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袍禁令

罩袍禁令

2010年9月14日,法國下議院通過罩袍禁令,禁止人們在公共場所穿戴會遮住整張臉的頭巾、面紗和罩袍。根據該禁令,在任何公共場合穿戴穆斯林罩袍皆為非法行為。此外,禁令還擬定對穿戴面紗的婦女罰款150歐元,而強迫婦女穿戴面紗或罩袍的男子將面臨一年有期徒刑或罰款1.5萬歐元。法國一些穆斯林人士對此提出抗議,他們擔心這樣會讓穆斯林陷於孤立狀態,法律出台將改變穆斯林婦女的生活,甚至傷害了她們做人的尊嚴。同時也有人指出,此禁令可能引發種族關係緊張。

法案簡介

法國參議院周二(2010年9月14日)通過法案,禁止人們在公共場所穿戴會遮住整張臉的頭巾、面紗和罩袍。如果該法案沒有被憲法委員會推翻,就會在明年初生效成為法律。

根據該禁令,在任何公共場合穿戴穆斯林罩袍皆為非法行為。此外,禁令還擬定對穿戴面紗的婦女罰款150歐元,而強迫婦女穿戴面紗或罩袍的男子將面臨一年有期徒刑或罰款1.5萬歐元。
罩袍禁令得到法國民眾的支持。美國華盛頓智庫的一項調查顯示,82%的法國民眾支持禁令,而持反對意見的僅有17%。調查結果還顯示,德國,英國,和西班牙的絕大多數民眾也支持罩袍禁令。

涉及人群

據內政部統計,目前法國約有500多萬穆斯林,但只有1900名婦女穿戴全身罩袍。之前法國總統薩科齊承諾說:“面紗和罩袍有損婦女尊嚴,民眾的呼聲是禁止這種穿戴方式,政府也將儘快擬定更完善的法律草案來禁止它。”而民意調查也顯示,絕大多數法國人支持這一禁令。
 

引發爭議

法國一些穆斯林人士對此草案提出抗議,他們擔心這樣會讓穆斯林陷於孤立狀態,法律出台將改變穆斯林婦女的生活,甚至傷害了她們做人的尊嚴。同時也有人指出,此禁令可能引發種族關係緊張。
穆斯林女子納賈特阿勒向記者展示她的法國護照,她表示如果這項草案獲得通過,她的生活方式將受到法律規定而被迫改變,她將不能夠自由地生活了。
穆斯林女子納賈特阿勒向記者展示她的法國護照,她表示如果這項草案獲得通過,她的生活方式將受到法律規定而被迫改變,她將不能夠自由地生活了。
除了法國之外,歐洲一些國家也在考慮制定類似法律,但批評者說,目前提出的法案建議,內容太過廣泛,而且最終會因為不符合憲法和含歧視成分而被推翻。
該法案罕見地同時受到美國和“基地”的譴責,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基地”二號人物扎瓦赫里(AymanAl-Zawahiri)都批評該法案是在侮辱伊斯蘭教徒。
亞洲伊斯蘭教組織警告,法國參議院批准該法案,可能激怒恐怖分子和引起反彈,並會進一步加深與伊斯蘭教世界的裂痕。
印度尼西亞最高伊斯蘭教學者理事會委員會主席阿密漢說,該法案與法國的人權理念有牴觸。
他說:“中東伊斯蘭教婦女穿戴罩面紗,是其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如果法國國會要支持人權,就應該允許婦女在公共場所穿戴頭巾。如果是為了安全理由,關鍵是穿布卡的婦女,會構成多大的威脅?”
馬來西亞反對黨伊斯蘭教黨也認為這會助長極端主義。伊斯蘭教黨副主席納沙魯丁說,該法案激怒了伊斯蘭教徒,並可能引發恐怖攻擊。他促請法國與伊斯蘭教徒多接觸,而不是疏遠他們。
印度新德里迦瑪伊斯蘭教堂的首席教士布哈里也表示“強烈譴責”法國的禁令,並形容該法案為“反伊斯蘭教”。

僅1票反對

法國參議院是以246票贊成、1票反對,通過該法案。眾議院已在7月通過該法案。法案接下來將送交憲法委員會審核,當局有一個月的時間定奪其合法性。
法案文字沒有提到伊斯蘭教,但薩科齊政府推動該法案通過,是為了保護婦女,免於被迫穿戴會遮住整張臉的服飾,如只露雙眼的“尼卡布”(niqab)罩袍和連雙眼都不露的“布卡”(burqa)罩袍。
一旦生效成為法律,當局將給予6個月的寬限期來“教育”有關的婦女,告訴她們如果繼續在公共場所穿戴罩面頭巾和罩袍,就會遭到逮捕和面對罰款。
違法的婦女可被罰款150歐元或被令上公民課。強迫女性穿戴頭巾或罩袍的男性,則可被罰款3萬歐元和遭監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