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櫻

美人櫻

美女櫻為多年生草本,常作一年生栽培。莖4棱,枝條橫展,基部呈匍匐狀,全株被灰色柔毛。葉對生,長圓形,邊緣有明顯的鋸齒。穗狀花序頂生,多數小花密集排列呈傘房狀。花冠筒狀,花色有藍、紫、粉紅、大紅、白、玫瑰紅等。花冠中央有明顯的白色或淺色的圓形"眼"。常見品種有直立類型的諾瓦利斯(Novalis)系列,株高20~25厘米,早花類,花枝密集,具較大的白色"眼",花期長,耐熱。其中以花藍色具白眼品種最有名。

基本信息

簡介

基本信息

學名:Verbena hybrida
別名:鋪地錦、四季繡球、美人櫻、美女櫻
科屬:馬鞭草科馬鞭草屬
產地 :
原產巴西、秘魯、烏拉圭等地,出世界各地廣泛栽培。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不耐乾旱,以在疏鬆肥沃、較濕潤的中性土壤生長健壯,開花繁茂。常作一年生栽培。
美女櫻是較耐寒的草本,適應性較強。生長溫度為5~25℃,最適溫度16℃。冬季溫度可耐-5℃,荷蘭和美國已育成耐-10℃的美女櫻品種。夏季高溫對美女櫻生長不利,溫度超過30℃,植株生長停滯。但荷蘭最近又推出耐熱品種,使美女櫻在夏季照常開花不斷。
美女櫻在生長過程中對水分比較敏感,怕乾旱又忌積水。幼苗期盆土必須保持濕潤,有利於幼苗生長。成苗後耐旱性加強,如氣溫高,耗水量大,要注意保證充足水分。若陰雨天較多時,輕者枝蔓徒長細弱,開花減少,重者莖葉逐漸萎蔫,甚至死亡。
光照對美女櫻的生長發育十分重要。美女櫻從幼苗生長到開花均需充足陽光,莖葉生長健壯,花枝密集,開花不斷,花色鮮艷。若長期處於半陰狀態或光照不足,莖葉容易徒長,開花減少,花朵變小,花色不鮮艷。
土壤用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培養土、泥炭土和粗沙組成的混合基質,pH在6.0~6.5。

形態特徵

植株矮生,莖葉匍匐,花色豐富,著花繁盛,花期又長.

用途

是理想的盆栽和花壇植物
歐洲從18世紀中葉開始引種石蠶美女櫻(V.teucrioides)以來,通過種間雜交育種,選育出至今的美女櫻。從最初的小花和淡紫色,培育成大花和色彩豐富的美女櫻眾多栽培品種。目前,在歐美等國及日本廣泛用於盆栽觀賞、吊盆裝飾和布置花壇。由於繁殖容易,栽培簡便,景觀效果顯著,近年來在歐美發展很快,新品種不斷上市。其中美國的普羅文·溫納斯(ProvenWinners)公司在選育美女櫻的品種上最為著名,不斷

品種

橫展類型有石英(Quartz)系列,莖葉健壯,成苗率高,抗病品種,花色有白、玫瑰紅、緋紅、深紅等。傳奇(Romance)系列,株高20~25厘米,早花種,矮生,花色有白、深玫瑰紅、鮮紅、紫紅、粉,具白眼。坦馬里(temari)系列,大花種,寬葉,分枝性好,花朵緊湊,抗病和耐-10℃低溫。迷案(ObsessionFormula)系列,是美女櫻中開花最早的品種,基部分枝性強,抗病,花期長,有7種花色。塔皮恩(Tapien)系列,均為抗病、耐寒品種,其中紫色塔皮恩(TapienLavender)花紫紅色,耐-10℃低溫;粉藍塔皮恩(TapienPowderBlue)花淺藍色,抗病、耐寒品種。另外還有矮寶石(DwarfJewels)、藍瀉湖(BlueLagoon)、火焰(Blaze)和展時(Showtime)等品種。
同屬觀賞種有深裂美女櫻(V.tenuisecta),其中開淡紫花的英幣星(SterlingStar)和開藍紫花的想像(Imagination)都有著較好的觀賞性。
另外還有直立美女櫻(V.rigida)、細葉美女櫻(V.tenera)和加拿大美女櫻(V.canadensis)。

繁殖養護

播種時間

美女櫻的種子因外層的種皮含有抑制物質,故發芽率不高,先將種子泡水一天。發芽適溫15-20度。

栽培場所

性喜充足的日照,若日照不足,植株容易產生徒長,開花較疏散,不夠繁茂,故於充足的日照下,才能開出瑣大、優雅的花朵。美女櫻可耐高溫,於華南地區栽培,生長適溫約20-28度。

花期管理

開花期每隔2-3天澆水一次,並摘除開過的殘花。花後,可在離地面5cm處適度修剪,再配合澆水、施肥、使萌發新芽,重新開花。

澆水要點

雖能耐乾旱,但培養土的均勻濕潤,可使得植株長得更茂盛。春秋及冬季,約每隔2-3天澆水一次,夏季每天澆水1次或早晚各1次。

施肥要點

若氮肥過多,開花少,故三要素平均施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