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語

網路成語

網路成語,是由網友自創網路流行語的一種,也被稱為網路新成語,均採用常用語句的縮寫形式,有些讀著拗口,但一旦翻譯過來,便會心領神會。典型例詞如:喜大普奔、十動然拒等。

簡介

北大第二教學樓走廊內的網路成語北大第二教學樓走廊內的網路成語

所謂“網路成語”,是由中國網民創造的一些形同成語,實則是將語句簡單縮寫的網路用語,主要在學生中流行。如“十動然拒”、“喜大普奔”、“人艱不拆”等四字詞語,如果不加解釋,可能家長、老師乃至“老網蟲”都說不清楚其確切含義。但看似深奧,一經說透,普通人也都會明白。

組成架構

這些網路成語看似稀奇古怪,其實裡面有一定之規,不但契合中國傳統成語的部分構成方法,也吸取了西方縮略語的方法。

語出有典

十動然拒”就是一個有“出典”的成語。在2012年11月11日,華中科技大學一男生將歷時212天創作的16萬字情書裝訂成冊,取名《我不願讓你一個人》,送給心儀已久的女生。女生十分感動,但最後還是拒絕了他。此悽美故事傳上網路後,激發了網友的創造力,新成語“十動然拒”問世之後,迅速走紅。

其實不少傳統成語也是這樣構成的,“臥薪嘗膽”就出自於越王勾踐忍辱偷生髮憤圖強,最後報仇雪恨復國稱霸的史實。

內涵動人

網路成語網路成語

成語之所以能“膾炙人口”,不只是因為字詞搭配精巧,能“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其內涵能打動人,產生共鳴。“人艱不拆”並非單純從“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中隨意摘取幾個字那么簡單,作為成語,它表達了某種感悟,雖然略顯稚嫩,但不能否認,這也是傳統成語在內涵上的特徵。成年人可能覺得“得饒人處且饒人”理所當然,但青少年從切身經歷中悟出“人艱不拆”的真諦,也是人生積澱,交流起來更能感同身受。

西方縮略語

“喜大普奔”明顯運用了西方縮略語,反映了今天年輕一代所處的文化融合大環境以及他們對此的適應和反應。想想日常生活中隨時出現的WTOGDP等曾經讓人不知所云完全外來的英語縮略語,“喜大普奔”的四個字好歹大家還看得懂。如果前者都能接受,那接受後者就沒有多大困難。

比較

與傳統成語和西方縮略語的比較

把網路成語簡單看作是對傳統文化的成功繼承或對西方文化的成功吸納,那只是皮相。因為無論傳統成語還是西方縮略語在表達上都有自己的邏輯和策略,並非單純組詞遊戲。同傳統成語和西方縮略語做一比較,很明顯,網路成語既缺了中國成語的神韻,也丟了西方縮略語的機趣,這種沒學到別人長處,反忘了自己根本的情狀,在中國成語裡就叫“邯鄲學步”。

1、傳統成語

典型的傳統成語通常有一個三層次架構,首先是成語所表達的意思,其次是為了方便聽者明白這層意思所採用的故事,最後有能讓這層意思為人精準掌握的語言形態。這就是由中國傳統“言意”理論所派生出來的人際傳播的“意象言”結構。傳統成語複雜但又易懂,深奧但又明了的傳播效果,顯然不是網路成語所能企及的。反過來,這恰恰說明,今天的青年在傳承文化上迫切需要成年人的引導和自己的努力。

2、西方縮略語

西方縮略語也有自己的規則和技巧,無論“金磚國家”(BRICS),即用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國的首字母來表達對新經濟體及其發展前景看好的意思,還是把“BC”(英國石油公司的縮寫)故意“誤讀”為“BeyondPetroleum”(表達“超越在商言商,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意思),都成功地借偶然排列在一起的無意義字母,傳播出明確的新意思。

存在問題

批評

網路成語網路成語

對網路成語,從語言規範性或純潔性出發,持不贊同態度的人不在少數,特別是中學教師更怕學生在網路環境中養成過於隨意的語言習慣。

從青年文化的角度來說,校園裡永遠不缺讓成人世界摸不著頭腦的各種用語,藉助“行話”或“切口”一樣的表達方式,在自己與成年人世界之間構築起一道鴻溝,保留一塊“私屬領地”,似乎是各個時代青少年的癖好乃至特權。通常,這類特殊用語很難持久地發揮影響,使用者一旦脫離青年時代,也就走出了這塊“語言領地”,而且這類語言本身新陳代謝速度極快,真正能“干擾”漢語言純潔性的少之又少,倒是有些流行語逃脫了被淘汰的命運,成為文化積澱,升格為“純潔的漢語”。所以,成年人不必杞人憂天。

不過,僅僅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網路成語,仍有可能忽略當前青少年所承受的文化衝擊、他們的自覺探索和存在的不足,我們應該從中更多地看到漢語言的生機、今天一代人的成長,長遠地說,還要看到文化傳承和民族復興的契機。

引導

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創造成語”時,成年人尤其是學校主管部門和老師應給他們提供了幫助或者條件。如果能多看到學生面臨的文化交融及其帶來的困惑,根據他們現在的狀況,營造一個友善的環境,提供一些知識上的幫助,甚至像電視上正熱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那樣,引導他們從掌握成語開始,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深層次結構和運行邏輯,那最後收穫的肯定不止幾個成語,更有年輕一代對民族傳統的熟悉、認同、繼承和創新,這要比追求漢語言的“純潔性”更應該為整個社會所關注。

例詞

網路成語網路成語

不明覺厲:雖然不明白你在說什麼,但是聽起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表面詞義用於表達菜鳥對專業型技術型高手的崇拜,引申詞義用於吐槽對方過於深奧不知所云,或作為偽裝自己深藏不露的託辭。

男默女淚:2010年初出現的網路用語,全稱為“男生看了會沉默,女生看了會流淚”,常用來形容某篇文章的主題,多與情感愛情有關。

火鉗劉明:是“火前留名”的意思,通常在一些有爭議的作品剛出來時使用,表示看好這作品會火的可能性,而在前排留名。此外,“山前劉明”是“刪前留名”的意思。

累覺不愛:是“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的縮略形式。源自一個帖子,一名95後男孩感嘆“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後引發眾多二三十歲的青年議論。

喜大普奔:是“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縮略。

細思恐極:是“仔細想想,覺得恐怖至極”的意思。

說鬧覺余:是“其他人有說有笑有打有鬧感覺自己很多餘”的意思。

社病我藥:是“社會生病了,為什麼讓我吃藥”的意思。

冷無缺:“冷漠,無理想,信仰缺失”的縮略形式。

請允悲:“請允許我做一個悲傷的表情”的縮略形式。

語死早:“語文老師死的早”的縮略形式,指語文水平低下,也可以諷刺某人對一段話的錯誤理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