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救援[詞語]

緊急救援[詞語]
緊急救援[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緊急救援,指在對待突發事件,儘可能的迅速採取應對措施,將受害者的傷害降到最低。

基本信息

簡介

緊急救援緊急救援
現代意義上的救援起源於歐洲的山地救援,而真正使用現代化的搜尋與救援裝備並接受專門的訓練進行救援活動,則從1945年開始。救援力量的組成經歷了從軍隊、消防等部門,到現在的以職業救援隊伍為主,志願者為輔的演變過程。救援任務也從單純的山地救援,逐漸細分為水上救援高空救援、狹窄場地的救援、溝渠救援、有害物體泄漏救援、叢林失火救援、山地救援、冰雪救援和建築物倒塌救援(或稱重型救援)等。救援任務也從人員失蹤的搜尋與救援,演變為參與處理各種災害事件,有的國家也將恐怖主義事件作為救援力量的主要任務。到現在為止,很多國家已經形成了國家、地方和民間等完整的救援體系。

解釋

緊急救援緊急救援
當人們說“緊急救援”時,實際上存在多種理解,但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是“緊急的或急需的幫助”,另一種是“搜尋與營救”,簡稱為“搜救”。前者英文是“emergencyassistance”,而後者是“searchandrescue”。我國對searchandrescue的理解是在災害發生後為拯救生命而進行的“搜尋與營救”行動,而對於“emergencyassistance”只是一般地譯為“緊急救援",事實上,海外華人圈翻譯的“急難救助”比較準確地表達了它的含義。還有一種對災害救援的理解是“disasterrelief,可能是由於這個名稱有“減輕”和“救濟”的含義,因此主要是在執行國際援助任務時採用。
另外,我國有時也將災難事故的急救醫療作為“緊急救援”來看待。但嚴格來說,國外對於災難事故的急救醫療有比較規範的理解,即:急救醫療(EmergencyMedicalService,EMS)。事實上,無論對救援採用哪種理解,都需要EMS的支援。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急難救助和搜尋與營救都是救援體系的組成部分。我們理解,“emergencyassistance”通常具有提供“緊急的或急需的幫助”的含義,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的事件,規模可大可小,涉及的人數也可多可少。

聯合國國際搜救組織

1.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通過設在日內瓦的災難回響分處建立了一套應急回響系統,以協調國際組織面對自然災害緊急事故發生時的應急救援行動。當災難來臨時,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可以促進國際間正在進行搜救救援隊伍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過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國際搜救諮詢小組與搜救隊保持密切的聯繫,並掌握符合國際應急運作標準的搜救隊名冊。如果需要,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將指派一支聯合國災難評估協調團隊,在災難發生的初期去協助緊急狀況評估與災區現場的協調,這支隊伍包含具有專業資格受過特殊訓練的國際應急回響專家與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人員。
2.國際搜救諮詢小組
國際搜救諮詢小組(InternationalSearchandRescueAdvisoryGroup,INSARAG)是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下屬的組織,國際搜救諮詢小組成立於1991年,是由聯合國及許多參與國際搜救的國家共同努力組建的一個組織,任務是發展高效的國際協作關係,並在自然災害及人為災難發生時進行及時救援並給予人道主義的救助。國際搜救諮詢小組的活動,包括改進應急回響措施、交換提升國際間應急救援隊伍的協調作業程式與訓練等信息。執行小組主要包括主席、秘書、區域小組主席、區域小組副主席、工作小組主席、國際紅十字會代表、參與國際救援回響行動的搜救隊長。三個區域小組包括非洲與歐洲、美洲(北、中、南美)、亞太地區。工作小組可為區域性或國際性,且為常設或臨時組成,並由執行委員會指派任務。
3.國際搜救組織運作機制
國際搜救組織建立了完善的運作機制,並制定了國際搜救諮詢小組決策程式,國際搜救諮詢小組修正方案程式,國際搜救諮詢小組作業準則等,並在其中明確說明了援助國家、聯合國的責任,及搜救隊的組織運作程式、當地作業協調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在聯合國國際搜救組織及其運作機制的基礎上,聯合國制定了城市搜救隊能力評估程式。各個國家或地區都建立了具有適應於本國災害特點的搜救組織及機制,如美國的都市搜救應變機制與系統、日本的搜救組織及作業準則、新加坡的搜救組織及作業準則以及台灣地區的搜救組織和機制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