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天津

美麗天津

“美麗中國”是第一部全面展現中國地理文化的大型系列叢書,中國地理學會眾多權威專家鼎力加盟支持,國內地理領域權威專家擔綱執行主編。準確生動的文字表達,8000餘張精美圖片,力求完美展現最美麗的中國。

內容簡介

她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從中蜿蜒而過,山、河、湖、海、濕地在這裡匯聚,她就是天津。這座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口,既帶有西方殖民時代的烙印,又飽含傳統的中華民族風情。在這裡,可以漫步五大道觀賞各色建築藝術,泛舟海河品味津門文化,留戀茶館暢聽相聲……

美麗天津,既為讀者提供了天津最基本的地理概況,又把天津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古蹟以及天津獨有的民風民俗等一一體現,旨在為讀者提供一本既有科學普及作用又有人文歷史關懷的圖書,引導讀者在閱讀中感悟生活,增強自己的民族榮譽感,提升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圖書目錄

Chapter01天津印象

國際港口 覽勝津門

北靠燕山 東依渤海

海濱重鎮 天子賜名

生機勃發 古漕新港

兼容並蓄 多元文化

Chapter02自然奇觀

海山浸潤的活色生香

盤山

何必下江南 早知有盤山

八仙山

天津的西雙版納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然氧吧

海河

天津的母親河

北運河

古御河的新生

古海岸和濕地自然保護區

見證天津平原的變遷

薊縣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萬卷史書 滾滾紅塵

濕地:天津的自然特色

Chapter03人文勝跡

天津衛的古建風情

獨樂寺

天下獨絕 千年古剎

大悲禪院

大慈大悲度眾生

天后宮

天津文化的原點

玉皇閣

道教遺蹤

天津文廟

衛學遺蹟

天津清真大寺

穆斯林的朝聖地

望海樓天主教堂

浴火重生

西開教堂

歷史之重與藝術之美

天津鼓樓

見證天津歷史的變遷

黃崖關長城

薊北雄關

大沽口炮台

海門古塞

石家大院

年畫故鄉的華北第一宅

天津小白樓

舊時傳奇今日綻放

天津利順德飯店

奢華的英倫范

天津的銀行

金融小洋樓的風情

五大道

萬國建築博物館

天津意式風情區

津門的地中海建築

勸業場

津門商業的標識

南市食品街

雙城醉月

塘沽:渤海之濱的明珠

Chapter04城市地標

看今朝萬千氣象

摩天輪

戀人的眼光

水滴

奧運五環的風采

海河外灘公園

還河於民

塘沽濱海航母

中國人的航母夢

古文化街

津門民俗一條街

濱江道

時尚風向標

天津廣播電視塔

天塔旋雲

天津文化中心

天津人的文化客廳

解放北路金融街

東方華爾街

洋貨市場

淘寶的天堂

Chapter05民俗風情錄

津味十足的曲藝之鄉

天津相聲

逗你玩

梅花大鼓

無腔不盧 有梅皆寶

京東大鼓

鼓聲唱響在京東

天津快板

打起竹板唱起歌

天津時調

天津人自己的小調

風箏魏

收穫快樂 放飛希望

泥人張

民間手工藝術高峰

楊柳青年畫

愛煞人

京劇、評劇、梆子:天津的代表性曲種

Chapter06特色聚焦

舌尖上的念念不忘

狗不理包子

中華第一包 津門老字號

煎餅果子

上班族的大眾早餐

耳朵眼炸糕

“天津三絕”食品之一

果仁張

小食品 老招牌

桂順齋

糕點文化 源遠流長

桂發祥十八街大麻花

傳統與現實間的完美穿越

八大碗與四大扒

美麗天津地理名錄

編輯推薦

美麗中國,營造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帶您進入美麗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裡,有歷史厚重的紫禁城,有聞名遐邇的江南園林,有隱藏於名山中的寺院道觀,有蜿蜒於群山峻岭中的長城,有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這一切,都展示著中華人文地理的無窮魅力。

媒體報導

“美麗中國”大型系列叢書新書推介會於9月5日下午在中華世紀壇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主舞台舉行,藍天出版社社長金永吉、中國地理學會秘書長張國友、北京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朱祖希、叢書策劃方北京日知圖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興華等嘉賓,以及來自北京的出版人、媒體及讀者參加了活動。

隨著“美麗中國”系列叢書宣傳片的播放,很多現場購書讀者被唯美大氣的風景圖片所吸引,紛紛來到主舞台的觀眾席就坐。藍天出版社金社長向讀者介紹了叢書的基本情況。“美麗中國”系列叢書共35冊,其中第一冊是對中國基本地理情況的講述,其餘34冊以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為分冊標準來劃分。全書總字數達到了500萬字,圖片量將近萬餘幅。“美麗中國”系列叢書以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重要思想為依託,緊扣時代脈搏,關注時事熱點,緊切市場需求,是一套大眾化的地理科普讀物。

接下來,張國友、朱祖希和周興華等嘉賓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美麗中國”系列叢書的賣點。

張國友秘書長介紹說“美麗中國”系列叢書以地理學為學科支撐,這成為這部叢書最大的亮點。“美麗中國”叢書編委會顧問和成員都是來自國內地理學領域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的院士和專家,對叢書的機構總的方向給予了專業性指導;而在內容上,“美麗中國”系列叢書緊扣地理專業的兩大領域——自然地理和人文經濟地理,從專業高度用通俗的語言講述中國的山河之美,文明之久。

朱祖希副理事長表示“美麗中國”系列叢書反映了時代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講話中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美麗中國”系列叢書堅持在書中貫徹這一系列指導思想,通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頌,通過對祖國悠久文化歷史的弘揚,激發廣大讀者的愛國熱情。

周興華副總經理則主談書的“美”,表明“美麗中國”自始自終貫穿著“美麗”這條紅線。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都嚴格遵循著“美在什麼地方、這種美是怎樣產生的、如何去欣賞這種美”這一主題。作為科普讀物,“美麗中國”系列叢書既有專業性,更體現了通俗性,不但專業人士可以閱讀,而且大中小學生同樣可以閱讀。

在互動問答環節,有讀者表示看了“美麗中國”系列叢書的宣傳片後覺得很震撼,不由得要感慨“江山如此多嬌”,但從普通讀者的角度還是更關注書的內容,這套系列叢書是單純景點的串聯,還是人文知識的羅列?朱祖希副理事長答道“這套書的文字很流暢,不是生澀乾燥的科普讀物,不僅有各大風景名勝的呈現,還解釋了景點形成的原因,是自然地理與人文經濟地理的結合體。經過互動問答環節,現場觀眾的反應更加熱烈了,可以看出大家對這部大型叢書的期待很高,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