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楚春

羅楚春

羅楚春,深圳市松坪學校校長,教育學碩士,中學高級教師。歷任天門市中等師範語文教師、中學副校長、國小校長、市教研室副主任,深圳市松坪國小校長,兼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現任深圳市南山區松坪學校校長。羅楚春校長曾獲得深圳市南山區“南山名師”、深圳市“優秀校長”和“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成績

羅楚春 羅楚春

羅楚春成長的時代,艱難和貧苦是人們共同的磨練,幸運的是他還有知識為伴。年輕時的他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勤勞而刻苦,不僅成績優異還寫得一手好文章。自仙桃師範畢業後,羅楚春留校做了一名老師,兩年後調至仙桃一中,憑著一腔熱情和把事情認真做好的幹勁,他從普通教師做到政教主任再到副校長,此後又調到市實驗國小、仙桃師範附小擔任校長。善思善行的他一邊在教學一線積極實踐,一邊總結教學成果和經驗寫成論文,這些不僅提高了他的管理能力,也使他形成了對教育的獨特見解,為自己積累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1992年那個“春天的故事”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羅楚春也是其中之一。時任教研室教研員的他偶然聽到了鄧小平南巡的講話,心裡頗受震動,萌發了南下的衝動。8月,他從湖北到東莞到廣州再輾轉至深圳,穿梭在烈日下的大街小巷和人才中心。在許多人眼裡,放棄家鄉熟悉、舒適、穩定的生活到人生地不熟的深圳闖蕩是多么的不明智。然而,羅楚春無暇去辯解,他蝸居在一個簡陋的小房子裡,每天忙查資料,忙考試、面試。“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很快羅楚春通過各項考試,被安排在南山區教研室做教研員,後升為副主任,他終於在深圳紮下根來。三年後,一心想在教育管理實踐中大展拳腳的他與剛開辦的松坪國小結下了不解之緣,開始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譜寫了一曲充滿詩意的奉獻之歌。

關注生命

松坪國小和松坪中學是1995年同時成立的社區配套學校。羅校長自擔任松坪國小校長始,便一直著力於對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在松坪國小進行過長達8年的主體教育實驗研究。

松坪國小是主體教育思想的率先踐行者,對合作性的師生交往模式、探究性的課堂教學模式、參與性的班隊活動模式、賞識性的激勵教育模式和課程改革都進行了積極、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先後獲得了廣東省創新成果一等獎和中央教科所一等獎。

2002年,為了辦學的更強勢發展,松坪國小和松坪中學合二為一,成為南山區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羅楚春擔任合併後的松坪學校校長。這次合併是松坪學校發展壯大的契機,同時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學校要走怎樣的個性化發展之路呢?看著窗外熟悉而親切的校園,他在腦海里縝密地思索著這個難題。

其時,擺在羅校長面前亟待明確的是學校的三個關鍵性定位,即辦學思想、學校發展戰略和辦學目標的確立。為了立足學校實際,找到學校最佳的發展方向,羅校長帶領著他的領導團隊深入到各個班級,聽各科老師講課。2003年9月,在短短29天裡,羅楚春校長聆聽了71節課,銳利的他很快發現了課堂上隱藏的“不和諧”:師生們缺乏良好的溝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情感、心理狀態常被忽視。學校和老師們在對學生生命狀態、生存狀態方面關注度之低令人堪憂,而不少學生自身也將學習當任務,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羅校長進行了認真而深刻的反思,此時一個當代最前沿的“生命教育”辦學理念在他的心中萌芽了。

作為這一理念的倡導者,羅楚春校長強調:“生命是一個整體的存在,德、智、體、心理健康不能分治。我們要用整體的眼光看問題,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自然生命,還要關注他們的道德、人格和精神世界的發展。”生命教育一經提出便引起強烈反響,經過研究討論,學校的發展戰略確定為“科研興校”,將生命教育與學校發展作為人人參與的課題研究,讓生命教育融入到教學中,使老師在實踐中探索生命教育的意義。

好的辦學思想猶如優秀的指揮家手中神奇的指揮棒,起落之間都能引奏出美妙的樂章。“生命教育”的春風,吹進了松坪師生的心中,“潤物細無聲”,卻催開了松坪學校燦爛的校園文明之花朵。在“生命教育”辦學思想的倡導下,松坪學校德育、教學、素質教育各方面百花齊放,煥發出精彩紛呈的生命之光。

德育先行

對於生命的高度關注,使德育自然而然成為松坪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國小部以“珍愛生命”為校訓,中學部以“詩意生命”為校訓,給予生命主體更多關懷,營造了學生道德成長的良好環境。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以道德教育為主題的各類活動,如獻愛心活動、“孝心”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等,在活動中不斷內化德育。在校園內漫步,可隨處感受德育薰陶,仰可見生命道德教育長廊里張貼著勇敢、謙虛、誠實、合作、善良、寬容等數十種美德的橫幅,俯可見激人奮進的人生格言。學校德育工作之細緻令人肅然起敬。

值得一提的是,在松坪學校每年還會有感動年度人物的評選,從愛心、孝心、刻苦耐勞、自強不息等方面評選出德育標兵。由各班推薦,於每年春節開學第一天頒獎,頒獎儀式隆重而正式,紅地毯、音樂、禮花,將榮譽和掌聲真誠地獻給了道德品質優秀的學生。對優良品德的讚譽和肯定,在學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學習熱潮,美德像星火在校園裡漸漸發展成燎原之勢。

在松坪學校,“生命教育”的異彩,也使課程改革煥發了活力。對生命個性發展的尊重和引導與新課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十分契合。羅校長提出“生命的發展是主動的,自主的”,他提倡讓學生成為學校真正的“主人翁”,尊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動性。羅校長在教師隊伍建設上狠下功夫,讓老師們不斷學習探究,真正領悟到生命教育的真諦,使生命教育融入到教學活動中。

此舉在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課堂上填鴨、說教少了,多了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課堂上的照本宣科少了,多了自主探究的課外實踐。學校不僅借鑑杜郎口課堂教學模式,同時結合自身創設了“預習·質疑,交流·展示,練習·反饋”三段六式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預習、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質疑能力的培養。在松坪學校,寬鬆的教學和學習環境使老師和學生都有了奮進的力量。在學校的《課改通訊》上,可以看到老師們探究課程改革的努力和成果;而金燦燦的“華羅庚金杯”、綜合實踐案例評比的多個獲獎證書也見證著松坪學子的風采。

特色辦學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的,生命個體間也存在著差異。學校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同時特別注意到這一點,愛創新的羅校長提出了一個大膽而極富創意的構想。從2002年5月開始,學校圍繞生命教育,率先在全國開展校園吉尼斯活動。迄今為止該項活動已成功舉辦多屆,參加者逾萬人次。翻開學校厚厚的吉尼斯紀錄表,一個個令人驚嘆的數據躍入眼帘,背誦古詩記錄為1230首,主題演講記錄為5小時11分,拍雙皮球記錄為連拍41分41秒……誰能想到,這些讓人咋舌的記錄的創造者竟是未到豆蔻之年的小學生。“松小吉尼斯”不僅使學生展現特長,挖掘潛能,更展示了“表現自我,挑戰極限,收穫體驗”的超強意志力和創造力。一次次奇蹟的誕生,賦予了生命教育更深遠的意義。

松坪學校還定期舉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評選活動。雖然只是校內的評選,卻相當鄭重其事。此項評選設文學、數學、藝術、科學、德行等獎項,充分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收到的參評作品有小說、詩歌、繪畫、調查報告、科學研究等,其中有許多優秀的、具有創造性的佳作。採訪中,羅校長笑著拿出部分參選“校園諾貝爾獎”的優秀作品給記者欣賞,神情間難掩喜悅和自豪。在尊重生命個性發展的寬鬆環境中,學生們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個個驚喜。

深圳市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評定對象是普通中學、國小、幼稚園、師範學校、盲聾啞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職業中學、教學研究機構、校外教育機構的教師,弘揚特級教師精神,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