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指孕羊產後4-6小時,胎衣仍排不下來的疾病。

概述

胎衣不下是指孕羊產後4-6小時,胎衣仍排不下來的疾病。

症狀

病羊常表現拱腰努責,食慾減少或廢絕,精神較差,喜臥地;體溫升高;呼吸及脈搏增快。胎衣滯留不下,可發生腐敗,從陰戶中流出污紅色腐敗惡臭的惡露,其中雜有灰白色未腐敗的胎衣碎片或脈管。當全部胎衣不下時,部分胎衣從陰戶中垂露於後肢跗關節部。

發病原因

該病多因孕羊缺乏運動,飼料中缺乏鈣鹽、維生素、飲飼失調,體質虛弱。此外,子宮炎、布氏桿菌等也可致病。有報導,羊缺硒也可致胎衣不下。

防治方法

①病羊分娩後不超過24小時的,可套用垂體後葉素注射液、催產素注射液或麥角鹼注射液0.8-1毫升,一次肌肉注謝。②套用藥物方法已達48-72小時而不見效者,宜先保定好病羊,按常規準備及消毒後進行手術,術者一手握住陰門外的胎衣,稍向外牽拉;另一手沿胎衣表面伸入子宮輕輕剝離胎盤,最後宮內灌注抗生素或防腐消毒藥液,如土黴素2克,溶於100毫升生理鹽水中,或注入0.2 %普魯卡因溶液30-50毫升。③中藥可用當歸9克、白朮6克、益母草9克、桃仁克、紅花6克、川芎3克、陳皮3克,共研細末,開水調後灌服。當體溫高時,宜用抗生素注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