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的愛國少年

義大利的愛國少年

本詞條是北京師範大學三年級上冊的課文。節選自義大利作家愛米契斯的《愛的教育》。講述了熱那亞少年身在異國他鄉,窮困潦倒去不忘維護祖國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時時刻刻把祖國的尊嚴放在第一位。

基本信息

原文

一艘法蘭西的輪船從西班牙起航,開往義大利的熱那亞。乘客中有法國人、英國人、西班牙人和回國的義大利人。
船上有一個十一歲的少年,他是義大利的熱那亞人。兩年前,他被拐賣給一個馬戲班,戲班的人將他帶到了國外。他們打他,罵他,欺負他,逼他乾重活,還不讓他吃飽飯。他實在受不了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終於找到一個逃跑的機會,找到義大利駐西班牙的領事館尋求幫助。在領事館的安排下,他搭上了這艘船,回熱那亞老家。
乘客們見到船艙里有這樣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都非常奇怪,主動詢問他的情況。少年本來不想說,見他們很關心的樣子,只好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講了出來。那些人聽了,有的嘆息,有的議論,還有一些人乘著酒興,拿出一些硬幣很響地扔在桌子上:“給你,拿去!”
少年低聲道謝,從桌子上撿起了硬幣。他的衣服太破了,他還想給父母買點什麼,這兩年他沒有賺到一分錢。少年回到自己的鋪位,躺了下來,拉上了帘子。
那些人繼續喝酒、聊天,他們不再談論少年的事,而談起了他們要去的義大利。看樣子他們並不是第一次到義大利去。他們先是抱怨旅館不好,交通太差,後來越說越起勁,把義大利說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
“骯髒的國家!”一個說。
“愚蠢的國民!”另一個說。
“可惡的……”第三個的話還沒有說完,一旁的帘子突然拉開,一把硬幣扔了出來,劈頭蓋臉地砸在這些人的頭上、肩上。
熱那亞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義凜然地說道:“你們侮辱我的祖國!我不要你們的錢!”

作品簡介

《愛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個小學生一學年的故事”,是由義大利某市立國小一位四年級學生阿米琪斯寫的。他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他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從10月份四年級開學第一天開始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發生在阿米琪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本文就源於其中一個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第一天開始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00多年來此書一直暢銷不衰,並且曾多次被改編為卡通片、電影、連環畫,讀者遍布全世界。而且在義大利學校兒童的讀物中間,這一部也要算是最普遍的了。這書的目的,是打算寫出兒童中間的友情,不為階級及社會地位所阻隔的友情。他在這書里把小學生的世界活潑潑地映演在我們眼前了。成人了解兒童的友情本是不可能的事。但讀了這幾篇日記,誰都要把兒童時代的情感重新喚起。這是亞米契斯的最大成功處。當亞米契斯寫這部書時,他的心中便充滿了青年之火。所以書內的辭藻與結構雖不講究,但單是一種情緒就能使讀者十分感動了。與《愛的教育》同性質的,更有一部描寫友誼的書,叫GliAmicio,是兩大冊的巨著,也非常動人。ollsonmorley的《義大利文學現象∕odernItalianLiterature》341一342頁里說:“亞米契斯或者可以算得是近半世紀來義大利最有名的作家了。他只有些小的創造力,他的作品的結構也很平常,而且他有一個弱點——就是為我們盎格魯一撒克遜人所不大喜歡的傷感的悲觀主義。他寫得最出色的是書中的幾個小人物。他的描寫,差不多和照相一般準確,可是又都有生色。他出了許多遊記:La Spagna,L’Marocco,Ricordi Di Lonara(1880)等。這不過是些印象主義的旅行紀事,因此有人給他一個徽號,叫‘文學的商業旅行家’(譏其旅行之目的專在作遊記以賺錢也)。話雖如此,這些遊記卻又都是滑稽的,有時也略帶感動的,而且滑稽和感動也都適乎其度。

作者簡介

艾德蒙多 · · 亞米契斯 Edmondo De Amicis 1846年12月21日出生於義大利里格拉州的一個小鎮歐乃利亞。他在義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區的庫涅奧城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那時的義大利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國內正醞釀著愛國主義,這股風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他曾加入過軍隊,並在1865年從摩德納軍事學校畢業後就當了軍官,參加過統一義大利的復興運動的戰役,退役後擔任過隨軍記者和軍報編輯,發表特寫、報導、短篇小說。他退伍後定居都靈,致力於專業文學創作。他遊歷過歐、亞許多國家,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他繼承馬志尼“文學描寫人民”的民主傳統,讚美普通老百姓的真誠、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暴露統治者的無情和兇殘。亞米契斯的作品側重描寫軍隊和學校生活。1908年3月12日因心臟病於Bordighera(勃丁格爾)去世。二十歲時他從軍校畢業,加入軍隊,開始寫一些具有愛國風味的短篇故事,並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義大利軍旅生活》。1886年,四十歲的亞米契斯寫出了他最暢銷的書《愛的教育》。

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自幼酷愛學習和寫作,是一位多產作家,也是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志士。青年時代,他曾參加一八六六年解放義大利的戰鬥。由美國旅行回國後,他變成了社會主義者。後來,他擔任軍事刊物《戰鬥的義大利》的特派記者。他寫了不少通迅、報導和短篇小說,把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義大利軍隊,作為祖國解放和復興的重要力量予以熱情的頌揚。二十二歲那年,他發表處女作《軍營生活》,曾週遊世界各國,撰寫了許多遊記,以明快、新穎的筆觸,記敘各國的風土人情,同時貫串了作者愛國主義教育的宗旨。他是博愛主義者。他的許多作品以真摯、火熱的心,反映了中下層人民窮困的生活和淳厚、樸直、友愛的品德,同時提倡諒解、 博愛的精神,以實現各階級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他接近社會主義運動後,把社會主義思想同博愛精神融為一體,提倡平民教育,企圖以此協調不同社會階級之間的關係。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五月一日》作於1889年,生前一直不願公開發表,直到1980年始出版。它通過一個教授的坎坷際遇,反映19世紀末知識分子對社會前途的探索和義大利社會主義運動的誕生。就是這段難忘的生活的結晶,並由此出了名。而膾炙人口的小說《卡爾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1886年,《愛的教育》出版,為他贏得世界聲譽,使他的創作生涯達到頂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