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時言

羅時言,男,江西省靖安縣官莊鄉南村人,曾就讀於江西南昌大學,是隨軍南下幹部,曾任佛岡中學校長。

基本信息

羅時言,江西省靖安縣官莊鄉南村人,江西南昌大學畢業,是隨軍南下幹部。
佛岡中學從1956年下半年開始辦高中,當時為了加強中學的領導,縣委把縣文教局主辦科員羅時言調到佛岡中學任校長。羅時言博學多才、琴棋書畫,樣樣皆能。特別對詩詞功底深厚,在赴任佛岡中學校長時,曾作七律一首,以表達他的意志和決心:“能酬宿願育英才,初掌教壇慚占魁。廣網名賢傳木鐸,力平荒堡建樓台。蔥籠花草精心護,錦繡文章妙手裁,喜道天南春訊早,滿園桃李盡芳菲。”
羅時言青年時就參加革命,正是“青雲直上足風流,馳騁南邦十數秋,烽火炎炎嘶戰馬,雲天漠漠樂朋儔”。他任佛岡中學校長後,又被選為縣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曾帶領過部分代表,到佛岡縣的中國小進行視察,為蒐集有關資料,提交議案,辦好我縣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羅時言向來工作踏實、肯乾,作風正派,又能任勞任怨辦實事,從不誇誇其談。他平易近人,不少人稱讚他時時事事總是以革命事業為重,他結婚時已經是三十六歲了。他一心撲在革命事業上,只望事業有成,然後才考慮個人的婚姻大事。
但是,好景不長,1958年,災禍降臨羅時言身上,他被錯劃為右派分子。羅時言為什麼會被劃為右派呢?其主要原因是:他是從國民黨軍隊里轉過來的“解放戰士”。雖然他在國民黨軍隊和解放軍部隊都是搞文化工作,但在反右派鬥爭時,只要一聽“俘虜兵”就認為不是好人,就是右派。就因為他有這段歷史,而否定了他的一切,把他劃為右派分子。他自被劃為右派以後,受盡了批判鬥爭,他寫詩道“莫謂微微無足齒,如今盡把斯文毀。”
從校長變為右派分子,他只得忍氣吞聲,接受勞動改造,“起舞聞雞幾度秋,等閒白了少年頭,功隨明月名隨水,事絕離奇心絕憂。”他被分配到雞場養雞,當起“雞司令”,他寫詩曰:“數百生靈任指揮,一鞭一哨足揚威,若非當日群英會,怎有今朝衣錦歸。”後又負責養驢、趕驢車工作,他又寫道“么喝連聲,驢兒一串馱糠粉,向長街進,恰似將軍陣。本是斯文,莫說鞭揮笨。奚羞忿,把時光混,既忍還須忍。”心情沉重而壓抑。 內容來自foganglao
後來,說他思想改造表現好,調水頭中學任課,但時間也不久,1966年“文化大革命”,又不給他上課了,讓他去牧牛,他寫詩記事:“不上教壇來牧場,腐儒強作放牛郎,隔河呼喚停機婦,午飯紅薯白菜湯。”生活如此艱苦,又常挨批鬥,長街請罪,他感慨萬分,“牌標五類眾心寒,猶自紋身發剃殘,一跪長街無面目,斯文到此無歡顏。”受盡污辱,人的尊嚴遭到踐踏。
1969年夏,羅時言調回江西家鄉高湖中學任教,他心情激動地寫道“銜命驅車歸故鄉,燃眉濟急黨恩長。喜看來日東風裡,桃李芬芳對艷陽。”但他離佛岡前因為是右派被迫離婚了,他只有帶著兩個子女一起返故鄉。回鄉後,他回憶起入粵路過梅嶺,他又寫詩道“毅然投筆過梅關,獵獵戰旗雲霧間。林海層巒嚴警戒,羊腸曲徑費盤桓。”移防韶關後,他寫道“雄兵數萬入韶州,扼住咽喉據上游。敗將冀圖重逐鹿,豈知王氣屬新侯。”
1951年來佛岡時,他賦詩:“水暖仲春來佛岡,蕭疏垂柳對殘陽,劫餘尚待覆蘇日,新政興邦自有方。”接著又參加佛岡土改,“才解征衣又上崗,英豪氣逼戰旗揚。千年血海仇似雪,百戰陰霾夜已央,反霸扶貧安社稷,翻天覆地變滄桑。東風披拂山河壯,掃盡烏雲煥曙光。”
在這極左的年代裡,他雖然“四十年前來粵中,激情曾系戰旗紅。掃除腐惡扶貧困,培育英才奠大功。”也只能一概被否定,不管你的功勞多大,都沒有用場。只有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撥正航向以後,他才重見天日,錯劃右派得到改正,重新起用。1993年羅時言被聘為江西省靖安縣縣誌主編,官莊鄉詩社副社長兼主編,共編輯出版了詩刊1至7期。在1992年第6期“官莊詩詞”刊物上,他寫了一首“七十抒懷”:“悠悠歲月七十年,半生稱意半顛連,為抒壯志曾投筆,喜作園丁寫錦篇。好尚時風追李杜,忝修方誌效狐堅。清平更覺黃昏暫,未待揮鞭自奮前。”這首詩概括他的一生經歷,氣量大度,沒有怨恨,沒有指責,只有策勵,催人奮進。細讀此詩,真覺得愧對羅先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