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絲乾隆題贊釋迦牟尼像軸

緙絲乾隆題贊釋迦牟尼像軸

釋迦牟尼像以五彩絲線和金線緙織而成。此釋迦牟尼像為禪定像,九華芝蓋下曼陀紛落,祥雲環繞,在背光的襯托下佛陀面目慈善,結跏趺坐於七寶蓮花須彌座上,右掌壓左掌,仰置於足上當臍前。

基本信息

簡介

釋迦牟尼像以五彩絲線和金線緙織而成。此釋迦牟尼像為禪定像,九華芝蓋下曼陀紛落,祥雲環繞,在背光的襯托下佛陀面目慈善,結跏趺坐於七寶蓮花須彌座上,右掌壓左掌,仰置於足上當臍前。上方詩堂在藍地上用金線緙織乾隆御贊行書四言詩一首:

天上天下,獨立稱尊。

水月道場,現此金身。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日是莊嚴,見為顛倒。

維摩天花,尚雲弗若。

何佛光中,曼陀紛落。

九華芝蓋,七寶蓮台。

三車法演,五葉宗開。

即有即空,非空非有。

眾生度盡,宴坐義手。

壬午春正月御贊

此應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春正月書。並緙織朱白文“歡喜園”、“乾隆宸翰”印各一方。

此幅緙絲釋迦牟尼像摹自石窟寺壁畫的漢傳佛教畫,以工筆重彩法織成,緙織自然,用平緙、長短戧、構緙、搭緙等緙法準確地表現了佛像的神韻。局部以筆著色並描金使物象更加生動。此像色彩極豐富,多用暈色法表現色階層次,使物象色澤和潤。釋迦牟尼像以大紅、金線緙織而成,光彩奪目。

像上鈐有朱文印章“乾隆鑑賞”、“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乾清宮鑑藏寶”、“太上皇帝之寶”、“宣統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秘殿珠林”、“秘殿新編”、“珠林重定”11方。《秘殿珠林續編》二函八冊著錄。

技藝特點

清代緙絲書畫的技藝特點

清代緙絲書畫的技藝保留了中國歷代緙絲傳統的技法如齊緙、構緙、刻鱗、木梳戧、鳳尾戧、長短戧、子母經和搭棱等。如故宮藏康熙緙絲《錦雞牡丹圖》軸,運用了齊緙、構緙、刻鱗、木梳戧、鳳尾戧、長短戧、子母經和搭棱等多種技法技法緙織。故宮藏乾隆緙絲《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圖》軸(圖九),運用齊緙、構緙、緙金、長短搶等技法緙織,輔以敷金和敷彩繪畫技巧,表現阿彌陀佛西方淨土的恢宏華美之景。畫幅人物眾多,以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為中心,左右脅侍大勢至和觀音,另有主師、本尊、女尊、護法神、菩薩、空心母等齊聚,喇嘛、吉祥天母、六臂大黑天和閻魔等散布其間。構圖繁複熱烈,而配色和諧,主次分明,祥略得宜,並無雍塞之感,顯示出緙絲技藝的純熟精湛。

在傳統技法基礎之上,清代創造了雙面緙(又稱透緙)技法,即緙絲的正反兩面花紋均完全一致,清楚平整,精細規矩,不露線頭和線結,這一緙絲技法提高了作品的裝飾效果和實用價值。

色線運用上,清代緙絲書畫多採用兩種不同色相或不同明度的色絲合捻而成的合色線,用以增強物象的色彩肌理及明暗變化的表現力。例如用純綠色的合股絲緙織花葉的陽面,用深綠與黃綠的合色線緙織陰面,使葉子看起來一半深一半淺,呈現出明暗變化,頗具立體感。又如鳥禽羽毛用白色和灰色合捻的線緙織,表現出絨毛的細膩柔和感,增強了物象栩栩如生的真實效果。

清代緙絲書畫的配色上較為流行同一種色彩由深到淺漸進推移的“三藍緙法”、“水墨緙法”和“三色金緙法”等技法。“三藍緙法”是在淺色地上,用深藍、品藍、月白三種色相相同、色調不同的絲線作退暈處理,用戧緙技法緙織成各種花紋圖案,這種技法的運用,使畫面較為鮮耀明麗,較明代緙絲的素雅沉穩,別具風格和時代特色。如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緙絲《山水》(圖十)是使用這種技法的典型作品。“水墨緙法”是在淺色地上用黑色、深灰、淺灰三暈色戧緙法織制花紋,以白或金勾邊,具有素雅莊重的藝術效果。“三色金緙法”是在深色地上用赤圓金、淡圓金和銀色三種捻金銀線緙織,使緙絲作品有花紋閃亮的效果。如金龍,用赤圓金線和銀線緙織龍鱗,用淡圓金線絞邊,或緙織爪尖和尾梢等部位,使龍紋光亮耀目,異常突出。如故宮藏乾隆緙金加繡《山莊人物圖》掛屏(圖十一)使用了緙金技法,畫幅金光異彩,富麗堂皇。此外,“三藍緙法”和“水墨緙法”也有的加金線勾邊。

清代中期,緙絲書畫中見有用絲線緙織地紋,用毛線緙織花紋的作品,稱為“緙毛”,以這種技法緙織的花紋具有毛絨凸起的立體感強的裝飾效果。如故宮藏乾隆緙毛《雞雛待飼圖》掛屏,採用絲毛合捻的線,施以長短戧、平緙、搭梭等技法,使雞雛羽毛的層次和質感表現得尤為逼真,摹緙御筆文字則用絲線,雖然僅用平緙、搭緙技法,但緙工細緻傳神,使書與畫相得益彰。故宮藏緙毛《三星圖》掛屏以齊緙為主,兼施構緙、長短戧、木梳戧等,尤其是于山石、枝葉、草木和鶴鹿等處施以緙毛,表現出物象的滯澀感和高凸感,使畫面的枝樹花葉更為厚實挺括,山石更具立體感,裝飾效果別具一格。

緙絲書畫自南宋以來,常有在某些圖像精微處毛筆補彩的做法,但加繪的部分在整個作品中所占分量很少。到乾隆時,較多地出現了“緙繡混合法”的作品,即同一件作品是綜合運用了緙絲、刺繡和彩繪三種不同的技法製作而成,這種緙、繡、繪合璧,是乾隆時緙絲作品非常流行的一種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織物的裝飾效果,豐富和提高了緙絲藝術的表現力。如故宮藏乾隆緙絲加繡《觀音像》軸(圖十二)表現身著飾有珠寶瓔珞的天衣彩裙的觀音,立於於五彩祥雲中的蓮台之上,畫幅運用齊緙、緙金、構緙等技法緙織人物及其衣飾,觀音的披帛用緝線釘繡,表現出輕紗的質感和透明感;同時在緙、繡難以表現的細部,施以敷彩、敷金等繪畫手法。多種藝術手法的綜合運用,使觀音藝術形象的塑造更為豐滿完美,堪稱乾隆時期緙絲加繡藝術的優秀代表作。又如故宮博物院藏乾隆四十六年(1871年)的緙絲加繡《九陽消寒圖》軸(圖十三),畫面的背景和配襯的花紋如天空、地面、山石、流雲、水池等,是以平緙、結緙、搭梭、構、摜等技法緙織,人物及主體紋樣如童子的面部、衣服及羊只、花草等用套針、戧針、打籽、網針、釘線、擻和針、輯線繡等多種刺繡針法繡制,而梅樹、茶樹和樺樹的樹幹等局部則是在緙絲和刺繡的地上,再用畫筆敷彩加染而成的。圖像的每一部位,都能根據物象形態,靈活地變換使用緙、繡或畫的不同技法,增強了作品的裝飾效果。此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緙絲加繡《三星圖》軸,畫面的大部分花紋以五彩絲線,運用長短戧、搭緙等緙織技法織出,在一些細小部位則加刺繡技法,如人物衣服上的花紋以釘金線繡,梅花鹿的身軀用散套針繡,仙鶴用雞毛針繡等,分別表現不同物象的不同質感,充分顯示了設計者嫻熟的緙繡技巧和獨具匠心的藝術構思。

乾隆時期由於緙絲技法的成熟以及國力的強盛,緙織技術發展到極為精密牢固而整齊,在內容方面也演變到極為繁縟,設色鮮明艷麗,較多地出現一批巨幅緙絲作品,這是中國古代歷朝所不曾有過的。如故宮博物院藏乾隆緙絲《青牛老子圖》軸縱329厘米、橫137厘米,《乾隆題贊釋迦牟尼像》軸縱206厘米、橫86厘米,《三多有慶圖》卷縱34厘米、橫417 厘米,《仇英後赤壁賦圖》卷縱30厘米、橫498厘米,《乾隆御筆十全老人之寶說》卷縱30厘米、橫281厘米,《乾隆御筆喇嘛說》卷縱35厘米、橫444厘米,《戒得堂前後記》卷縱32厘米、橫300厘米,緙絲加繡《九陽消寒圖》軸縱212厘米、橫112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緙絲加繡《三星圖》軸,縱412厘米、橫135厘米,等等,都是清代巨幅緙絲作品的傑出代表。其中緙絲《仇英後赤壁賦圖》卷(圖十四)是以明代畫家仇英之畫為藍本緙織而成,表現北宋文學家蘇軾於宋元豐五年與朋友重遊赤壁,感而作賦的場景。畫面共分八段,用20多種顏色的絲線,採用平緙、構緙、搭梭、摜、長短戧等多種技法緙織,每段既是一幅相對獨立的完整畫面,又互相銜接,表現了承接啟合的構圖技巧,用色淡雅,緙工精細。鈐有 “乾隆御覽之寶”、“乾隆御筆”、“乾隆鑑賞”、“宜子孫”、“三希堂精鑒璽”、“乾清宮鑑藏寶”、“無逸齋精鑒璽”、“宣統御覽之寶”、“宣統鑑賞”、“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等印,是故宮現存緙絲畫中最長的手卷。而在2004年轟動一時的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以3575萬成交的乾隆朝緙絲《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卷,更是長達1714.5厘米,創下了迄今為止所見中國古代緙絲作品長度之最的紀錄,堪稱稀世珍品。這些都反映了乾隆時期緙絲技藝的繁盛和令人嘆為觀止的高超水平。

乾隆朝以後,隨著清朝國勢的日薄西山,緙絲書畫往往僅緙織圖案輪廓,細微部份及明暗暈染則用筆描繪,故而感覺有如繪畫,失去緙絲之特色,即便宮廷用度之物也罕有精品,緙絲書畫藝術步入了江河日下的衰敗之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