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大火

羅馬大火

羅馬大火發生在公元64年7月18日的羅馬,當時羅馬帝國的君主是尼祿。關於這一場火災的種種,由於現在距離事發當年已有差不多二千年,中間歷代都有人就這題目作文學創作,使我們現時對事件發生的始末變得模糊。而尼祿本人及當時的早期基督教徒在這件事的角色更是眾說紛紜。

簡介

這是一張藝術家想像的羅馬大火的場面。這是一張藝術家想像的羅馬大火的場面。

羅馬大火從公元64年7月18日夜間燒到7月19日。關於大火的規模存在很大爭議。根據塔西佗(大火時發生是9歲)的記載,大火蔓延很快燒了5天。按普遍說法,大火是尼碌皇帝為奪取城中富貴人家的財產及嫁禍基督徒而指令軍隊放的。

不過,按照歷史記載,尼碌皇帝於大火時並不在羅馬城,指令放火一說並沒有根據。故火災應是一場意外。 另外,也有懷疑是基督徒放火。

起因

關於大火的起因,官方記載是意外失火,且起火後不久外出的皇帝尼祿便很快回到羅馬城指揮救災,塔西陀也認可這個說法。但民間一直傳聞大火是殘暴的尼祿的陰謀。很多人認為尼祿放火的原因是想擴建皇宮,但當時的羅馬城滿是平民搭建的小屋,拆遷成本太高,於是乾脆防火燒掉。尼祿本想將火勢控制在某個區域,但是當時正巧刮強風,最後不幸燒掉了整個羅馬城。當然這個說法一直沒有得到證明。也有傳聞是當時的基督徒故意放火。羅馬大火的起因目前還是個謎。當然,如果尼祿放火的說法能夠被證實的話,尼祿將無愧於強拆行業的開山鼻祖這一稱號。

燃燒經過

夜幕降臨,木筏上發出的狂笑聲和歌聲迴蕩在岸邊的樹林和房屋周圍,輝煌的燈光將天空映染得通紅。尼祿驕奢淫逸本來就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但他還要做超越所有人想像力的更墮落的事。幾天之後,他就與一群自稱為畢達哥拉斯派的無恥之徒舉行了一次正式的結婚典禮。

尼祿王在眾目睽睽之下戴上了新娘的面紗。嫁妝、迎親船、火炬、婚床應有盡有。即使一次真正自然的婚禮也該在夜晚進行,但他卻扮成新娘在光天化日之下演示著不堪入目的把戲。

但是災難卻降臨了。我們現在無法確證是由於偶然因素還是由於國王邪惡意念的唆使所致——這兩種說法都有眾多的支持者。現在,羅馬城發生了它有史以來最可怕、最具毀壞力的大火。它是從大競技場開始的,這裡毗連巴拉廷和西里安山。大火一開始是從競技場外一家出售易燃物品的商店爆發出來的,由於風勢猛烈,火便迅速蔓延,吞噬了整個競技場。在競技場附近沒有什麼障礙物能夠阻止火勢的蔓延,大火竄上了那兩座小山,接著就在羅馬城裡橫行肆虐了。它挫敗了一切企圖阻擋撲滅它的行動。這座古老的城市街道彎曲、狹窄,房屋的排列也很不規則,這更助長了火勢的發展。

在極度恐懼中尖聲叫喊的女人,無人救援的老人和孩子,只顧自己逃命的人們,無私幫助別人的人,流浪漢和二流子——所有這些人都加劇了混亂狀態。人們只要抬起頭,就會看見火焰正在他們左右狂舞,或者正緊跟在他們身後——甚至那些最偏僻的地區也捲入了大火之中。最後,人們簡直無處藏身,只得紛紛奔向通往鄉間的大路,有的乾脆躺在農田裡。不少人已經傾家蕩產——連當天的食物也沒有——雖然還有希望逃生,但他們寧願死去。還有些想死的人是因為他們未能救出自己所愛的人。已經沒人再敢與火焰搏鬥了;而那些趁火打劫的歹徒卻將火把四處亂扔,他們甚至聲稱自己得到命令在城裡放火。也許,他們確實得到過這樣的命令;或者這只是他們為自己卑鄙的欲望尋找口實。

尼祿這時在安提姆。當大火已經逼近他的那座座落於米瑟納斯花園和巴拉廷山之間的宮殿時,他才回到了羅馬城。火勢根本不可能控制了,它已燃遍巴拉廷小山,同時也包圍了尼祿的宮殿。不過,為了解救那些四處奔命的市民,他還是下令打開了瑪爾斯廣場以及阿格麗帕的政府建築物,甚至還打開了他自己的那些花園。尼祿設立了許多緊急救助站向受傷或飢餓的公眾提供治療與食物。大量食品從奧斯底亞以及附近的城鎮運到了羅馬,穀物的價格很快降至不到四分之一塞斯特(註:貨幣單位)一磅。然而儘管這些措施很受人歡迎,卻沒有受到人們的感激。因為到處流傳著一種說法,即正當羅馬城在焚燒的時候,尼祿卻在一個秘密的祭壇上將這場大災難與古代的各種災難相提並論,並詠唱著“特洛伊城的毀滅之歌”。

到了第六天,大火幾乎已經將羅馬城變成了廢墟。最後,它終於在埃斯奎林山腳下熄滅了。但是就在人們的恐懼尚未平息,人們的希望尚未復甦之時,大火又一次熊熊燃燒起來了。它燒毀了在一片開闊地帶上的神廟和遊樂場。人們又一次以懷疑的口吻談論起尼祿的言行,他曾經野心勃勃地說要建立起一個新的城市,並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

羅馬城的14個街區中只有4個幸免於難。有3個完全成了焦土,另外7個也只剩下一堆堆瓦礫了。

相關資料

尼祿(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37年12月15日-68年6月9日),古羅馬帝國皇帝,54年登基,是羅馬最神秘的皇帝之一,關於他的傳聞很多,他早期的統治是很仁慈的,羅馬甚至相當於鼎盛時期。但59年起他變得殘暴,亂殺平民,有傳言說64年的羅馬大火是他操縱的,市內十四個行政區只有四個沒被波及,大火連燒了七天,數千人喪生。火災以後他曾用猛獸咬死許多被懷疑縱火的基督徒。尼祿愛好藝術表演,企圖以種種藝術文化表演取代傳統競技場的血腥大眾娛樂,他禁止了競技場的決鬥,引起了貴族、元老院及民眾的不滿。

66 年8月 尼祿前往希臘做預期一年的出訪 67年上半年 尼祿接連參加了古希臘四大競技會—Corinth運動會、Nemea運動會、Argos運動會和Olympia運動會。尼祿從中一共贏得1808項桂冠。並將贏得的獎金納入當時空虛的國庫中。在十一月中,他宣布了讓希臘獨立,可預期的稅收損失引起了元老院不滿。但尼祿之後的繼位者馬上收回這項成命。67年3月中,高盧跟西班牙總督的反叛訊息陸續傳到羅馬。尼祿雖控有大部份軍權但誤信第二執政官謊言,以為幾乎所有省總督皆在揭竿而起,於是最後逃到鄉下。68年羅馬發生叛亂,他被元老推翻後自殺,遺體以羅馬皇帝身份厚葬。

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九場大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