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缸窪遺址

文化堆積厚1~2米,地表散布有大量夾砂紅陶、彩陶和石器殘片。 東部風蝕台地上有銅渣、銅器殘片及碳釉結塊。 缸缸窪遺址文化堆積厚,內涵豐富,是四壩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對研究黑河流域史前文化面貌和序列具有重要意義。

缸缸窪遺址位於金塔縣大莊子鄉永豐村三組東南6.6千米處的沙漠腹地,因地處四周高、中間低的窪地,出有陶罐(俗稱“缸缸”),故名“缸缸窪”。面積約42.6萬平方米。屬四壩文化。
1987年發現。文化堆積厚1~2米,地表散布有大量夾砂紅陶、彩陶和石器殘片。採集有彩陶罐、石刀、石斧等。中部沙樑上殘存陶窯4座,灰層中包含有木炭。遺址西部為墓葬,多為豎穴土坑墓。東部風蝕台地上有銅渣、銅器殘片及碳釉結塊。
缸缸窪遺址文化堆積厚,內涵豐富,是四壩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對研究黑河流域史前文化面貌和序列具有重要意義。缸缸窪遺址發現的銅渣等為研究我國早期銅器的起源和銅器製作及冶煉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