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佛光普照的稻米之國

緬甸—佛光普照的稻米之國

香港人工作忙碌,也會經常往外地旅遊。但似乎旅遊的目的首重消閒減壓,對多了解外國的歷史、地理、以至風土人情等卻不願多費神。相比之下,西方人旅遊,相當高比例的遊客會買一本書,認識一下旅遊地各方面的情況。「認識東亞及東南亞系列」叢書便是填補這片空白,鼓勵市民,特別是大專學生,多了解本港周邊的亞洲國家。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一般香港市民對國際金融行情、各地的匯率走勢、股票市場波動相當熟悉,大概可稱世界之冠。但另一方面,香港人對外國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認識卻相當皮毛。
套刊書計畫包括日本和其他東協成員國。希望以淺白的文字,每一本書針對一個國家作概括的介紹,讓大專學生、工商界人士、遊客、以及有興趣的讀者,對該國有一初步的認識。

作者簡介

王介南,江蘇宜興人,南京國際關係學院緬甸語教授,碩士生導師。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專修緬甸語。1970年赴南京任教至今。長期從事緬甸歷史文化、東南亞歷史現狀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專著有:《中國與東南亞文化交流志》(百卷《中華文化通志》之一)、《中外文化交流史》、《緬甸貢榜王朝》、《緬甸愛國詩人德欽哥都邁》等。譯著有:《伊江揚子友誼頌》、《四個時期中緬關係》(合譯)。發表論文七十餘篇。現為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會員、江蘇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目錄

總序
前言
東南亞地圖
緬甸地圖
緬甸大事年表
第一章中南半島最大的國家
形似楓葉的綠色國家
三山拱衛的馬蹄形地形
南流的江河
風光秀麗的湖泊
分明的三季
豐富的白然資源
迅速增長的人口和眾多的民族
第二章悠久的歷史
歷史早期的城邦國家
第一次統一緬甸的蒲甘王朝(1044-1287)
第二次統一緬甸的柬吁王朝(1531-1752)
第三次統一緬甸的貢榜王朝(1752-1885)
三次英緬戰乎(1824、1852、1885)
殖民統治時期(1885-1947)
第三章獨立後的政治發展
自由同盟執政時期(1948-1962)
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執政時期(1962-1988)
軍政府執政時期(1988-今)
政黨團體
政治領袖
第四章經濟改革與外交政策
軍人政府經濟改革的動因
經濟改革的措施
當前經濟面臨的困難
外交政策
第五章國家體制及行政區劃
國家體制
國家標誌
行政區劃
首都
第六章佛光普照的國度
萬塔交輝僧尼多
佛教的傳人和弘揚
佛教與當代政治
佛教與文化
第七章 奇異的文化習俗
第八章 困擾緬甸的毒品問題
第九章 發展中的旅遊業
緬甸概覽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