反心理

對全能政府的一種抗拒心理。由於我們的政府是一種“全能政府”,管得多、管得寬,管了許多不該管的事情,所以許多人對政府有一種逆反心理:你說什麼,我就不信什麼。這種情況在網路上表現得更加明顯,而網路上的所謂“網民”,主要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中有許多人還處於青春期,逆反心理正是他們正常的心理狀態。他們在網路上表達對政府言論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受他們身心成長狀況的影響。

對策建議

1、政府制定和實施政策一定要照顧社會各方面的利益訴求,照顧各方面社會成員的感受和心理需求

2、對公眾的情緒性反應既要高度重視,也不能如臨大敵、反應過度。

3、努力建立一種引導人們釋放和排解情緒的通道,給予處於心理困境中的人們更多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