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速配

 新時代的愛情複雜多變。然而當人們還在因為“速食愛情”的突然崛起而措手不及時,“網路速配族”已經悄然行動。是網路婚介的推崇?還是愛情觀念的轉變?“網路速配”,是指利用網際網路平台進行網路交友和結婚的方式。下面我們看看大家對網路速配分別持哪種態度?

生活實錄

網路速配網路速配
“我們的相遇,真是不可思議!”38歲的夏翼說起未婚妻,難掩興奮之情。
三年前,夏翼與前妻離婚,自己做些小生意,有房有車。“那時,我生活中啥都不缺,就是身邊少一個能體貼我、關心我的愛人。”夏翼告訴記者。作為新張家港人,最終促使夏翼通過網路尋找愛情的,還是他內心的寂寞和空虛,“一個人身處異鄉,很需要溫暖。”起初,夏翼只是瀏覽上海蘇州等大城市的徵婚網站。“後來,通過朋友介紹知道了‘芳草俱樂部’的網站,能夠在網上直接挑選,我覺得方便多了。”為了不讓年邁的父母擔心,也為了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2008年4月,夏翼在“芳草俱樂部”網站註冊成了會員。
露露,35歲,大專畢業後在我市某公司供職,同樣作為新張家港人,獨自在異鄉打拚事業的她感到無比孤獨。2009年9月,露露在“芳草俱樂部”網站註冊。
2009年12月,夏翼習慣性地打開了“芳草俱樂部”首頁,頁面上的一位名叫露露的小姐頓時讓他眼前一亮,“我仔細看了她的檔案,對她可以說是一見鍾情。”露露的年齡、身高、職業等條件,完全符合夏翼的要求。他再也無法抑制心中的情感,通過俱樂部與露露取得聯繫後,夏翼很快通過QQ視頻聊天等方式對露露展開猛烈追求。
“當時,我也沒想到有人會對我一見鍾情,幾次接觸後,感覺我們倆還挺合得來,現在我們過得很幸福。”露露開心地告訴記者。
夏翼告訴記者,對於未婚男女來說,網路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現代人的婚戀觀念不再那么傳統了,只要在足夠了解的基礎上,再確立關係,網路速配也是一個很好的婚戀方式。”

婚介說

網路速配網路速配
李紅玲,白領徵婚網站“芳草俱樂部”的負責人。2004年創辦網站。“那會兒是我開辦‘芳草單身俱樂部’的第二年,身邊全是‘剩男剩女’。我就納悶了,為什麼他們條件挺好的,可就是無人‘認領’呢?”
“很多俱樂部里的會員跟我抱怨:‘自己主動尋覓吧,朋友圈太小,選擇太少。找傳統的婚介吧,沒有主動權,只能眼巴巴地在家等訊息,還特別怕遇到婚托。”李紅玲說,她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就是乾脆建個網站,通過網路這個平台,大家相互交流的範圍更廣了,她堅信一定有市場。
逐年遞增的會員數量證明了李紅玲的判斷。據了解,2004年註冊該網站會員約300人,而2009年已經累計近4000人,每年,會員人數以飛快的速度增長。目前,會員男女比例為,女士占60%,男士占40%。
“我們會根據客戶的要求,‘量身定製’他們的愛情;我們對每一位會員嚴格審核,身份證、學歷證書和工作證明等證件都必不可少。”李紅玲告訴記者,在他們的客戶中,有80%的會員都已經通過他們的網路平台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我們的註冊會員大都是白領,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較為穩定的收入,有嚴肅的婚戀要求。這些條件就決定了他們不會抱著隨便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婚戀擇偶行為。

大家有話說

曉寒,28歲,某網站推廣員

“速配”是指戀愛時間短

網路速配網路速配
現在最簡單的“速配”方式,就是到論壇或婚介網站上發個帖子或者訊息,國內一些大型徵婚網站上,還能“量身定製”愛情,包括進行“幸福匹配度測試”、“愛情考卷”、“愛情心理小課堂”等等。只要點擊滑鼠,就能輕鬆搜尋出來許多符合自己要求的對象。如果你有意向,就可以和這些對象“速配”交往。如果一定要把這種方式稱為“速配”,那只能歸結於時間的長短,而不是指隨意地就和網友確立關係。有些男女對彼此感覺非常好,戀愛的時間就比較短,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建立感情基礎,所以“網路速配”挺靠譜。
軼軍,26歲,白領

“網路速配”能降低戀愛成本

網路速配網路速配
現在的生活節奏那么快,白領的工作壓力很大,再加上父母不停地催婚,我們選擇通過網路尋找愛情並不奇怪。就像現在,父母每周安排我相親一次,一開始出於孝心,我還比較配合。可是後來他們安排的頻率越來越高,但對方的條件往往參差不齊,匆匆地見一面也缺乏了解,所以我對這種任務式的相親越來越反感。現在網路普及度這么高,我覺得還不如自己在網路上尋覓,這種辦法只是依託於網路的一種交友方式,既省時又省力,大家都希望減少戀愛成本,來一次“網路速配”又何妨?
雅美,35歲,再婚女士
 

 婚姻應三思而行

“網路速配”這種戀愛方式“速戰速決”,但是這樣倉促的婚姻難免經不起風雨,建議未婚男女應當三思而後行。網路只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平台,選擇時理性不能丟,即使雙方有好感,也最好能在半年至一年之間再確立關係。畢竟短暫的甜蜜很難與終身的幸福畫上等號,在感情的世界裡,如果思想太過單純,往往容易吃虧。少了紮實的感情基礎,最終情變人去,誰能為“速食”買單?

做夢

網路速配網路速配

21世紀的愛情就像速食麵,輕輕地用水一泡便舒展開來。當人們正在消費速食愛情時,網路速配族又悄然行動。是網路婚戀中介的慫恿?還是愛情觀念的轉變?近日, 《生活周刊》在開心網發起愛情速配成功率調查,其中有66%的網友認為網路速配有一定的成功率、28%的網友認為完全不靠譜。
“想起我和她的相遇,就像做夢一樣。”王偉難抑興奮之情。
王偉,28歲,本科畢業後就在國企就職,有車有房。“當時我什麼都不缺,就缺一個能共度一生的妻子。”王偉告訴記者。可是真正讓王偉選擇用網路尋找自己的愛情,還是緣於父母的“殷勤”介紹,“當時他們讓我一周相親兩次。”起初出於對父母的孝心,王偉還是非常配合。“後來他們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心裡就開始煩。”為了不讓父母傷心,也為了尋求自己的幸福,2009年5月8日,王偉在世紀佳緣註冊了會員。
李璐,25歲,本科畢業後在上海某家銀行供職,同樣也是因父母相親所逼,2009年3月26日,李璐在世紀佳緣註冊了會員。
2009年5月26日,王偉習慣性地打開了“我的佳緣”首頁,頁面上的一位名叫李璐的小姐頓時讓他眼睛一亮,“我盯著她的檔案整整1分鐘,可以算得上一見鍾情。”因為按照王偉設定的年齡、身高、籍貫、職業,李璐全部符合。他再也按捺不住了,通過網路平台給她寫了第一份長達800字的“情書”。
“當時,我也沒想到有個男孩會給我寫信,幾次交談下來感覺還不錯,我們半年不到就結婚了。”李璐興奮地告訴記者。
根據世紀佳緣網站提供的“2009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粉皮書”,93%已結婚的會員在戀愛不超過兩年之後成功結婚;42%的已結婚會員在戀愛1至6個月之後成功結婚。96%的網路速配成功會員對他們的婚姻現狀感到滿意,其中59%的會員非常滿意。
著名婚戀諮詢專家冷麗告訴生活周刊記者,網路婚戀給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平台,但更需要理性對待,若雙方互相產生好感,半年至一年之間可以確立關係。

婚戀觀念的改革

網路速配網路速配

徐天立,鑽石王老五徵婚網站的幕後推手、上海廣施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2005年創辦網站。“那會兒我剛30齣頭,事業小成,身邊全是一堆剩男。“我們就納悶了,為什麼自己條件挺好的,就是無人‘認領’呢?”
自己找吧,接觸面窄,而且又不好意思。婚介尋覓吧,覺得質量參差不齊,也缺乏了解。“我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就是乾脆自己建個網站,專門解決我們這類高級剩男的婚戀問題,我相信肯定有市場。”
年年遞增的會員數量證明了徐天立的判斷,據記者了解到的數據,2006年註冊該網站會員約10萬人、2007年約100多萬,2008年300萬人,2009年為550萬人,其男女比例為,女士占總會員比例的60%,男士占其比例的40%。
冷麗表示,伴隨著這幾年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方式方方面面的滲入,年輕人的婚戀觀發生了新一輪的改變,不少觀念與傳統截然相反或差異很大,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這么多人選擇在網上尋找自己的幸福也並非一件奇怪的事情。
《生活周刊》與開心網的一個速配態度調查也證實了這一觀點。69%的人認為只是一種交友的方式,無需大驚小怪;10%的人認為這種“速食愛情”保質期不會太長;13%的人說,“誰知道網路那頭是不是一條狗,小心被忽悠。”但有8%的人認為這種方式能滿足網路時代的需要,會很流行。
“我們會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為他們度身定製他們的愛情。”徐天立告訴記者。在好幾個徵婚網站上,記者發現所謂的愛情定製包括心理測試、愛情深入溝通、愛情測評等等。“我們的測試團隊都是專業、一流的。”徐天立補充說道。
冷麗表示,按照一般的規律,男女之間都是先互相吸引,對眼之後,才能對一些價值觀、愛情觀進行判斷,這時專業的心理測試會幫助到他們。

網路速配背後隱患大

網路速配網路速配

據世紀佳緣華東地區公關經理胡小姐介紹,現在速配的形式非常多,最簡單的就是到論壇上發布信息,專業些的網站則需要填入你個人信息、做一個心理測試,瞬間電腦就會發來好幾個最“配”你的對象供選擇。只要你願意,可以立刻和這些“速配”對象聯繫交往。
至於速配這個定義,徐天立和胡小姐都表示,如果一定要說某些徵婚網站現在成了速配網站,那也只能指速配的時間,有些會員戀愛的時間比較短,只有3個月。
“2008年,一位廣州暱稱為財富英雄的客戶,他是年費100萬的鑽石會員,當時我們就按照他的要求,在廣州、北京、上海等地層層海選、篩選,最後給他挑選了6位女孩,出乎意料的是,他選擇了我們認為最不可能的一位,他們之間,可以算得上一見鍾情。後來3個月的時間他們就結婚了,現在生活得很幸福。”徐天立舉例說。
據徐天立介紹,在他的客戶當中,有80%的會員都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鑽石王老五會員註冊條件包括:個人或家庭財產至少200萬元;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有嚴肅的婚戀需求;個人素質優秀。“這些條件就牽制著會員一定要嚴肅地對待自己的婚戀擇偶行為。”
根據《生活周刊》與開心網的一個速配動機調查顯示,27%的人是因為“交往圈子越來越窄,只能靠網路”;44%的人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能寄希望於網路”;13%的人表示“這種辦法省時省力,大家都希望減少戀愛成本”。16%的人認為,網路時代,愛情也成為“速食品”。
在這個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人還是認為速配只是依託於網路一種交友方式。針對這一觀點,冷麗表示,“速配族”這種速食戀愛形式上速戰速決,倉促的婚姻難免缺少理性,建議還是要三思而後行。短暫的甜蜜換不來終身的幸福。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沒有嘗遍愛戀的甜酸苦辣,難以真正刻骨銘心。如果對於另一半充滿過於美好的幻想,卻少了紮實穩健的感情基礎,試問,誰能為速配買單?誰又能為未來生活的美好作保證?

很多人喜歡網路速配的原因

交往圈子越來越窄,只能靠網路27%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能寄希望於網路44%
這種辦法省時省力,大家都希望減少戀愛成本13%
網路時代,愛情也成為速食品1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