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龍

羽龍

羽龍(龍羽)為國產動畫《秦時明月》中的衍生BL配對,項少羽原型為眾所周知的西楚霸王項羽。項少羽初登場於第一部。龍且是第四部《秦時明月之萬里長城》的新人物。龍且原型為歷史上的西楚大司馬。

基本信息

簡介

羽龍(屬名:Cryptovolans)意為“隱藏的飛行者”,屬於獸腳亞目馳龍科,是種有羽毛恐龍化石發現於中國遼寧省的九佛堂組,是一個由三個化石所構成的單一個體,身長為90厘米,目前存放於北票市古生物博物館。羽龍的種名pauli,是以古生物學家格里高利·保羅(Gregory S. Paul)為名。羽龍與著名的伶盜龍共同屬於馳龍科。

命名

在2002年,馬克·諾瑞爾(Mark Norell)等人公布了羽龍的第一個研究,但並沒有正式地命名。

同年,Czerkas等人建立了羽龍(Cryptovolans),並根據化石上的原始羽毛,而將它們歸類於鳥類;羽龍的鑑定特徵還有:骨化胸骨、第三指與相接的一節掌骨。Czerkas所發現的一些原始羽毛,其實是附著在後腿上的。這點與其他鑑定特徵,也在小盜龍身上發現。在2005年,Feduccia等人提出羽龍是小盜龍的次同物異名。由於小盜龍較早被命名,如果這個分類被採納的話,羽龍這名稱將遭到廢棄。但是,其中一個化石的尾巴比例,較小盜龍的尾巴長。

飛行能力

羽龍因為它們是已知第一個擁有非對稱羽毛的恐龍而著名,這些原始的飛行羽毛分布於羽龍的前肢與後肢。

在2002年,Czerkas判斷羽龍的羽毛只位在前肢與手部。在他的著作《Feathered Dinosaurs and the Origin of Flight》中,Czerkas指出諾瑞爾的研究有誤,羽龍的後腿並沒有羽毛。但從小盜龍的數個標本顯示諾瑞爾的說法才是正確的。Czerkas後來在他的著作中更正這個錯誤。

Czerkas也認為諾瑞爾將馳龍科歸類於鳥類的分類法有誤。但諾瑞爾的鳥類定義較接近於初鳥類的範圍,其中也包含了羽龍。

羽龍被認為擁有比始祖鳥更好的飛行能力,而始祖鳥通常被認為是已知最早的鳥類。羽龍擁有一個胸骨與具有鉤突(Uncinate process)的肋骨,而始祖鳥缺乏這些現代鳥類的特徵。羽龍的飛行能力,顯是馳龍科可能是個基礎鳥類生物群,而晚期較大的物種如恐爪龍,可能失去了飛行能力。這個理論目前的證據是不確定的,羽龍身上的類似現代鳥類羽毛可能是獨自演化出來的。無論馳龍科是鳥類的姐妹生物群,或是鳥綱的成員,有明顯的證據顯示馳龍科屬於手盜龍類,而且是獸腳類恐龍;但有些研究人員,例如Czerkas(2000年),認為鳥類是早於獸腳亞目的恐龍,而馳龍科是無法飛行的鳥類。目前的共識是沒有足夠證據可研判馳龍科的氣動性能力,是否從相同的祖先演化而來。在2003年,徐星等人的研究提出基礎馳龍科可能是種小型、樹棲、可滑翔的動物。艾倫·透納(Alan Turner)等人在2007年的研究則認為馳龍科的祖先無法飛行或滑翔,但可知它們的體型小,約65厘米長,重量為600到700公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