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新時代

網際網路新時代

這樣我們可以認為:按照網路為大家提供的服務內容不同、範圍大小、深淺度、網民的感受等來劃分 web 的等級。

關於 web3.0 的標準

一、只有為大眾提供服務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靠深化服務才能不斷提高效益

1、 web 的等級標準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知道網路是乾什麼的?

網路是為廣大人民服務的。

這樣我們可以認為:按照網路為大家提供的服務內容不同、範圍大小、深淺度、網民的感受等來劃分 web 的等級。

2、 老百姓(包含網民)需要什麼?

精神需求 + 物質需求

3、 web1.0 的功能

滿足網民少部分精神需求 ---- 新聞閱讀、資料下載等。

缺點:僅能閱讀,不能參與。沒有歸屬感。

4、 web2.0 的功能(增加了 BBS\ 部落格等互動功能)

滿足網民更多精神需求,雙向互動 ---- 閱讀新聞、製造新聞等。

有了歸屬感 ----- 網路上面有個屬於自己的家(個人空間)和存在虛擬關係的成員(網友、讀者)

缺點:由於網民基本都是虛擬身份(未經官方認證),所以成員之間只能停留在精神層面的交流(不影響物質財產得失)。

5、 web3.0 功能 --- 風險更小的精神生活 + 更廣泛的 EC

可以進行便於法律監督的精神交流(例:真實資料的網戀,直至合法婚姻等)

可以介入產業活動,逐步幫助個人、集體、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

重點:網民不但要求有歸屬感,而且要做主人。

主人當然要有真實的身份,還要有配套的遊戲規則 ---- 通過網路就可以認證真實身份。

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才有可能秩序地從事產業活動。

二、符合中國國情的 web3.0 基礎條件分析。

1 、國家相關機構對個人合法身份的確認。

第三代身份證為這一條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公安機關聯網的計算機,可以接收網站發來的個人身份確認信息,網民可以便捷地到轄區派出所刷卡確認身份。(細節另述)

這個條件僅僅是誠信的基礎。

2 、在非網路時代,中國人更多的信任主要通過關係網中的熟人介紹,在交往中,依賴面對面的交流,憑個人的感覺,逐步取得信任,進一步開始產業活動。

中國的一句俗話:人是一面相。聽到的遠不如自己親眼看到的。

3 、網路時代怎樣滿足中國人的這個習慣呢?

A 、網路的語音視頻功能 ---- 看到聽到

B 、成員相對固定的視頻會議系統 + 文字交流區 ----QQ 群、圈子、 E 話通、頁面網電等 ---- 建立口碑傳播渠道

C 、完善同學、戰友、親戚、同事的網路組織。由於成員結構複雜且分布廣泛,所以通過這個組織比較容易找到共同熟人或者值得信賴的中間人(大多是有身份的人) ---- 網上網下人脈結合

D 、任何人可以主動或者被動的考察、接受考察。(重要細節另述) ---- 提高效率,是網路的意義所在。

4 、借鑑國外個人誠信管理制度,在部分網民中推廣會員誠信等級確認制度。目前,國內部分網站已經作了起來。

5 、有了這樣的基礎,產業活動才具有普遍意義 --- 一億以上的實實在在的老百姓,通過網路進行商業、工業、服務業等的部分環節工作。

三、無論 Web3.0 最終內容是什麼,但一定是在形式上,通過網路深化對大眾的服務,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地滿足更多的人對精神的追求以及創造更多的財富。

四、說給勤奮中的站長和看好中國的 VC 們。

中國在網際網路方面和已開發國家的距離相對較小,而且越來越小,但方向一定要符合中國國情,才能少出現泡沫,不出現泡沫。

我們欣喜地看到幾家網站,抓住了趨勢,得到了 VC 的支持,風頭正勁。

同時,筆者還高興的在中國的鄭州、徐州接觸了幾個網路團隊,他們不為一時的網路泡沫所動,潛心研究,俯首基礎建設,座上有鴻儒(世界頂級技術專家、 VC 代表),往來盡白丁(不善動筆當不了寫手的草根)。

必要的時候,我會為他們獻上一筆。(另文《網路創新與鄭州徐州人》《寫手與網路泡沫 ---- 網路紅人的閱歷分析》)

勤奮終有所獲,方向正確,風險更小!

曹秉偉[email protecte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