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安公

羅安公祖籍福建漳州金浦縣人,清乾隆年間,入墾台灣定居湖仔內為早期之移民先賢,清嘉慶年間盜賊橫行,地方派系傾軋,漳泉、閩粵分類土匪搶莊等,羅安集結鄉勇擊退群賊,守護湖仔內莊民生命財產,不料盜匪與地方勾結,控訴羅安殺人。 民國三十九年十二月及民國四十一年由本廟主事羅金朧、施金輝、羅串等百餘人集資重修建拜亭,現在保留之古老舊廟。 民國七十七年由現任主事劉明澄及眾委員莊民信士集資買地一百多坪,興建現在美侖美奐、巍娥莊嚴之廟宇共花新台幣壹仟多萬元,現在因神威顯赫香火鼎盛每年農曆元月二十九日生日祭典。

羅安公祖籍福建漳州金浦縣人,清乾隆年間,入墾台灣定居湖仔內為早期之移民先賢,清嘉慶年間盜賊橫行,地方派系傾軋,漳泉、閩粵分類土匪搶莊等,羅安集結鄉勇擊退群賊,守護湖仔內莊民生命財產,不料盜匪與地方勾結,控訴羅安殺人。又當時清政府認為台灣三年一小亂,起因於閩粵漳泉之分類,為內亂之因果,影響地方之施政與秩序乃以實行使閩人補閩之首謀者,粵人補之巨魁政策以誣死各地方士紳易於治理台灣。
由於羅安勇猛,官兵難以捉拿,乃逼壓莊民交出羅安,否則將滅全莊,羅安為了全莊決定自我犧牲,獻出性命而遭誣死,人懷其德就地立祠祀之,俗稱:羅安救萬人,萬人無能救羅安,一八一二年嘉慶壬申年元旦葬於八掌溪旁殺人園,一九二四年元月〈大正甲子年)撿骨與一些抗匪義民無名骨骸同埋於現在民生南路旁並在墓前豎起萬善公的石碑,莊民感念恩德,大墓前建小一廟以保佑莊民俗稱羅安公廟,人們皆以功存萬民追思之。
一九九四年民生南路拓寬,才將原來舊小廟移至墓後並將舊墓碑換下重新上新墓碑。
羅安公廟根據舊墓碑文所記成仁日為嘉慶壬申年元旦。大正甲子年元月重建御賜勒封威武將軍鎮南侯羅安及眾靈魂神位。
最早匾額記述首事,施金輝、陳坤、陳茂、黃知高、黃赫、林龍、張萬結、鍾換章、羅登科、羅長旺、羅清池、羅溢富、羅知高、羅阿世、羅加再、羅仁和等大正甲子年重修。
民國三十九年十二月及民國四十一年由本廟主事羅金朧、施金輝、羅串等百餘人集資重修建拜亭,現在保留之古老舊廟。
民國七十七年由現任主事劉明澄及眾委員莊民信士集資買地一百多坪,興建現在美侖美奐、巍娥莊嚴之廟宇共花新台幣壹仟多萬元,現在因神威顯赫香火鼎盛每年農曆元月二十九日生日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