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耶利奇卡鹽礦

維耶利奇卡鹽礦

位於克拉科夫市郊區的維耶利奇卡鹽礦自公元13世紀開始開採,至今仍在不斷的挖掘中,鹽礦分為九層,綿延300公里的鹽礦長廊上,雕刻著許多藝術作品,還有祭壇和雕像,人們對這一偉大工程崇敬至極,維耶利奇卡鹽礦是中世紀勞動藝術的結晶。維耶利奇卡鹽礦位於波蘭南部克拉科夫附近,13世紀末以來,它一直是重要的岩鹽來源。該礦是由總長達200公里的許多地下通道組成的,它們連線著2000多個挖掘而成的洞室,這些洞室遍布在地下9-327米之間。在漫長的歲月中,礦工們形成了把岩鹽原料雕刻成各種物品的傳統,地下教堂、聖壇、浮雕以及數以百計的真人大小(甚至更大)的雕像都是他們的傑作。

歷史簡介

維耶利奇卡鹽礦鹽礦中的雕像
至今仍在不斷的挖掘中,是歐洲最古老且目前仍在開採的鹽礦之一;裡面有著許多藝術品、祭壇還有用鹽雕刻的塑像。維耶利奇卡鹽礦是中世紀勞動藝術的結晶。從14世紀起維利奇卡鹽礦成為采礦業城市之一,15~16世紀是鼎盛時期,18~19世紀鹽礦開始擴建,成為波蘭著名的鹽都。1976年被列為波蘭國家級古蹟,1978年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鹽礦礦床長4公里,寬1.5公里,厚300~400米,巷道全長300多公里;迄今已開採了9層,深度為327米,共採鹽2000萬立方米。為了方便視察和參觀,早在1744年就在礦井內興修了樓梯通道。在離地面130多米深的鹽道上建起了世界上罕見的供旅遊者參觀的遊覽勝地。那裡建有博物館、娛樂大廳,保留了原有的鹽湖、祈禱堂和礦工們勞動場面的原貌。裡面有許多雕像和裝飾品,均用鹽精雕而成。著名的雕塑作品有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該鹽礦不僅可供遊人參觀,還可供某些疾病患者來此治療。1964年在鹽礦第5開採區211米深處開設了研究過敏性疾病的療養所,1974年又在礦井下建成了一座療養院,供呼吸道疾病患者療養治病。已經沒有人能確切說出維耶利奇卡鹽礦最早被發現的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從中世紀起,這裡的鹽礦已經被大規模開採,到1493年,在克拉科夫的雅蓋隆大學求學的青年哥白尼來此參觀時,這裡的礦井已經開採了足有450年,早已頗具規模。古代的鹽,往往貴如黃金,地下的鹽礦被開採上來,製成食鹽,不但滋養了波蘭一國,也在源源不斷輸往鄰國的貿易過程中,讓當時的波蘭成為富甲一方的東歐強國。

古老的鹽礦,經過持續近千年的開採,到1995年,這裡改建為鹽業博物館的時候,已經掘進到了地下九層,最深處達327米。鹽礦的開採用的RoomandPillar法,將鹽礦內約40%的礦脈永久保留,做為支柱,其餘的60%則被開採出去。光是在地底留下的巷道延綿達300多公里,連綴著2400多個礦坑。1978年,維耶利奇卡被列為首批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等級為0級(最重要)。

內部結構

維耶利奇卡鹽礦維耶利奇卡鹽礦餐廳
尤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這裡還建有地下博物館和許多專用洞室,如供患呼吸疾病的人休養的地方。維耶利奇卡鹽礦最大的禮拜堂位於地下101米處,長50多米,寬15米,高12米。由於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及藝術價值,維耶利奇卡鹽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每年這裡都會接待遊客上百萬人,到了氣候宜人的夏季更是遊人如織,絡繹不絕。在機械冷卻方法普及之前的6個世紀中,得益於鹽的貿易,一任接一任的波蘭君主不斷將他們的財富、名望及文化成就推向新的境界。這種天然的食物防腐劑一度貴如黃金。事實上,那時維耶利奇卡鹽礦上繳的利稅經常占到統治者每年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在波蘭人心目中,有兩者最能代表他們的國家,一是那位英年早逝的天才鋼琴家蕭邦,再就是維耶利奇卡——這是一個古老的鹽礦,“維耶利奇卡”,在波蘭語中的意思是,神奇的地下寶藏。有人估算,千年以來至少有2000萬立方米的鹽礦石被從這裡采出,在維耶利奇卡已經被挖空的地下,實際已經形成了一個包括大小教堂、博物館、餐廳、宴會廳、療養院等在內的巨大的地下城市,甚至還有地下的峽谷和鹽湖,在人們千餘年的掘進過程中,也逐漸顯現和改變著它們的真容。為了保持礦井下的空氣乾燥,所有設備還必須維持運轉,所以,維耶利奇卡每年仍能生產出1.5萬噸精鹽。

巷道·木樓梯·塗鴉

維耶利奇卡鹽礦維耶利奇卡鹽礦巷道
從外觀上看,維耶利奇卡鹽礦的地面部分並不惹眼,就是一座山坳里不大的小院,黃色的外牆,紅色的屋頂,只有高出屋頂的巨大井架讓它與周圍的建築有一點點的區別。雖然已經改成了博物館,這裡工作人員依然一副標準的礦工行頭:頭戴安全帽,手持高亮度的手電筒。只有身上乾淨筆挺的制服告訴我們,這裡是一座潔淨的鹽礦,而不是人們印象中黑塵滿天的那種煤礦。開放給遊人的參觀區域是前三層,分別位於地下60—130多米的深處,都是17世紀以前就已經開採過的巷道遺蹟。大廳旁邊一扇看上去並不起眼的門,露出白色的巷道口,“入地之旅”就從這裡開始了。巷道的兩側和頂部都是由直徑30或者40厘米的圓木支撐著,圓木一律漆成白色,據說一是為了醒目,也是為了防止含鹽分過高的空氣會腐蝕木料。通往第一層的木樓梯一共有60多組,370多級。向上和向下都望不到盡頭,一直沿著這樣的木梯盤鏇而下,沿途的圓木上畫滿了各國遊客的塗鴉,看來遊客在景區的信手塗鴉的確是一個世界性的棘手難題。在這些密布的塗鴉中,中文最少的,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是“日本共產黨川崎市後援會”的人在若干年前留下的。就在大家都快轉暈的時候,樓梯到頭了,腳下已經是64米的地底深處。

維耶利奇卡的鹽礦,也不像四川的鹽礦見過的那種液態鹽滷,而是一種結晶的晶鹽礦,主要是青灰色,透明或半透明,更像石頭。一些純度高的礦石,在手電筒光的照射下,還呈現出菜花一樣的花紋。在一些已經采空礦坑間,遊覽的道路是用木梯和木板嵌在岩鹽層中,不時隨礦脈的走向起起伏伏,宛如棧道。其間不斷經過一些寬敞的“廳堂”,每一處必有一座或者多座雕像,同樣的,這些雕像也是就地取材,以井下的晶鹽礦石雕成,而雕像的創作者,大都就是這裡的礦工。

哥白尼·金嘉公主

維耶利奇卡鹽礦維耶利奇卡鹽礦雕刻
哥白尼20歲的時候,作為波蘭雅蓋隆大學的學生,曾慕名來維耶利奇卡參觀。那個時候,雅蓋隆大學與維耶利奇卡鹽礦的淵源已經很深,雅蓋隆大學教授們的薪水都是國王特許從維耶利奇卡的鹽稅收入中劃撥支付。1973年,在全世界紀念這位“日心說”的創始人誕辰500年周年的時候,人們在礦上專門為他開闢了一間“哥白尼室”,遊客從地面下來,所經過的第一處景點便是這裡。鹽雕的哥白尼像站立在底座上,長發飄逸,高高舉起的右手,托著一個球體,象徵地球繞著太陽運轉;左手則拿著他那本著名的《天體運行論》。波蘭在歷史上可算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除了中世紀的強大一時,後世卻屢遭列強瓜分吞併,以致亡國123年。但是這個民族卻為我們這個世界孕育出了像哥白尼、居里夫人這樣的偉大科學家。關於維耶利奇卡鹽礦的一個神話傳說,則由另一間名為“偉大神話室”的景點來向人們展示:相傳公元13世紀,當時統治克拉科夫地區的博萊斯瓦夫公爵準備迎娶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的女兒金嘉公主(Kinga)。金嘉公主出嫁的時候,知道當時的波蘭缺鹽,特地向父王討了匈牙利的一座鹽礦作為嫁妝。在離開匈牙利的時候,她把自己的訂婚戒指扔進那座鹽礦,當送親的隊伍行至克拉科夫境內今天維耶利奇卡地方的時候,公主命人在此挖掘,結果奇蹟發生,真的發現了鹽礦,並且她那枚戒指就鑲嵌在掘出的第一塊晶鹽里。

由金嘉公主、波蘭和匈牙利侍衛、三名礦工組成的栩栩如生的鹽雕群,為遊人們演繹了這段不是歷史、但是波蘭人卻都很願意相信的故事。歷史上的金嘉公主真有其人,波蘭人非常愛戴這位公主,維耶利奇卡的歷代礦工更是把她視為井下的保護神。1999年,曾經擔任克拉科夫大主教的已故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故地重遊,還對這位金嘉公主進行了授封,從此,金嘉公主成了更加受人敬仰的聖徒,“聖·金嘉”。

教堂建築

維耶利奇卡鹽礦維耶利奇卡鹽礦夜景
維耶利奇卡的地下有大大小小的教堂、禮拜堂數十座,有些至今深藏在未對遊人開發的區域,而聖·金嘉教堂就是維耶利奇卡地下藝術殿堂中最為壯觀的一處。它的大廳長54.4米,最寬處18米、最高處12米,自1896年動工開鑿,直到1963年才最後完工,歷時近70年。教堂的大廳頂部懸掛著5盞用晶鹽雕琢的晶瑩剔透的枝形大吊燈。打開弔燈,大廳里頓時顯得神幻莫測,光彩奪目。金嘉公主的鹽雕像站立在主祭壇上由鹽晶體構成的神龕里,周圍配上了許多取材聖經故事的浮雕,主要的雕刻工作由3個礦工雕塑家接力完成,最著名的是在1935年創作的鹽雕壁畫,將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由平面改成了立體的浮雕,人物更加栩栩如生,看來波蘭人真是一個擁有傲人藝術天賦的民族,連普通礦工競也有如許的藝術功底。鹽湖·地下郵局·最深的餐廳畢蘇茨基鹽湖由兩個采空了綠色岩鹽後形成的礦坑構成,礦坑裡內積滿了水,形成獨特的地下湖。由於湖水溶解了大量的鹽,濃度已經達到飽和,就像死海一樣。維耶利奇卡開放給遊人參觀以後,湖裡開始有了供遊人乘坐的遊船,礦工們常乘遊船在湖裡舉行彩燈遊行。維斯瓦河室”是由一個19世紀的採鹽巷道擴寬改建而成的小賣部以及一個郵局。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地下郵局

郵局出售印有鹽礦景點的明信片,還可以為遊客加蓋紀念郵戳。明信片1個茲羅提一張,考慮到該地下郵局的稀缺性和唯一性,價格還算是可以接受。餐廳的照明不如別處充足。在餐廳的旁邊,是一個更大的多功能宴會廳,從前是一個中轉庫房,長54米、寬17米、高9米的大廳,不大量生產了,當作庫房自然是“屈才”了。如今可以承辦會議、演出、宴會……當然,還有婚禮。選擇在此地層深處隆重其事的新人還真不在少數,中國人也許會認為不吉利,但是,如果能讓自己的愛情像著這鹽礦,在地底珍藏千年,也未必不是另一種浪漫。

基本信息

維耶利奇卡鹽礦維耶利奇卡鹽礦教堂
1、簽證:2007年12月20日起,波蘭正式加入申根協定,持申根簽證即可方便進出波蘭。

2、貨幣:波蘭貨幣單位為茲羅提(zloty),大部分旅遊景點也通行歐元,與人民幣的匯率約為1:3。在各大城市和旅遊景點都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貨幣兌換,一般不收取任何手續費。

3、物價:波蘭在中歐的波捷斯匈四國中算是生活指數最低的,基本消費品的價格大致與國內相當。

4、航班:2008年4月2日起,波蘭航空公司開通了華沙至北京直飛航線,每周三班,華沙飛往北京為每周三、五、日,北京到華沙的航班則為每周一、四、六,由B767客機執行,飛行時間約10小時。

5、內陸交通:華沙距克拉科夫約300公里,乘火車大約2小時45分鐘。從克拉科夫中央火車站minibus可直達維耶利奇卡,車程約需30分鐘,車費2茲羅提。

6、維耶利奇卡鹽礦WieliczkaSaltMines開放時間: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上午7:30至晚上7:30;11月2日至次年3月31日,上午8:00至下午5:00,門票:40茲羅提。鹽礦每天每隔1小時均備有英語導覽行程,全程約需2.5小時,可預先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kopalnia.pl>)。

7、美食:波蘭美食以肉食(牛羊肉及禽類)、乳製品、土豆等為主,通常份量偏大,口味偏重,且較為油膩。由於氣候的原因,不出產葡萄酒,但是出產很多著名的調香伏特加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