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仁琳

羅仁琳

羅仁琳,性別:女。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主要作品

出版作品

羅仁琳 羅仁琳
羅仁琳 羅仁琳
羅仁琳 羅仁琳

成就榮譽

探索 探索

《母子情》,參加《2004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

《和睦之家》,參加《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獲紀念獎;

《蜀鄉故土熊貓情》,參加入選《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和平使者》,參加《200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

《天籟之韻》,參加《2005年“長江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評為優秀作品;

《合家歡》,參加《蘇州胥口太湖情中國畫提名展》評為優秀作品;

《家園》,入選《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大展》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趣》,入選當代國畫優秀作品提名展作品集;

《和諧》,入選2007年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中國著名畫家作品集;

《祥和天成》,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第5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人物評論

成長 成長

秀隱新視界 畫含藝正道

——淺議羅仁琳花鳥藝術品質

羅仁琳 羅仁琳

綜觀當下文化演進態勢,畫界追求一種全新的視覺效果,亦反映的新視界、新定位理念。從根本上講筆墨隨時代必然引領這一走向。反觀事實,實際上出類拔萃有個性突出表現者為數不多,乃是因為:設若未見端倪則出言自詡,也就缺少一定程度的說服力了。

女畫家羅仁琳採用的繪畫語言,就很好地體證著經得起嚴格考量。羅仁琳的畫法自成一格,潛心現代工筆花鳥畫領域同時能舉一反三,達致一通百通。她於翎毛、走獸眾多題材運用自如,無論是疏體、密體,濃跡,淡跡,雙勾、沒骨,嚴正,巧設,皆可以不拘畫幅大小,無不探求那承源致新,而力避隨流附舊目的重在以發人所未發者為佳,享人以未享者為妙。非從形式上拘一而定妍蚩。“矣欠乃一聲山水綠”,不謂予人振聾發聵但具迥異尋常強烈感受!

若以成就而論,羅仁琳經由長期可貴探求,斬獲良多成果。羅仁琳敬業守恆的精神,更於無形中昭示了一種認知高度。儘管繪畫純系個人行為,但藝術作品讓人解讀的還不只是“賣弄”技巧與“虛玄”的形式,作品背後可視的乃是繪者真實的靈魂表露。惟其如此,竅以為,一旦展示其收穫,必將崛起於畫壇並以新秀之姿引人注目,羅仁琳確係勝出之佼佼者。

當我們激賞羅仁琳繪畫風格漸有“深融柔逸之氣時”時,不難從其清雅俊朗氣息中觸及到“淡定”這個藝術特質。淡定者,抒發釋放的是一種令人神閒氣定的難能享受!於畫作中充盈洋溢的內在品格實則可遇而不可求。然而對羅仁琳而言,仿佛是天生麗質,完全發自心性。而淡定作為力量和境界的標識,勿庸置疑,事實證明已然具備藝術水準高下的特徵之一。筆者臆斷,相信讀者通覽羅仁琳這樣質量頗佳、數量頗豐的力作精品時,見仁見智的評判存焉,不過,共鳴之下或將於賞心悅目之餘而生蘇慰之情!吾信然。

羅仁琳成功要件之一首先如此。誠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具備這個內質,可以想見足以抗衡時弊浮躁頑疾。不獨既能沉潛於技能萃煉,更可以頤養心靈,淡定而後入定。時至今日,羅仁琳從來不惑風吹草動,恪守虛靜而不悔。“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執著而強韌!精神使然,羅仁琳在旁人眼中看似心如止水、了無纖塵,殊料表相之下隱然服膺著抱一而為天下式的的極高鵠的!定力如斯,從藝伊始,羅仁琳長期沉醉傳世經典,心追手摹元典,初臨宋、元、明清諸家,浸淫良深,且棄皮相而務菁華,知止至善方休。這在她幾可亂真之臨仿功夫可見一斑。尤其值得重視不能漏掉的真正原因,貫徹始終之發軔淵源在於羅仁琳對津門耄宿之現代名家與大家——劉奎齡大師心儀不已而影響至深!縱嘆歷史象限,惜未耳提面命,但出自領悟其神髓,亦可靈犀相通,得其大略並將所得裨益注入已之血脈,把箇中三昧發揮淋漓盡致!因而畢現了傳承與守望的宏大意願。可喜可賀。基於上述探索,羅仁琳悟得傳統精神萌生之氣為畫法乃大道。眾所周之,中國畫要求氣含勢蓄、形神兼備,具骨力、顯韻致,崇情而活趣,寄深而意長的豐富內涵。羅仁琳一以貫之地上下求索此至大至深藝術境界,注重自身藝品的培養。她不無喜悅地感受到論藝及人,大師劉奎齡已然極具此種境界,反映在大師作品上令人可以真切觸摸到的一股本真的清氣和新氣。清和新之謂,抑或只可意會而已矣。舍此意識深處的寶貴神韻,凡等而下之的研究終乏實際意義。即使在學藝初期適值,中國著名實力派畫家王申勇的悉心指導下,她同時不忘根本出發點睿智地奉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宗旨,不限起步而漸入佳境,簡言之,取人之長充實自己,達到付諸實現理想目的。鑒於有容乃大而悟道益深,迄今為止,一發而不可收。此間,雖不在意畫壇爭奇鬥豔,卻因參與意向驅遣,數屆置身大型畫展,頻頻入選並為獎項得主。成績斐然嶄露頭角,於登堂入室而備成器之發端。筆者有所感懷,每每品讀羅仁琳新作,但思其妙,聯繫到“讀畫論日往返。”句。乃為唐人潘師隨於詩中用了“讀畫”這個用語。意為境界之說。推論羅仁琳畫作中多處含有如許意蘊,不妨試讀之:

“稻香村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畢現田園其樂融融的詩情畫意;

荷塘月色般的靜謐祥和之趣,充溢著和諧溫馨的祥瑞之氣。

試舉一二,其餘更多不乏機趣之作這裡難再贅述。總之,為我們奉獻出的都是世間最美好的真情實感!羅仁琳繪畫水準無疑為“人畫合一”之顯例。乃至於可作如是觀:蘭為王者香,生長幽谷,香遠溢清。竅以為,羅仁琳於當代“自然審美”觀念不期然作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這是值得進一步研討的課題。

羅仁琳獲得相對較高的藝術價值,其獨領風騷的奧秘於品鑑方面有重要三條:

一、 食古而不守舊,追新而不盲從;

二、 平實求真,渾然天成;

三、 多樣化,其樣式與品種層出不窮。內容難以詳盡,掛一漏萬之處留待讀者自品。縱觀羅仁琳藝術軌跡,充分彰顯了“物理有常,機趣無方,出之於筆,乃臻神妙”這一傳統美學原則。古人云“抱璞空山”,此之諧也!形容世之隱者一朝脫穎而出,或將令世人刮目。蓋因心存夙願者終能一飛沖天一鳴驚人,證明自己決非“池中之物”!羅仁琳才華正如日中天,藝事方興未艾,成大器乃指日可期之事歟!(文/高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