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台鎮

羅大台鎮

羅大台鎮位於遼寧省燈塔市的南端,與遼陽市太子河區鄰接,沈營線公路縱貫南北,羅鏵線公路橫穿東西,全鎮現有17個行政村,29,812口人,土地面積93,142畝。2001年以來,經省政府批准,原羅大台沙滸兩鄉合併,設立新的羅大台鎮,原26個行政村合併為17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羅大台,人口4萬人,面積83.4平方千米,轄26個村委會:西張書屯、前孫莊子、拔立寨、樊家屯、新農、尖山子、羅大台、新洪家、土崗子、周山界壩、邵洪土崖子、東沙滸屯、西沙滸屯前沙滸屯西後黑英台、施官屯、蔣家灣、青峰二道溝陸甲房楊家屯、解放屯、大紅土崖子、小紅土崖子、立沿溝、大范官屯。

特色產業

羅大台鎮羅大台鎮
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一年保穩定,二年求發展,三年上台階”的工作思路,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以水泥建材業為主導產業,農林牧業全面發展的新的格局。至2005年末,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7,904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2,560萬元,工業總產值實現54,600萬元,農業總產值實現57,670萬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08萬元,農貿市場,餐飲服務業齊全,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通電話、通有線電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兩所中學,7所國小完成了對全鎮的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積極依託資源,區位和產業優勢,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加速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鎮上下一致的發展目標,熱忱歡迎有志之士來鎮洽談投資,共同發展,共創輝煌。

依託寶鏡山發展建材業。寶鏡山在境內東西綿延10華里。寶鏡山的礦石為溶劑灰岩,已探明儲量為2.57億噸,為國家二級礦山。二級品礦石cao含量為51.45%、殘渣2.64%,三級品礦石cao含量51.05%、殘渣3.37%,礦石美含量低於2.7%,可供年產量200萬噸的水泥廠開發150年。羅大台鎮現有9家水泥廠,年生產4個品種、5個標號的水泥140萬噸。採石廠44家,年產毛石、規格石、工藝石及各種石料200萬立方米,主要用於高等級的公路建設。繼承傳統工藝,利用現代化的切割工具,精雕細刻,工藝石製品在該鎮形成了規模,勘稱一絕,主要銷往瀋陽兩宮一陵及一些仿古建築。鎮內還有紅磚廠11家,年產空心磚、實體磚1億塊,嘉隆磚瓦有限公司的空心磚填補了遼陽市的空白。大台鎮的水泥不僅在瀋陽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還遠銷到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

集中區建設

羅大台鎮羅大台鎮
羅大台鎮將建設萬畝經濟園區
羅大台鎮地處燈塔市的南端,與遼陽市區鄰接。沈營公路橫貫南北,羅鏵線公路貫穿東西,交通運輸十分便利。自2001年以來,全鎮自籌資金在沈營線兩側的土崗子洪家拔立寨尖山子4個村實施了萬畝經濟園區建設,現已建成6700多畝,其中果樹2400多畝、經濟林350畝、葡萄470多畝、花卉苗木500多畝、溫室大棚1000多畝、西香瓜420多畝、裸地菜900多畝、香菇30畝,園區內方塘、機電井、噴灌、農田作業道基本設施已基本已基本配套。今後,將以尖山子村為龍頭,沿寶境山的南部丘陵地帶,加強以植樹造林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發展林果業;以拔立寨為龍頭,沿沈營公路兩側,搞好裸地菜開發;以燈塔灌區一、二分乾沿線為主,搞好多種經濟作物及養殖業開發.

工業集中區背靠建材資源豐富的寶鏡山,以遼寧恆威水泥有限公司為中心,西起遼塔水泥有限公司,中至鏵隆水泥有限公司,東到三合水泥有限公司。鎮級南環路連線沈營公路和羅鏵公路,從工業集中區內通過,集中區現有水泥廠6家,採石廠28家,磚廠6家,商、飲、建、運、服第三產業門類齊全。具有得天獨厚的建材資源和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發展前景可觀。鎮黨委、鎮政府為了規劃建設好工業集中區,成立了羅大台鎮工業集中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武樹顯同志擔任,成員有分管工業的副鎮長、工會主席、派出所所長、司法所長、綜治辦主任、企業辦主任、集中區內企業廠長、經理和各村村主任。

羅大台鎮羅大台鎮
邵紅蛋雞養殖業示範區。在沈營公路沿線,蛋雞養殖集中的邵紅村新農村周三村小紅村建立羅大台鎮養殖業示範區,重點發展蛋雞養殖。年內計畫發展養殖小區3個,養殖專業村1個,養殖專業戶150戶,大型種雞場2個。充分發揮邵紅村多年的飼養蛋雞經驗,帶動發展周邊村的蛋雞養殖業尖山子優質果示範區。在沈營線東南,以尖山子村"千畝果園"發展為中心,帶動鄰近張書村孫莊子村發展寒富蘋果生產,建立羅大台鎮優質果示範區。示範區內現有果樹栽植面積2400畝,平均畝產4000公斤,年收入1900萬元。

所轄村屯

羅大台鎮羅大台鎮
羅大台鎮尖山子村現有1800口人、2600畝土地。近年來,村兩委班子根據本村地理位置、農田土地實際情況,積極做好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市場調研和省林業研究所聯合,大力發展果樹種植業,安排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加速了農民致富進程,帶動了地區經濟發展。尖山子村現有果樹1221畝,主要品種寒富蘋果南果梨錦豐白梨蘋果梨,畝產2500-3000公斤,畝淨利潤2000-3000元。產品口感好、甜度高、色澤鮮、果個大、產量高、抗病、耐寒,非常適合在本地區15度以下坡陽生產,產品銷往瀋陽本溪撫順遼陽周邊地區,供不應求,寒富蘋果是瀋陽農業大學推廣產品。果樹種植生產以來,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上級林業技術部門的大力支持,每年省市林業技術部門都多次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培訓,周邊各村也都紛紛參觀學習,孫莊子村、土崗子村也都推廣種植寒富蘋果,已達近300畝。尖山子村的林果種植生產為廣大農戶提供了一條致富門路。

孫莊子村沿羅鏵線公路兩側,人口1280人,4個村民小組,2144畝耕地。村兩委班子在抓好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村屯環境建設,使村民生活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鄰里關係十分和諧,社會風氣非常良好。村民住房整潔、巷道整齊是該村的一大亮點。村民都把治理環境做為一項自覺的行動,垃圾定點排放,村里安排專人清2養殖戶對禽類全實行圈養,保證了環境清潔。戶戶通自來水,做到飲用水達標。村里還修建了文明一條街,路面兩側實現了全部綠化,村民住房周邊種植了花木,美化了居住環境。全村巷道實現了柏油化,達到了排水通暢,解決了行路難問題。為了便利村民們燒水、做飯、室內清潔,2008年還搞了沼氣使用試驗。有10戶村民用上了沼氣,今後還將逐步推廣。垃圾排放一直是個難題,村兩委班子經過研究,利用一處廢坑,自建了一處垃圾場,徹底解決了排放難問題。村里還組織由老黨員、老幹部組成的清潔隊,義務清理主巷道的垃圾,一方面做好了日常保潔,同時也帶動了村民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羅大台鎮羅大台鎮
羅大台村是燈塔市羅大台鎮政府所在地,也是燈塔市的南大門。羅大台村現有村民3050人,人均耕種面積0.6畝。村支部、村委會重視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積極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羅大台村人均收入4000元,人均居住面積25平方米,人行水泥巷道路面6300平方米,通過積極引導農民利用周邊建材企業多、交通樞紐、毗鄰遼陽市區的發展優勢發展運輸、餐飲等第三產業,現在全村從事運輸業達到50多戶,從事餐飲服務業近30戶,基本達到戶戶有副業,人人有事乾。十·一五期間,村兩委班子將帶領全體村民抓好新農村建設,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加強村務民主管理,大力發展全村公共事業,人均居住面積要達到35平方米,人均收入增加到1.2萬——1.5萬元,全村巷道柏油化,過境沈營公路和村里主要巷路亮化起來,飲水、廁所、垃圾達到標準化處理,綠化覆蓋面達到75%以上,農村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社會主義新農村雛形逐漸形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