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祥

2004a)。 2004b)。 2002c)。

羅天祥 男,1962年11月生,廣西壯族學位:博士職稱:研究員 中科院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生物地理與生態過程。主要表現及成果:(1)博士論文“中國主要森林類型生物生產力格局及其數學模型(羅天祥 1996)” 建立了中國森林生物生產力及葉面積指數資料庫(5000多個樣地,近100萬個數據,http://159.226.111.19/cern-doc/dthome2.htm),已被國內外文獻廣泛引用(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外對該資料庫的他引次數達47個人次)。(2)於1999-2000年主持完成了青藏高原植被樣帶調查,實測了22個典型地區植被樣地的地上/地下生物量、葉面積指數、淨第一性生產力、土壤碳和氮的貯量等結構功能特徵參數,發現這些植被特徵參數與水熱氣候因子的關係均趨同於非線性的Logistic函式(Luo et al. 2002a, 2002b, 2004a)。儘管Lieth(1975)早已證實在全球尺度上植被淨第一性生產力與氣候因子(溫度和降水)的關係遵循Logistic函式(即著名的Miami模型),然而至今仍不清楚自然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及葉面積指數是否也會遵循這種Logistic分布格局。青藏高原植被樣帶研究進一步以詳實的實測數據證明了Weber定律在高原陸地生態系統中的普遍規律,即在相似的自然環境條件下,一個充分適應而穩定的植物群落,不管區系組成如何,最終應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乾物質生產,如生物現存量和淨第一性生產力。深入理解這種非線性閾值特徵關係的內在機理將有助於我們科學預測未來全球氣候變化下陸地生態系統的行為回響特徵。(3)提出了“森林葉壽命指數”新概念,基於貢嘎山樣帶實驗數據並結合國內外文獻資料的格局分析發現,溫度和/或降水是影響森林葉壽命指數地理分布格局的主要限制因子,其相關關係遵循Weber定律並可用Logistic函式擬合, 利用全國年均溫度和降水資料庫按照這一簡單的實驗方程所繪製的全國森林葉壽命指數分區與我國早期森林植被區劃(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 1980)具有較好的吻合(Luo et al. 2004b)。這一發現為建立區域植被動態模型奠定了理論基礎,尤其是森林葉壽命指數很可能是一個較客觀反映植被本身特徵的、可測量和比較的植被區劃綜合指標。(4)利用衛星遙感數據(NDVI或fPAR)測定植被葉面積指數已經在農田和草地中得到成功的套用,但是國內外的許多研究發現,當葉面積指數大於5或6時,遙感圖象中的植被指數(綠度值)或fPAR值與葉面積指數的關係曲線呈飽和狀態,即出現了遙感監測的綠度飽和現象。為此,我們基於葉子生長的生物學原理建立了一種模擬森林葉面積指數季節動態及地理分異的物候學模型(Luo et al. 2002c)。利用來自青藏高原植被樣帶及我國南北森林樣帶的最新實測數據進行驗證,表明模擬的最大葉面積指數與實測值具有很好的吻合,而且對葉面積指數大於6的林分類型也具有很好的預測能力。同時,分別對我國東部從南到北9個自然保護區的主要森林類型所模擬的葉面積指數月生長節律與對應的NDVI季節變化模式基本一致。這一模型為解決衛星遙感植被指數的綠度飽和問題提供一種可能的生態學途徑,並為生態系統功能過程的尺度轉換提供理論依據。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42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