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黃麴黴毒素中毒

羊黃麴黴毒素中毒

黃麴黴毒素中毒

病因

絨山羊短期採食含有大量黃麴黴毒素的霉變飼料或長期飼餵霉變玉米、霉變飼料所致。

發病機理

黃麴黴毒素主要對動物肝臟的傷害,可引起黏膜的損害,真皮和關節損害,肝臟、腎臟脂肪浸潤,膽管增生等,還可引起維生素缺乏病。黴菌毒素與其他酶和輔酶反應導致複雜的生化過程。毒素在消化道、肝臟、腎臟的代謝產物影響細胞膜的功能,從而影響維生素的吸收和轉動,食慾降低減少維生素的攝入量,免疫抑制的結果,影響蛋白質的合成
【症狀】
羊發病後生長發育緩慢,營養不良,被毛粗亂、逆立無光澤。病初食欲不振,後期廢絕。角膜混濁,常出現一側或兩側眼角失明。反芻停止,磨牙,呻吟,有時有腹痛表現,間歇性腹瀉,排泄混有血液凝塊的黏液樣軟便,表現里急後重症狀,往往因虛脫昏迷死亡。妊娠母羊有時發生早產或排出死胎等。
【病理變化】
病羊消瘦,可視黏膜蒼白,腸炎,肝臟蒼白、堅硬,表面有灰白色區,膽囊擴張,腹水增多。

診斷

若發現可疑症狀,必須了解病史,並對現場飼料樣品進行檢查,才能作出初步診斷。確診必須參考病理組織學特徵變化及黃麴黴菌毒素測定的結果。

防治

1.治療
當發生中毒時,就應立即停止飼餵霉敗飼料,改飼碳水化合物多的青飼和高蛋白飼料,並減少或不餵含脂肪過多的飼料。除及時投服鹽類瀉劑排毒外,還要套用一般解毒、保肝和止血藥物,如套用25%~30%葡萄糖注射液,加維生素C製劑,心臟衰弱病例,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強心劑(樟腦油、安鈉咖等)。
2.預防
尚無解毒劑,主要在於預防。玉米、花生等收穫時必須充分曬乾,種子或油餅勿放置陰暗潮濕處而致使發霉。已被污染的處所可將門窗密閉,採用福馬林、高錳酸鉀水溶液熏蒸(每m3空間用福馬林25m1,高錳酸鉀25g,水12.5m1的混合液)進行消毒。如已發現中毒,所有動物都不應再飼餵發霉飼料。嚴重發霉飼料還是以全部廢棄為宜;至於輕度發霉飼料,可先進行磨粉,然後加入清水浸泡,反覆換水。直至浸泡的水呈現無色為止,即使如此處理,仍須與其它精飼料配合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