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治療

網癮治療

21世紀是資訊時代,電腦、手機等先進的儀器層出不窮,對每個人來說合理的利用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反之則事與願違,青少年網路成癮就是其中的隱患之一。據調查,當前在各地中、國小,由於各種原因,“上網成癮”現象呈上升趨勢,並具有不良習慣主體低齡化,不良行為類型多樣化,違法犯罪手段成人化的特點。新時期“網癮、學困生”,的轉化教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刻不容緩,必須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主要成因

網癮治療網癮治療

1 、社會原因
社會上一些見利忘義的人,只顧賺錢,置國家法律於不顧,視未成年人的利益而不理,教唆、脅迫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如:脅迫未成人賣淫、教唆未成年人偷盜,為銷髒提供便利條件等,客觀上對未成年人犯罪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2 、家庭原因
①、教育方式不適當。父母對子女不是過分溺愛,就是過分嚴苛。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輒打罵,或者對子女不管不問,任其自流,造成未成年人心理成長不協調,極易誘發未成年人犯罪。
②、父母離異和不良言行,也是導致未成年人行為不端,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良好品行,有利子女的健康成長。目前社會上不少父母在家打麻將賭博,不盡教育孩子的義務,子女也得不到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還有個別父母讓子女協助其進行不法行為。
3 、學校原因
①、重智育、輕德育。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只管學習成績,追求“高分”和升學率,而不管學生的品德教育。
②、片面追求“升學率”。重視培養“尖子生”,冷落排斥“雙差生”,對曠課的學生不過問,班主任還希望“雙差生”成為“流失生”。
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未予以預防和及時矯治。有些學校和教師只教書不育人,為了保持“榮譽”,發現學生的不良行為,不去正確引導,也不進行批評教育,又不與家長取得聯繫,更不向公安機關報告,一旦差生真的輟學,學校和教師猶如下了一個大包袱皆大歡喜。這些孩子一出校門,混跡社會,被人利用或教唆、引誘、協迫而違法犯罪。

網癮治療症狀

網癮症狀網癮症狀

症狀一:
關閉真實生活大門,獨自龜縮在小屋,在虛擬網路世界里衝浪,用電子同伴代替人類交流的遁世封閉症。
症狀二:
飽食終日,不注意運動整天泡在電腦里。
症狀三:
在電腦前不停地吃一些如朱古力、比薩餅之類的含熱量很高的零食!
症狀四:
養成依靠喝咖啡酗酒等打發網上的不良習慣!
症狀五
網上情人,破壞了現實中伴侶與你的親密關係。
症狀六:
出現了駝背。
症狀七:
用眼過度導致視力退。
症狀八
過於沉溺於網路,工作岌岌可危。
症狀九:
陶醉於網路色情內容,這包含色情遊戲和淫穢聊天室。
症狀十
對現狀不滿通過不切合實際的網路生活發泄。

網路成癮的診斷標準

網路成癮的診斷標準網路成癮的診斷標準

症狀標準
長期反覆使用網路,使用網路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和工作或不利於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狀:
1.對網路的使用有強烈的渴望或衝動感。
2.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會出現周身不適、煩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戒斷反應;上述戒斷反應可通過使用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如電視、掌上遊戲機等)來緩解。
3.下述5條內至少符合1條
(1)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網路的開始、結束及持續時間難以控制,經多次努力後均未成功;
(3)固執的使用網路而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後果,即使知道網路使用的危害仍難以停止;
(4)因使用網路而減少或放棄了其他興趣、娛樂或社交活動;
(5)將使用網路作為一種逃避問題或緩解不良情緒的途徑。
嚴重程度標準
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受損(如社交、學習或工作能力方面)
病程標準
平均每日連續使用網路時間達到或超過6小時,且符合症狀標準已達到或超過3個月。

網癮治療常見方法

網癮治療常見方法網癮治療常見方法

1.加強網癮治療宣傳教育工作:
2.鼓勵網路成癮者積極參加社會活動:
3.中西醫結合治療:給予中藥調理加西藥治療,使體內逐漸恢復“獎賞系統”的平衡。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療程10-15天不等。
4.心理疏導:通過積極的溝通、正確的引導、心理干預,外出參觀、運動、旅遊等手段,使患者
接觸現實生活,培養更多的網路外的愛好,從而擺脫網路成癮。
5.網癮治療物理療法:採用物理儀器,調整患者體內的內分泌平衡從而逐步恢復體內”獎賞系統”的平衡。
6.軍事訓練:軍事心理化訓練課程:通過傳授軍事知識,研討軍事策略,進行實戰軍事演習,體
驗真正軍營生活,規範日常行為,鍛鍊意志力和勇氣,增強紀律性和自制力,培養團隊精神和愛國主義,引領積極向上的心靈.
7.根據不同青少年的教育程度和需求本基地可按排單科或多科的輔導課

叫停電擊治網癮

電擊治網癮電擊治網癮

衛生部在其網站上發布《關於停止電刺激(或電休克)治療“網癮”技術臨床套用的通知》,對近期各地出現的“網癮電擊療法”做出暫不宜套用於臨床的研究結論,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該項治療。專家一致認為,電刺激(或電休克)治療網癮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確切,國內外並無相關臨床研究和循證醫學依據,暫不宜套用於臨床。
衛生部要求各地根據專家討論意見以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技術臨床套用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停止轄區內有關醫療機構電刺激(或電休克)治療網癮技術的臨床套用。若開展科學研究,應按規定申報,經批准後須充分尊重受試者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得收取相關費用。

共同關注-網癮之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