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軍將軍

翊軍將軍

古代雜號將軍,始創於三國時期劉備入川時授予趙雲翊軍將軍稱號。雜號將軍的創建跟古人取名字一樣,常被賦予特殊涵義。東漢許慎撰寫的《說文解字》將“翊”字解釋為“飛貌”,即起飛的樣子;“翊”又通“翼”,《三國志》里同時有“翊贊季興”和“翼贊王室”的記載; “翊”又引申為“輔佐”的意思,如翊佐、翊亮等。

歷史沿革

成漢時期李壽之子李勢在被立為王世子的時候,官拜翊軍將軍。

南朝梁置翊左、翊右、翊前、翊後四將軍,為優禮大臣的虛號

北齊設定翊軍將軍

隋時出現四翊將軍,即翊左、翊右、翊前、翊後,為重號將軍, 又有翊師將軍、翊海將軍等。

官職職能

按曹魏施行的九品中正制,雜號將軍被列為第五品,但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在官職上並未使用九品中正制,所翊軍將軍無法從品級上來論高低。

從升遷記錄來看,趙雲由翊軍將軍升遷為征南將軍, 霍弋由翊軍將軍升遷為安南將軍, 可以看出翊軍將軍是低於四平、四安將軍的。但是從權利來看,趙雲擔任翊軍將軍時,已任征西將軍的黃忠在漢水之戰時卻需要趙雲授予兵馬, 由此可見,在蜀漢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官職低權利卻不一定小,同為雜號將軍的劉備義子,副軍將軍劉封統攝征北將軍申耽, 可以佐證這一點。

品級高低

漢魏時期,有軍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職的難度加大。因此常在“將軍”前冠以某個名號以作為他的官職,這種名號並無一定,名號之間也無上下級關係,因此稱為雜號將軍。因此,翊軍將軍也是雜號將軍的一種。 魏曹丕時代,曹丕為了拉攏士卒而採納陳群的意見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的選官制度,將官職品級化,雜號將軍為第五品。 趙雲之前擔任的牙門將軍也是雜號將軍的一種,後來平定益州,劉備加封他為翊軍將軍,僅次於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之下,如果按照品級化的說法來看,從五品地牙門將軍再次升遷,官爵卻還是五品顯然是說不通的。再者,趙云為蜀漢名將,九品中正制是曹魏制度,與蜀漢無關,所以趙雲的翊軍將軍是五品雜號將軍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翊軍將軍是劉備為自己的心腹愛將趙雲原創,並由趙雲首次擔任的一個將軍位。 後來趙雲升任蜀漢兵制中軍的統領中護軍與前後左右四軍並列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

從字形來看,“翊”通“翼”,形聲。字從羽,從立,立亦聲。“立”指“豎立”。“羽”指“雙翼”。“立”與“羽”聯合起來表示“鳥之雙翼豎立起來”。本義:鳥兒準備起飛的樣子。鳥兒欲飛。“軍”就是指劉備軍團,當時劉備不過是左將軍。劉備為趙雲創“翊軍”號將軍,大概就是想表達,趙雲你是我劉備軍團的左膀右臂;二來,當時的劉備剛剛拿下成都,處在事業的巔峰時期,“翊軍”即是我劉備軍團此時正是成就大業的時候。 至於翊軍將軍的具體定位,從趙雲的遷升以及五代時期地任命來看,其官階遠高於一般雜號將軍,是足以鎮守一方地大將,趙雲能以翊軍將軍和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並列,足以說明了翊軍將軍在蜀漢的地位以及其重要性。

著名人物

趙雲

遊戲中趙雲形象 遊戲中趙雲形象

趙雲(?-229),三國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龍。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曹操取荊州,劉備敗於當陽長阪坡,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備子劉禪。劉備得益州,任為翊軍將軍,從攻漢中。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兵弱敵強,兵敗箕谷。次年卒。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大辭海》中國古代史卷。

霍弋

《三國志11》霍弋形象 《三國志11》霍弋形象

霍弋,字紹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東北)人。霍峻子。劉備末年,拜太子舍人。後主時,除謁者。後為丞相記室,轉黃門侍郎、中庶子。盡言規諫太子,甚為得體。領永昌太守,率軍討伐夷獠,郡界平靜。遷監軍翊軍將軍,領建寧太守。景耀六年(263),進號安南將軍。蜀亡,降魏,遙領交州,能便宜選用長吏。後為晉南中都督,因功封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