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狀隱蜘藻

網狀隱蜘藻

網狀隱蜘藻的藻體直立,中空,1~3.5cm高,下部扁壓,上部圓柱形,由較規則的復二叉式分枝組成一較緊密的灌木叢狀體;規則的復二叉式分歧;枝與枝間前後、左右不同位置互相粘連或癒合形成一網狀結構;淺紫紅色,膜質。其生長在低潮線下的礁石背面。

基本信息

概述

網狀隱蜘藻(Cryptarachnereticulate)為紅藻門(Rhodophyta)紅皮藻目(Rhodymeniales)紅皮藻科(Rhodymeniaceae)隱蜘藻屬(Cryptarachne)下的一個種。
網狀隱蜘藻的精子囊表面觀網狀隱蜘藻的精子囊表面觀

形態特徵

外形特徵

藻體直立,中空,1~3.5cm高,下部扁壓,上部圓柱形,由較規則的復二叉式分枝組成一較緊密的灌木叢狀體,基部生有盤狀固著器;規則的復二叉式分歧,枝徑1.5~2mm,分叉處可達4mm,枝緣全緣,枝端鈍圓,腋角圓,枝與枝間前後、左右不同位置互相粘連或癒合形成一網狀結構。淺紫紅色,膜質,新鮮標本柔弱多汁,製成的臘葉標本能較好的粘著於紙上。

細部特徵

藻體內部構造,橫切面觀,中空,中央充有粘液,體壁由數層細胞組成,98~196μm厚;內部為2~3層較大的微圓的薄壁細胞組成,胞徑83~96μm,最內層多為不規則扁圓形大細胞,140~160μm×60~128μm,細胞由內向外逐漸變小;皮層細胞小,圓至卵圓形,徑6~9μm×3~5μm,多含有色素體;在最內層大細胞上有時可以看到圓形或卵圓形的腺細胞,胞徑6.4μm,或9.6μm×6.4μm;髓部細胞的內壁上或多或少生有絲狀體,絲徑9.6~12.8μm,伸向中央空腔處,內部細胞常參差不齊。

生殖特徵

精子囊小粒狀,生於藻體表麵皮層細胞上,色淡,反光強。四分孢子囊及囊果未見。

習性

生長在低潮線下1m左右處的礁石背面。

產地

中國海南省。該種為中國特有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