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美國:縱貫橫穿美國大陸的自駕車之旅

美不美國:縱貫橫穿美國大陸的自駕車之旅

《美不美國(第2部):縱貫橫穿美國大陸的自駕車之旅》內容主要是國人最感興趣的美國大陸自駕車之旅。書中記錄了牟鵬駕車由北至南地貫穿了美國東部,然後又由東至西地橫穿了美國南部的旅程。整個旅程確實讓人終身難忘,包括在紐約遇到震驚世界的桑迪颶風,在緬因州被波士頓龍蝦的美味所折服,被美國東部的秋季景色所震撼,在桑迪颶風肆虐下的大西洋跨海大橋上行駛,跨境去“世界謀殺之都”墨西哥華雷斯城,大白天差點在亞特蘭大被黑人打劫,夜問在佛羅里達的高速路被呼嘯著警笛、閃爍著警燈的美國警車截停,雙手觸摸到了寫著“美國最南點”的大木桶,親眼看到了海明威故居里的六趾貓,用相機拍下了美國1號公路的“O”起點處,在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的沙漠中一天之內狂奔1780公里,於墨西哥灣伴著鵜鶘在清澈的海水中暢遊,在邁阿密的天體浴場坐在沙灘上發獃 。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美不美國(第2部):縱貫橫穿美國大陸的自駕車之旅》介紹了自駕車游美國所有的花費多少錢?親歷桑迪颶風肆虐美利堅可怕嗎?美國南部黑人大白天真敢搶劫嗎?天體浴場的男女都在一起?體嗎?中國人在美國開車逃罰款能行嗎?美國警察在槍戰前都什麼?

作者簡介

1970年(出生)
投胎於北京積水潭醫院產房
1975年(幼稚園)
接受正規教育
1977年(國小)
總算認字了
1983年(中學)
那年全國嚴打
1986年(高中)
深信1999年末日說
1989年(工作)
那年夏天我沒去天安門
1992年(大學)
重新接受教育
1994年(從商)
人生中第一次當老闆
2012年(賦閒)
棄商從文

圖書目錄

前言 1
第一章 迷失聖迭戈 1
整裝出發 1
抵達聖迭戈 8
聖迭戈的第二天 20
聖迭戈的第三天 34
聖迭戈的最後一天 56
第二章 縱貫橫穿美國大陸的自駕之旅 65
我和赤道 65
紐約自駕游 68
哈佛大學誕生地——波士頓 80
巴爾港之旅 90
羅德島莊園之旅 105
逃離桑迪 114
亞特蘭大之旅 128
邁阿密風雲 140
美國的“天涯海角”基維斯特 155
“發霉的城市”紐奧良 175
“太空城”休斯敦 198
世界謀殺之都——華雷斯城 214
鳳凰城之旅 227
美國自駕游概略 239
第三章 美國印象 249
冷眼旁觀總統大選 250
美國的民主自由 264
美國的教育 277
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經濟 293
美國的強勢文化 312
感受美國人權 327
後 記 342

後記

從美國回到北京忙了一個多月,等穩下心以後開始把這次的美國之行記錄下來。不知不覺7個月眨眼而過,中間還去大連度假休息了一個月,轉眼時間已經到了2013年的7月中旬,總算把這次美國之行的兩部書完稿,也算是對這次美國之行有了一個交代。
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國門,用自己的雙眼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團隊游那種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停車撒尿的旅遊方式,明顯已經不能滿足中國人探知外部世界的精神訴求,更多的國人希望用自己的雙眼,靠自己的雙腿,親身去體會、去丈量、近距離地接觸外面的文化。但語言成了我們這些外語不過關的旅遊者的絆腳石,許多人迫不得已地放棄了自由行的方式去探知外面的世界。
通過我這兩次在美國旅遊的經歷,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英語不好的國人,咱們這種英語水平並不會阻礙自己的雙腳踏出國門,在異國他鄉完成心儀已久的異國自由行。我去帕薩迪納玫瑰碗看橄欖球賽那次,在更換電子票的時候也沒聽懂服務員的問話,我當時雙手一攤做不解狀,服務員立馬什麼都不問了,直接辦好一切手續把門票遞到我手中。咱們中國人到了國外咱們才是老外,不會當地的語言是理所應當的事,千萬別著急上火,應該他們著急才對。有了這種心態在國外旅遊心裡自然不會發虛。在佛羅里達州夜晚的高速路上,我也被荷槍實彈的警察攔下,但也是沒有給我造成任何麻煩。後來在洛杉磯的華人朋友跟我說,當時那種情況我即使一句都聽不懂,其實也能安然過關,告訴我只要說一句:“No English”,警察不會跟你沒完沒了的。
在中國整日忙碌地工作,沒完沒了的快節奏生活已經成為中國都市人群的生活常態。承受長久壓力的都市一族偶爾抽個時間去國外享受一下慢節奏的生活,舒緩自己緊張疲憊的神經,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減壓方式。美國,就是一個讓人能慢下來的地方,一個讓人能體會生活的地方,一個能暫時忘掉壓力的地方。
春季可以去加州賞天堂鳥花,夏季可以去阿拉斯加看冰壺,秋季可以去新罕布夏觀紅葉,冬季可以去火奴魯魯玩衝浪。到東部拿起刀又在緬因州品嘗最棒的波士頓龍蝦,到南部戴上墨西哥大草帽在亞利桑那州拍下沙漠中的仙人掌,到西部套上牛仔衣在懷俄明州參加鬥牛節,到北部披上雨衣在西雅圖華盛頓湖羨慕比爾·蓋茨的豪宅。咱要是錢多,可以在貝弗利山羅迪歐街狂造;咱要是錢少,可以在Pasadena玫瑰碗裡的跳蚤市場撿漏兒。咱要是找刺激,可以去黃石公同租把長槍獵熊;咱要是圖安逸,可以去基維斯特學著海明威出海釣魚。咱要是敢於嘗試,就坐直升機暢遊大峽谷;咱要是好吃懶做,就花一元錢買張mega millions彩票等著發一筆幾個億美元的橫財。
喜歡滑雪的可以到猶他州的奧格登雪場去一試身手,喜歡溫泉的可以到科羅拉多州號稱“鬼鎮”的鄧頓小鎮去露天泡湯,喜歡喝酒的可以到加州納帕溪谷酒莊去推杯換盞,喜歡博彩的可以到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去一擲千金,喜歡歷史的可以到紐約大都會去細細品味,喜歡軍事的可以到聖迭戈的航母上一探究竟。習慣了國內的喧囂再去感受一下美國的幽靜,習慣了國內昂貴的海鮮大餐再去嘗試一下美國的平民價格,習慣了國內的處處擁堵再去親歷一下美國的暢通無阻,習慣了國內拒人千里的名牌商品再去消費一下美國的奧特萊斯,習慣了國內的循規蹈矩再去實踐一下美國的實彈射擊。
作為一個旅遊度假的目的地,可以說美國是一個能讓靈魂盡情放縱的地方,一個能讓心靈暫時恢復到原始的地方,一個能讓身體停下來喘口氣的地方,一個能讓情緒不斷舒緩的地方,一個能讓混亂思維重新架構的地方。體會生活的多彩,美國是個不錯的地方。體驗生命的精彩,美國是個必去的地方。
感謝讀過這本遊記的讀者,感謝您能與我共同感受美國的點滴,感謝您能與我一起分享旅程的快樂。再次感謝姐姐和姐夫為我的旅程所做的付出,還要感謝為本書的出版提供極大幫助的張天蔚、孫照國、小齊大作工作室祁夢軒和李世峰。
本書是我幾次赴美的所見及一些粗淺認識,希望能與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學習,再次深深感謝!
牟鵬
2013年7月完稿

序言

在《美不美國》第一部里,我主要寫了以自助游及報當地旅遊團的方式在美旅行的經歷。而在這本《美不美國》第二部里,內容主要是國人最感興趣的美國大陸自駕車之旅。書中記錄了我駕車由北至南地貫穿了美國東部,然後又由東至西地橫穿了美國南部的旅程。整個旅程確實讓我終身難忘,包括在紐約遇到震驚世界的桑迪颶風,在緬因州被波士頓龍蝦的美味所折服,被美國東部的秋季景色所震撼,在桑迪颶風肆虐下的大西洋跨海大橋上行駛,跨境去“世界謀殺之都”墨西哥華雷斯城,大白天差點在亞特蘭大被黑人打劫,夜問在佛羅里達的高速路被呼嘯著警笛、閃爍著警燈的美國警車截停,雙手觸摸到了寫著“美國最南點”的大木桶,親眼看到了海明威故居里的六趾貓,用相機拍下了美國1號公路的“O”起點處,在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的沙漠中一天之內狂奔1780公里,於墨西哥灣伴著鵜鶘在清澈的海水中暢遊,在邁阿密的天體浴場坐在沙灘上發獃。
這本書將解答國內準備自駕游美國的旅遊者最常提出的問題囊括其中,美國自駕車安全與否?美國高速路能否超速?交規和國內有何異同?長途駕駛要注意哪些事項?被警察截停後應該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被截停後決不能做什麼?美國旅店價格幾何?汽車獲取途徑僅限租賃?自駕路線如何安排?汽油、景點門票、高速路費等開銷多少?必去的景點都在哪裡?飲食習慣能否合拍?中國駕照能否使用?美國駕照能否考取?被貼罰單如何處理?漫長的旅程導航能否一直通暢?在美國與國內聯繫買哪種手機卡最合算?
作為一個來自遙遠中國的普通旅遊者,我在這71天的旅途中,不單領略了美國的自然風景,在文化方面還親身體會到了美國的與眾不同以及它的故步自封;感受到了美國的民主自由以及它的夜郎自大;親歷了美國西部曠野的淳樸以及洛杉磯星光大道的奢靡;體驗了美國的良好秩序以及極為糟糕的治安狀況;親眼見到了美國大多數華人的努力打拚以及一些美國黑人的懶散怠惰。所有這些零零碎碎的經歷讓我對美國有了一個模糊的印象。
美國,它擁有著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頭銜,你能看到燈紅酒綠徹夜不眠的拉斯維加斯夜景和比弗利山莊的豪宅,但它又是全世界欠債最多的國家,讓我想起了當年大英日不落帝國的殘陽;美國,它擁有著讓世人崇拜的美式文化,你能想到它“世界民族熔爐”的稱號和唯我獨尊的文化強勢,但它對其他文化排斥的現象無處不在,讓我想起了1840年以前中國的自大;美國,它擁有著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你能知道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軍事基地,但它在阿富汗、伊拉克等一系列戰爭拖得自己到今天都喘不過氣來,讓我想起了當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美國,它擁有著世界各國最為羨慕的教育體系,你能聽到哈佛、斯坦福、加州理工大等一系列世界知名的高等學府,但美國青少年的輟學率、吸毒率、犯罪率同樣是世界矚目,讓我想起當年歐洲貴族的清高;美國,它擁有著自詡世界最為健全的法律體系,你能感到律師群體的龐大和無所不在的法律條文,但它又關押著世界比例最高的犯人群體以及無處不在的非法移民,讓我想起了它對別國法律的藐視。
美國的方方面面對我都是那么陌生,它有著很多令我匪夷所思的地方,它有著很多令我嚮往的地方。在我看來它哪兒哪兒都是矛盾,哪兒哪兒都是疑惑。但所有這些正是我去美國的原因,它是一個能讓大腦騰空的地方,也是一個能讓心靈輕鬆的地方,也是一個讓思想擺脫桎梏的地方,更是一個能讓靈魂放縱的地方。雖然我找不到答案,但這並不影響我和大家共同分享這71天的旅程,共同體驗旅途中的點點滴滴,一起探尋異域文化的精彩,來了解我們眼中的美國和現實中有多大的差別。美國到底是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想像中的那個陌生國度到底美不美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