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索的歌

《纖索的歌》是現代詩人管用和的作品,這首詩寫纖索而沒有止於纖索,而是透過事物的表層,作深入的開掘,做到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即既處處是寫纖索,又能站在時代的高處,從歷史生活深處,把纖索的特性與祖國的形象結合起來,賦予尋常的纖索以不尋常的內涵,使這首短詩鮮明地體現了詩情與哲理相結合的特色,從而取得了以小見大、以實喻虛的藝術效果。

詩詞原文

纖索的歌
多少詩人將我吟喔,唱誦,
一聲聲,傾注了真摯深厚之情。
有激勵,有欣喜,也有歌頌,
有輕薄,有惆悵,也有苦痛。
唱我拉過幾千年的歲月,拽雨牽風,
卻拉不走落後呵,拖不走貧窮;
吟我是剛毅,頑強,堅韌的象徵,
卻有損於當今時代的光榮……
是呵,有誰比我更熟知:束縛的沉重,
有誰比我更清楚:步履倥傯;
有誰比我更明白:已逝歲月之崢嶸
有誰比我更嚮往:未來美好之前程。
啊!我有喜,我有樂,我有愛憎,
我有愁,我有怨,我有苦衷。
然而,我更多的是奮發,振作,勇猛,
然而,我更多的是倔強,堅毅,持重。
當身邊駛過飛速甫前進的輪船、艦艇,
我不會因羞愧而自卑,消沉,放鬆。
啊!我怎能躺下去,一味尋求美夢,
前面的逆風逆水呀,還等待我去抗爭。
走!面對現實,走完眼前的路程,
鼓勁!繃緊所有的肌肉與神經!

鑑賞

拉縴者邁著沉重的步伐,踩著沙,蹬著泥,一步一步奔赴預定的碼頭。面對此情此景,有人在一邊聆聽著溢汗滴血的號子聲,一邊欣喜地讚頌道:“拉縴者傾斜的姿態具有雕塑的美!”有人卻在船邊不住地搖頭嘆息:“這太原始、太落後,有損當今時代的光榮!”
對這不同的議論,詩人陷入了沉思。他以纖索的自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旁觀者那陶醉式的語言並不能使號子更加雄渾;而輕薄者的嘲諷,更不會縮短拉縴者腳下行程的距離;不應該像外來者那樣看現實中客觀存在著的落後現象,而應以主人翁的姿態,想想自己應盡的職責。
詩人對纖索曾一再傾訴過自己真摯深厚的感情。他曾寫過一首題為《拉縴者》的散文詩,讚揚拉縴者“咬緊牙,走自己的路”的跋涉精神。在這首《纖索的歌》中,他又認為纖索是“剛毅,頑強,堅韌的象徵”,不能全盤否定,這些詩都是針對於20世紀70年代末在一部分人中滋長的因祖國的貧困落後而產生的羞愧、自卑和頹喪的情緒而寫的。詩人無疑不贊成喪失民族自信心,而主張以發憤圖強的精神改變我們祖國的落後面貌。
詩人對生活的這種獨特理解和發現,並不是通過於巴巴的說教表現出來,而是通過擬人化的手法,體現出自己從生活中獲得的新鮮思想和深刻哲理。在借物言志,托物寄情方面,此詩真正做到了陸機所說的襲故彌新,沿濁更新。本來,纖索是大河兩岸常見的事物,沒有什麼奇特之處,但詩人卻從中勃發出新奇的聯想。作者巧作比喻,把纖索看作堅韌的民族性格的象徵,已不同一般;詩人再進一步看到它“束縛的沉重”與“步履倥傯”的另一面,這就把自己與旁觀者的陶醉區別開來,頗有獨到之處。纖索既然是堅強的象徵,它就不會在飛速前進的輪船面前自卑消沉;纖索既然有“束縛的沉重”的一面,它就必然如逆水行舟。正是選取了獨特的纖索形象,作者才寄託了自己對時代、對現實的獨特理解,激勵人們既要繼承我們民族的光榮傳統,又要以振作和奮發的精神超越傳統。這種寄託,發人之未發,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簡介

管用和(1937~),筆名蔡純、黎枝。湖北孝感人。1954年畢業於孝感縣師範。歷任國小、中學教師,文化館美術、文藝創作輔導員,文藝宣傳隊創作員,武漢市文聯專業作家,市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湖北省作協副主席。兼任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理事等職。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詩集《歡樂的農村》、《公社大地》、《自然情思》、《彩色的童年》、《管用和詩選集》,散文詩集《潮沫》、《露珠集》、《戀情初萌》,長詩《火蓮》,散文集《螢火》、《管用和文選集》,兒歌集《幼稚園歌謠一百首》、《增智兒歌》等25集。詩、散文、歌詞作品獲省級以上文學獎18次。1990年獲湖北省首屆文藝明星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