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板粟

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英文名:Chestnut
羅田板粟羅田板粟(http://www.xiuxianpin.com)

科名:殼斗科 Fagaceae
與桃、杏、李、棗並稱“五果”。
羅田板栗簡介:

羅田位於大別山南麓,大別山主峰雄居境內,這裡森林茂密,自然環境優美,是首批命名的全國板栗之鄉。
羅田板栗,名甲天下,栽培總面積達 4 萬公頃,年產板栗 2 萬噸以上,2006羅田板栗年產量已經高達3000萬公斤,其產量、面積均居全國之冠。產品以其果大(特級板栗每公斤 40 粒以內),質優(所產板栗顏色鮮艷,營養豐富,極耐貯藏),價廉(每公斤價 5—10 元, 分級銷售,依質論價)著稱。並且上市時間長,一般從 8 月底至於 11 月中旬均有板栗上市,同時還有優質苗木出售。熱忱歡迎各界朋友來羅田指導、考察、經營。
圖文板栗
羅田板栗量多而質量好。許多其他地方板栗,沒有羅田這樣的規模,也沒有羅田板栗個大和營養價值高。羅田板栗果仁中含澱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維生素A、B、C、、B2等物質.所含蛋白質比大米高30%,脂肪比大米高20倍。羅田板栗,商場價格已達八元。羅田板栗的名氣,也使許多中外遊客不遠萬里,慕名而來。美國澳本大學洛頓教授不遠萬里來羅田考察,他通過對羅田板栗品種的實地考察後認為,羅田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庫”。
  蠶吐絲、蜂釀蜜、樹結油、山產栗”,這是鄂東大別山區羅田人民引以自豪的特產,得以致富的驕傲。
本縣板栗在春秋、戰國以前即開始有人工種植。品種多,色味獨特,產地分布於全縣各地,但其產品對外銷售均冠以“羅田板栗”。 
羅田板栗果仁中含澱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維生素A、B、C、B2等物質,所含蛋白質比大米高30%,脂肪比大米高20倍。
羅田板栗的獨特品質和信譽,吸引了許多外國人,美國澳本大學洛頓教授不遠萬里來羅田考察,他通過對羅田板栗品種的實地考察後認為,羅田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庫",並積極介紹美國企業界人士來中國羅田開發板栗系列產品。日本、加拿大、義大利等國家的專家曾20多次來羅田考察,對其板栗的品質驚嘆不已.據說,日本將羅田板栗進口後進行加工處理,製成風味獨特板栗食品,並稱之為"人參果". 
毋庸置疑,羅田板栗已經走向世界,羅田人民不僅僅滿足於鮮板栗的生產,他們把目光瞄向了板栗深加工。全縣已建起了5個板栗保鮮庫和200多個小型罐頭廠;下一步計畫開發栗甘露煮、速凍板栗肉、板栗粉、板栗果脯、栗羊羹、板栗汁和栗蘑等新產品,等到這批板栗產品問世,羅田成為世界聞名的"板栗王國"將為期不遠。
一、品種
桂花香 樹勢中等,樹冠張開,每枝著果球2個,每球平均有堅果2.5個,單果均重11.9克,出籽率40%。果殼暗紫色,富有光澤,果肉黃色,味甜肉嫩,有桂醇香味,含蛋白質9.1%,澱粉42.7%,總糖含量35.4%。耐貯藏,是本縣最佳板栗品種之一。
九月寒 因在農曆九月半前採收而得名。樹勢高大強健,30年生栗樹高6至7米,樹冠直徑6.4米,單株產量15至20公斤。果球中等,球重約69.7克,每球平均有堅果2至3個,單果均重15.5克,果肉黃色,味甜,耐貯藏,為晚熟品種。
烏殼大油栗 果枝長35至48厘米,每果枝著果球2個,每果球平均有堅果2.53個,堅果每公斤約76個,每球出籽率為42%,果肉香甜,耐貯藏,是優良品種。
中果早栗 樹勢中等,果枝短,能密植,修剪後當年仍能生產。每果枝平均著果球3個,最多6個。每堅果平均粒重12.82克,每公斤約有單果78個。果皮紅褐色,有光澤,較耐貯藏。9月上旬成熟。
油栗 樹勢強健,果球小,果殼薄。果皮深棕褐色。每公斤約有堅果80粒,果肉香甜可口,耐貯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
淺刺大板栗 樹勢強健,樹冠較緊,葉片長,果球大,平均每球重162.4克。球呈橢圓形,微扁。刺束短而稀疏,刺座高,刺叢分枝角度大。果實平均每顆重26.4克,最大者達34.3克,果形整齊,果皮深褐色,有光澤,毛茸較少。10月上旬成熟,鮮果出籽率40%,是暢銷的優良品種。
深刺大板栗 果球大,平均每球重220克,球厚約0.57厘米,果皮堅,深褐色,有光澤,9月中旬成熟。
大果中遲栗 樹強壯,桿圍約30厘米,樹高6至7米,樹冠直徑5至8米,株產25至45.5公斤,每果枝著果球2至3個。果球大,每球有堅果2至3個,果皮深紅色,果肉黃白色,甜味中等,爽脆可口。果肉含澱粉18.64%,還原糖0.87%,蔗糖13.81%。9月上中旬成熟。
中果中遲栗 樹勢矮,樹冠圓頭形,較張開。每果枝著果球2至3個,每果球有堅果2至3顆。單果均重15.2克,呈紫紅色,味香肉甜,富有糯性,含蛋白質9%,澱粉質39%,總糖含量24.2%。樹宜密植:果耐貯藏,是本縣主產品種。
羊毛栗 樹勢強健,風土適應性強。樹齡40年者,高8至9米,老樹有自然更新的特點。每果枝著果球2至3個,果實大,一般20個重1公斤。果皮棕褐色,略厚。果肉乳黃色,肉質脆嫩香甜。抗旱性強,耐貯藏,病蟲害較少,能豐產穩收。30年生栗樹年產25至30公斤。幼樹嫁接第二年即著果,果柄堅強,採摘時易傷枝。9月下旬成熟。該品種約占全縣板栗總產的三分之一。
六月苞 又名糯米頭,樹勢強健,樹姿豐滿,樹冠圓形,風土適應性強,樹長而粗。30年生栗樹高9至10米,樹冠直徑7米,桿圍約32厘米,每果枝著果球1至3個,球大殼薄。果肉黃而鬆脆,味酸淡,單果均重2.5克,不耐貯藏,抗旱抗病蟲性強。幼樹嫁接後第二年結果,五年進入盛果期,8月底至9月初成熟。
紅光油栗 俗名油栗,樹勢中健,樹枝直立,風土適應性強。每果枝著果球2至3個,果形小,果皮棕紅色,有光澤,果堅部瘦削,基部略寬,底部較大,頂部尖細。果肉淡黃色,脆嫩香甜,單果均重9.25克,屬中遲品種,抗旱抗病蟲能力強。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
烏殼栗 樹勢中等,風土適應性強,每果枝一般著球1至7個,果球略大。果皮暗褐色,有光澤,果頂有少數茸毛,果肉黃色,微甜嫩脆,含蛋白質6.13%,澱粉49.9%,單果均重13.3克,耐貯藏,單株產量20至25公斤,9月下旬成熟。
中遲栗 果形大而顏色紫紅,果肉黃白色,香脆可口,9月下旬成熟。
狗牙栗 是遲熟品種的一種畸形板栗,果球青時即炸裂,子仁一面露出果球外,呈狗牙張開狀,果肉生食香甜,熟食鮮美,最宜燉食。
錐栗 俗名野栗,是直生板栗,自生於雜樹林中。產量低、質量差,採收後需經日曬,待水分散失三分之一後方可貯藏。
茅栗 果實細小,堅果未成熟時青白色,成熟炸裂開的果實為褐紅色。採收後,將乾果曬乾,用碓脫去果皮,生食甜美,與豬肉或雞肉清燉,其味尤佳。年收購量17.5萬公斤。
二、栽培 管理
嫁接 嫁接分枝接和芽接兩種:枝接有劈接、切接、切腹接、舌接和插枝接;芽接有帶木質“T”形芽接和嵌芽接。按嫁接類型分:一是苗田嫁接,以切接、舌接、嵌芽接、芽苗貼接為主,集中管理,矮化密植,將需8年才能受益的劈接改為當年結果、3年受益的苗接遷種新法。1985年苗接板栗苗900多萬株,除本縣種植外,還銷往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二是幼樹大砧嫁接,造林後3至4年,砧木長到3至5厘米粗時嫁接,多採用劈接和皮接法;三是高接換種,即改劣換優,凡品種差的老樹均進行高接換種,將旁枝條修剪短截,改善光照,集中養份,促進結果率的提高,每株最多接40頭,採用劈接和插皮接法。
施肥 1984年以前本縣農民種植板栗主要施用自然肥,有的沒有施肥習慣,任其自然生長。省科委和縣林業局組織專家進行板栗種植研究,認為板栗空苞率高和雌花少,座果率低的主要原因分別是缺硼和缺磷所引起的。根據此結論,本縣開始採用施硼和花期噴硼法,使空苞率由原來的45.5%下降到4.6%,實行對栗樹增施磷肥的辦法,促進雌花分化,使板栗單株產量提高24.6%。此兩項科研成果,曾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防治病蟲害 本縣發現板栗病蟲害共有40餘種,以栗實象和果枝剪實象害蟲最為普遍,危害嚴重。未經殺蟲處理的栗仁:存放20天,損失達30至40%,有的高達75%。貯藏殺害法有3種:一是水浸法,將栗仁浸入冷水,每日下午7時換水,並上下翻動3至4次,浸泡2至3天,蟲即窒息而死,但對其色澤品質稍有影響,發芽率仍保持在80%以上;二是溫水浸泡法,將栗仁置於55℃的溫水中,泡40分鐘,蟲即全部殺死。但栗仁色澤變暗,發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三是高溫浸泡法,將栗仁置於100℃的開水中,泡1至2分鐘,栗仁全部變暗,蟲即殺死,發芽率仍保持80%以上。
三、產地產量
板栗分布於全縣各地,以北豐、大河岸、平湖、河鋪、大崎、勝利為主產區。其中淺刺大板栗主產於平湖、北豐;深刺大板栗主產;於大河岸、河鋪;大果中遲栗主產於北豐、大河岸、平湖;中果中遲栗主產於大崎、大河岸的湯河、平湖的黃家灣;羊毛栗主產於平湖、河鋪、大河岸、大崎;六月苞主產於北豐、平湖、大河岸的湯河;紅光油栗主產於勝利、河鋪、平湖的東沖畈、七道河的茶園沖;烏殼栗主產於大河岸、北豐;桂花香主產於北豐、平湖、河鋪;九月寒主產於勝利、河鋪、鳳山鎮;烏殼大油栗主產於北豐;中果早栗主產於北豐、大河岸;油栗主產於勝利、白廟河;中遲栗主產於三里畈、河鋪、大河岸。
四、貯藏
沙藏法 在室內選擇通風、透光、地面乾爽處,用青磚砌成長方形貯藏池,底鋪乾沙,上鋪一層約20厘米厚的板栗,一層沙一層栗相間鋪4至5層,再用一層25厘米厚乾沙覆蓋,並蓋一木板,縫隙用泥漿密封。此法貯存,保鮮時間長,質量好,翌年春節食用仍不變色。
鮮球貯藏法 選取無蟲無病的栗球,分裝於兩籮內,壓緊、踏實,再將籮筐對口合放,離地懸掛。此法果仁所含澱粉易變為糖類物質,翌年食用,尤為香甜。但此法貯藏量小。
乾栗貯藏 有兩種方法,一是板栗脫粒後,以籮筐或網袋置於陰涼通風處直接風乾;二是風乾3至4天,放在鍋內煮沸10分鐘,取出曬乾,可保存至翌年春節食用。此法果仁失去鮮味,不能做種。
冷凍貯藏 1979年,縣冷凍廠建成500噸貯藏冷庫1座。將鮮板栗放入冷庫恆溫貯藏,將鮮板栗米放入低溫庫速凍後貯藏。
五、加工 
本縣板栗加工,起於建國後,至1985年,全縣建板栗貯藏保鮮庫1座,年貯鮮板栗1800萬公斤;食品加工廠7座,加工板栗200餘萬公斤。主要加工產品有板栗罐頭、板栗粉、板栗蜜餞等11種。
本縣板栗常年收購量均占全省收購量的60%左右。1983年以前,板栗均是計畫調撥、銷售給省土產公司,轉銷全國各地,並經外貿部門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匯額達5400多萬元,占全縣出口創匯額的15%。1984年開始轉為自行銷售,出口銷售業務由外貿部門辦理。
《圖經》說:“栗有三種,白板栗、白錐栗、白茅栗。板栗謂之大栗,錐栗謂之旋栗,茅栗謂之杼栗”《果譜》云:“栗包生外殼,刺如謂毛。中有著實,或單、或雙、或三……”。

羅田板粟(中國休閒用品圖片支持)羅田板粟(中國休閒用品圖片支持)

板栗屬殼斗科,多年生落葉種子植物,是人們所喜愛的“糧食樹”。其品種有板栗、毛栗、石栗等。它喜乾燥環境,溫涼氣候,適宜於肥沃的沙壤中生長。樹高可達二十米,三五年結果,十年後進入盛產期。單株產量上百斤,壽命可達三百年以上。開化時喜乾,結果時喜濕,有“乾花濕果”之說。據李時珍說:“其殼生黃熟紫,殼內有膜裹仁,九月霜降乃熟,其苞自裂而子墜者,乃可久藏,苞未裂者易腐也。其花作條,大如箸頭,長四五寸,可以點燈。”
鄂東產板栗最多是羅田縣,最高年產達2 萬噸以上。其次是麻城縣最高年產四百萬斤。羅田產板栗最多的又在平湖、北豐、河鋪、大河岸、三里橋。主要是“金魁栗”,“油栗”,品種優良,早已名揚全國,並銷往日本。
羅田天堂山區,還產毛栗,果實不大,俗稱“栗米”,板栗、栗米,都很好吃,營養價值較高。一般含蛋白質百分之五點九,脂肪百分之二,碳水化合物百分之六十二,澱粉百分之二十五,還有維生素B和脂肪酶等。用以燉肉,燒雞,美不可言。羅田新制的“蜜汁板栗罐頭”,已被收入“中國菜譜”。
李時珍說:小兒不可多食,生則難化,熟則滯氣,膈食生蟲,往往致病。(《本草綱目》)。栗可補腎,相傳有腰腿弱,吃數升便能行走。食煨栗並可冶腹瀉,蘇子由詩云:“老去自添腰腿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
羅田板栗為鄂東板栗的主產區,近年羅田食品廠在上海太康食品廠老工程師的指點下,選甲級板栗,去殼、皮、雜,加配上等白糖,經高溫處理製成的“糖水板栗罐頭”,存放一年以上不變色、不變味、不渾濁,為湖北的獨特產品。一九八三年獲得國家經委、外經部分別頒發的優秀新產品證書和榮譽證書,一九八四年八月又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
用這種罐頭配製成的和菜有:香菇拌鴨,火腿清燒,雞、蔥烤鯽魚,蝦創刊竹筍,鹵豬雜,茄汁牛肉,沙菜磨菇豬肉等,通過香港地區,遠銷日本、法國、新加坡等地。用羅田板栗製作的“板栗燒子雞”和“板栗燜子雞”已成為湖北地方風味名菜,一九七八年,被編入《中國菜譜》。
1、板栗燒子雞
原料:羅田板栗四兩,仔母雞一隻(約重二斤),麻油半斤(約耗一兩半),豬油一兩,雞蛋一斤二兩,味素半錢,白糖三錢,濕澱粉四錢,硝水半兩,醬油一兩,精鹽三分,蒜白半兩。
製法:仔母雞宰殺去毛、內臟、頭、爪,洗淨,切下頸項,劈開兩半,把胸翅部位切成六塊,其他部分切成八分見方的塊子,雞腿砍成兩半,雞頸切成一寸長的段,雞肺切成四塊,切成小方格花紋。
板栗放入沸水鍋中,旺火煮五分鐘,取出脫殼、去皮。炒鍋置旺火上,下麻油,燒至七成熟,放入雞塊炸五分鐘,用漏勺撈出。
 倒去鍋中余油,加雞湯、板栗、醬油、精油、精鹽、白糖、雞肚、肝,用旺火燒十分鐘,至肉塊松爽、板栗粉糯時,再加豬油、味素、蒜白,以濕澱粉調衡勾芡,起鍋盛盤即成。
此菜色澤金黃,雞肉鮮嫩有韌性,板栗綿糯香甜,味道極美.
2、板栗燜子雞
原料:羅田板栗三兩,仔雞二隻(約重二斤),豬油二兩,雞湯八兩,味素三分,濕澱粉六錢,料酒一錢,硝水一兩,醬油一兩半,精鹽半錢,胡椒粉一分,蒜瓣一錢,蔥花一錢,薑末一錢。)
製法:仔雞宰殺去毛,內臟只留心、肺、肝,去頭、爪、尾部,剁成一寸長八分寬的塊。雞肫橫直剖幾刀,切成塊,同雞塊一起放入缽內,下硝水醃漬。板栗放入沸水鍋內煮至半熟,取出剝殼去皮。
炒鍋置旺火上,下豬油一兩,燒至八成熟,放入雞塊、心肝、肫,煸炒一分鐘,加入薑末、料酒、醬油、精鹽和雞湯燒沸。
移鍋置中炎上燜二十分鐘,待雞燒透味時,加入板栗、端鍋置旺火上繼續燜五分鐘。至雞肉軟爛時,再下蔥花、蒜瓣、味素,用濕澱粉勾芡,淋入熟豬油一兩,起鍋盛盤,撒上胡椒粉即成。
此菜肉質柔軟,板栗粉爛,香甜,紅黃相映,滋味各異,鮮美爽口。
3、板栗爆肉丁
以板栗為主要原料燒炒的爆肉丁,亦為羅田傳統名菜,特點是:色澤明艷,酥糯嫩鮮,醇而不膩,香中有甜。一九八四年收入《地方風味菜典詞目》
原料:板栗六百克,雞脯肉一百二十五克、豬裡脊肉二百五十克,芝麻油一斤半(實用3兩),蔥、姜、胡椒、味素、醬油、精鹽各適量。
製法:生板栗以清水煮熟,去掉細皮。再將雞脯肉、豬裡脊肉,板栗切丁備用。
炒鍋置上火上,倒入麻油,再分別將雞脯肉丁和豬裡脊肉丁拌以調料,待油燒至六成熱時下鍋,爆熟後撈起。倒出炒鍋內麻油,留下少許,將板栗丁下鍋爆炒。入味後,再倒進雞脯及豬裡脊肉丁,以醬油燒炒即成。
4、桂花蜜汁板栗
製法:將紅殼板栗用開水燙五分鐘撈出,剝去外殼、內皮,每個都切成兩半,洗淨,加上適量的水燜幾分鐘,復以豬油爆炒兩分鐘撈出。
取白糖二兩,兌水一兩下鍋,熬至水乾、糖成黃色時,放進板栗,翻炒幾下後,撒上桂花即可裝盤。其色金黃,其味又香又甜又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