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犯罪比較研究

內容介紹

比較法是研究法律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法學領域的一門分支學科。由於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法律制度和各國法律的互有異同,出於借鑑其他國家法律的需要,遂有比較法的產生,作為法律重要部門之一的刑法也不例外。由於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習慣和歷史傳統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從而使它們的刑法理論各具特色。但是,刑法作為一種社會文化,是人類智慧的共同結晶,在維護社會秩序這一點上又是共通的,這就形成各國刑法的可比性。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世界上的事物,“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有比較才能評定優劣,有比較才能借鑑和吸收。對一般事物是如此,對刑事立法也是如此。所以。加強對刑法的比較研究,了解和借鑑國外刑法,做到“洋為中用”,對於完善我國的刑事法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體制轉型期,體制轉型造成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隨著對外開放過程中國際交往的頻繁和涉外刑事案件的日益增多,法律衝突也屢見不鮮。因而,如何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最佳化我國的投資法律環境,使我國刑法面向世界,並逐步同國際接軌,是我國刑法理論研究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中國“入世”之後,這一任務顯得尤為緊迫。基於這一考慮,我們組織編寫了這套比較研究叢書,希望“借他山之石”,以促進我國的刑事法治建設。
本“叢書”以刑法分則為選題範圍。這是因為,我國關於刑法的比較研究起步較晚,而且從研究的範圍來看,過去主要集中於巨觀方面刑法基本理論的比較研究,這一方面固然重要,但是對刑法分則的比較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就我國研究的現狀而言,對刑法個罪的比較研究還非常薄弱。故我們根據理論研究和司法實務的需要,選擇了刑法分則中一些常見和經常發生的犯罪及當前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比較研究。第一批選定的比較研究的題目是:
1.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比較研究
2.侵犯智慧財產權罪比較研究
3.網路犯罪比較研究
4.醫療犯罪比較研究
本“叢書”的編寫目的,是在分析和比較各國有關刑法制度的基礎上,為我國的刑法立法完善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為實現這一目的,該“叢書”力圖體現以下幾個特點:(1)全面系統。為了更好地吸收、借鑑國外先進的刑法立法經驗,各位作者廣泛收集了包括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國家以及我國港澳台地區的有關立法資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第一手的外文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充分論證,提出可資借鑑之處。(2)深入細緻。比較研究重在以理服人,在“叢書”中,各位作者不僅認真考察了各國刑法制度的相同性和差異性,而且深入探討了這些刑法制度所產生的背景,對其的利弊得失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使該書更具有說服力。(3)突出重點。各國刑法制度有同有異,而比較研究通常重在“異”。根據這一特點,“叢書”一方面區分常見多發犯罪和一般犯罪,以及這些犯罪中的重點熱點問題和一般問題.分別給予詳略不同的論述;另一方面重點對中外有關刑法制度的差異進行剖析,對其他問題則只作一般性介紹。
在“叢書”作者的選擇和安排上,為保證本“叢書”的學術質量和理論水平,作者均為刑法專業的博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中不乏從事多年司法實務工作的法官、檢察官。在寫作方式上也體現了靈活性,既可以是一人獨著,也可以是二三人合著。
本套“叢書”先由主編確定選題和編寫計畫,並同時確定各本書的作者,然後作者提出編寫大綱和內容構想,交主編審查。作者撰寫完書稿後,再交主編審定。主編審定每本書的主要觀點和技術規範,以使整套叢書的體例、風格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