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館驛鎮

中館驛鎮

中館驛鎮屬黃岡南部淺丘平原,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春早夏熱無酷暑,秋涼冬暖無嚴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盛產水稻、小麥、油菜、毛豬、魚類、水果等。水、電、氣、路、通訊、光纖等基礎設備齊全,工農商業配套,是雙流縣在改革開放中迅速發展起來的日趨現代的名鎮。中館驛鎮踞龍泉、牧馬兩山,集錦江、鹿溪兩河,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8.7公里,幅員面積48.95平方公里(其中淺丘43.1平方公里,平壩4.9平方公里,濕地0.95平方公里)。中館驛鎮總耕地面積3.69萬畝,旱地1.06萬畝,荒山、荒地、林地0.2萬畝,轄9個行政村,181個經濟合作社,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3萬人,其中場鎮人口0.3萬人。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中館驛鎮館驛鎮

中館驛鎮地處黃岡南隅,府河流經全境,自古以來,是楚地出入境的一條重要的黃金水道。至近現代,來往鄂南,乃至與雲貴的交往,更加頻繁,成為一條重要通道。中館驛鎮秉天地之靈氣,有山有水,得天獨厚,歷史文化積累豐富,旅遊資源蘊涵富饒,尤以今境內田家寺為中心的龍華山,唐時有西川節度使段文昌少年時讀書的地方“段公讀書台”,後來更有浣花夫人任氏,在龍華山臨江處,離龍華山寺門不遠處,造一尊碩大無比的觀音大士像,為龍華山增輝不淺。唐宋以來,龍華山成為黃岡名人名士一大游賞勝地,黃岡人一直有“南龍北學”之稱,南指龍華山,北指學射山。另一處是以釣魚嘴為中心的宋代大詩人郭印辭官隱居的地方,稱為“郭信可隱居”,樓台別墅在此星羅棋布,宋明以來,文人騷客留下的詩文不少,至今讀來,如身臨其境。
正興是著名的紅色鄉村,在明清一條街上可以瞻仰革命民主人士夏正寅先生的故居——夏公館,去河心島竹林深處可以緬懷抗戰時期曾掩護過不少中共地下工作者的馮家院子,還可以去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烈士墓園,聆聽那解放前夜,和國民黨潰逃殘部在古碼頭激戰中倒下的烈士們的訴說。
2004年中館驛鎮被黃岡市規劃為30個重點鎮之一。2006年8月16日,中館驛鎮被正式確定為黃岡市14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

基礎設施

中館驛鎮中館驛鎮

鎮內天然氣資源豐富,現已開採鑽井6口,3個氣場向本鎮及周連地區輸氣多年。境內璧(城)正(興)路,正(興)丁(家)路,正(興)石(院)路三條公路已全部硬化,現投入71萬元改造青石路、會普路、曙光村扶貧路14.8公里泥結石路面已基本完成,村村通公路達100%;鎮內有移動聯通電信基站和程控電話交換站,移動、聯通電話實現了全覆蓋,程控電話遍及村社;農村電網實現了全面升級改造,電力設施完好,電力充足;中館驛鎮有線電視覆蓋率達100%;電視傳輸寬頻網已全面開通;場鎮有自來水廠2個。

經濟發展

中館驛鎮中館驛鎮

2003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9880萬元;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849萬元;地方性財政收入實現213萬元,財政支出624.06萬元,財政自給率34%。農民人均有糧442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096元。有各類企業385個,從業人員1650人,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個,私營企業2個,個體企業382個,營業總收入7031萬元。有中學1所,國小12所,適齡兒童入學率97%,鞏固率99.6%;國中學生入學率99%,鞏固率98.5%。
2005年,中館驛鎮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實現總產值13225萬元。2005年,中館驛鎮實現總產值13225萬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農業總產值3719萬元,比上年增長22%;工業總產值8200萬元,比上年增長42%;糧食總產7706噸,比上年減少668噸;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11.54萬元,比上年增長14%;完成財政支出686萬元;完成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9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1萬元,比去年增長15%;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154元,比上年增長4%。實現林業產值1050萬元,比上年增長431萬元。植樹造林掀起熱潮,年內造林2500畝。完成松脂生產2627噸,增加農民收入992萬元,占農村經濟收入的32%。
畜牧業實現產值1040萬元,比上年增長47萬元。畜禽存欄由上年130244隻增加到150766隻,增長15%;出欄率由上年的58.2%提高到60%,畜牧業成為農民現金收入的重要支柱,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2%。生產水泥25萬噸,是上年的2.38倍;生產碎石14萬立方米,是上年的1.84倍;生產石灰2.9萬噸,比上年增長53%;生產銅、鐵礦石1.9萬噸,比上年增長13.3%。

機構職能

中館驛鎮中館驛鎮

黨政辦公室:負責鎮機關及直屬單位組織、紀理督查、檔案管理、會議、文秘、提案議案及類”人員幫教、轄區防範、處理邪教、消除社檢、宣傳、統戰、武裝、人事、保密、信訪、機關事務等管理協調工作;負責轄區依法治鎮會不穩定因素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承辦民族宗教、人民團體、精神文明建設、目標管工作;負責轄區治安、人民調解和普法、“兩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推進轄區城鄉一體化;負責轄區安全生產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負責轄區招商引資、對外開放及經濟工作;負他工作。責轄區產業規劃、管理、開發及科技發展工作。
社會事業與計畫生育辦公室:負責轄區教育、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公共衛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民政、救災、勞動與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方面工作;承城鄉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轄區城鄉建設規劃境衛生、園林、綠化、環保依法進行管理和監、管理工作;負責轄區城鎮、交通、水利等基督;負責轄區防火、防災、防汛、防震等工作礎設施建設、管理工作;負責對轄區市容、環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財政所:負責轄區的財政收支、農村經營管理、稅務、物價等檢查、監督工作;負責轄區的、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的管理工作;監督檢查統計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承辦上財經紀律執行情況等;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工商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事業管理服務中心:負責轄區社區建設、管理協助上級部門管理轄區文化市場;負責轄區廣下崗失業人員管理和再就業項目工作,組織實等工作。
和服務工作;負責民眾文化、體育活動的宣傳播電視宣傳事業建設工作、播放的安全管理工施勞動力預備培訓、富餘勞動力的轉崗培訓、、組織、培訓工作;蒐集整理民間文化遺產;作;開展勞動保障服務、統計調查工作;負責勞務輸出工作;做好實用人才資源統計、管理。

鄉鎮工作

中館驛鎮中館驛鎮

一是落實政策。宣傳、落實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穩定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對村民委員會的指導,提高、培育村民委員會自治能力。
二是促進發展。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營造農村經濟發展環境,加強農村市場監督,培育、提升市場功能,搞活市場流通,推廣農業技術,引導農民發展現代農業,調整產業結構,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就業,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
三是維護穩定。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緊緊圍繞實現和維護民眾利益開展工作,突出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加強和鞏固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對突發事件的預警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種應急機制,加強民事糾紛調解,化解農村社會矛盾,開展農村扶貧和社會救助,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四是加強管理。加強民政、教育科技文化衛生計畫生育、安全生產、勞動保障和鄉村規劃等社會管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環境保護,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和農民生活質量。
五是提供服務。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各類協會和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充分發揮其作用,發展農村社會公益事業和集體公益事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產品,提供政策、科技、市場信息和社會救濟、救助服務,及時向上級黨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進一步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民眾的關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