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納斯與阿多尼斯

維納斯與阿多尼斯

《維納斯與阿多尼斯》是荷蘭著名畫家巴托羅美奧·斯普朗格創作的油畫作品。該油畫描繪了阿多尼斯捕獵前與維納斯道別的場景。

【名稱】維納斯與阿多尼斯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1592年
【作者】巴托羅美奧·斯普朗格
【規格】此畫約135×109厘米,。
【屬地】現藏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簡介】
風格主義(義大利語Maniera)一般指16世紀在義大利出現的藝術新傾向。自17世紀以後,美術史論家們對它褒貶不一。最有權威的義大利評論家貝洛利(Giovahni Pietro Bellori)就大肆貶抑它,稱它是"基於畫室習作而不是基於(對自然或適當的古典作品的)模仿的一種奇思怪想"。到了19世紀末,藝術家們在否定新古典派與浪漫派的同時,又重新去肯定巴洛克風格,從而對16世紀後期產生的風格主義的認識也發生轉變。著名的史學家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在其《美術史原理》中就把風格主義繪畫看成是一種變化的風格,一個解放性的變化開端。後來,更有人說它是新的表現性意志得到自由發展的結果,如龐托爾摩、羅索、布隆齊諾等畫家都是敢於打破文藝復興的理念規範,徹底擺脫透視法桎梏的一批風格主義畫家。斯普朗格的繪畫就屬於這一傾向的晚期代表。
巴托羅美奧·斯普朗格(1546.3-1611.8)一生專以完美的人體畫而著稱。19歲去義大利時,他崇拜柯勒喬和帕米賈尼諾的畫。在這些畫家的畫法基礎上施展他那複雜的線條技能。他的許多濕壁畫就是這樣。斯普朗格在羅馬和帕爾馬居住了大約10年。當1567年再度回羅馬時,他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畫法。在此以前他去過巴黎,受到普利馬蒂喬和阿巴特的作品的影響。後在維也納為皇帝馬克西米連二世工作。1581年又被皇帝魯道夫二世聘為宮廷畫師。這一幅《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就是在受聘任宮廷畫師後,於1592年完成的代表作。
阿多尼斯是希臘神話中傳說的美少年,從樹身爆裂中誕生。因他長得俊俏,一天阿芙羅蒂德(即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駕著天鵝車來到阿多尼斯身邊向他求愛。此事引起了戰神阿瑞斯(即羅馬神話的馬爾斯)的嫉妒,設計使阿多尼斯在狩獵中負傷。一日,阿多尼斯與愛神同臥,起來後沒有叫醒愛神就擅自去狩獵,終被野豬咬傷並致死。愛神異常悲痛,她怕屍體在灼熱的陽光下曬枯,就將屍體化成一朵火紅的秋牡丹。強烈的愛情使愛神整天對著秋牡丹流淚。此舉感動了冥王哈得斯,哈得斯開恩,允許已入冥國的阿多尼斯在每年中有6個月回到大地與愛神歡會。
這個故事雖是希臘神話,但在後期已被羅馬神話系統化了。它與希臘神話中春神珀耳塞福涅的故事有些雷同。在古代羅馬,每年春季舉行阿多尼斯節。在這種節目裡,男女青年便分外興奮,野外歡聚,醉酒作樂。《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借描繪愛神與美少年阿多尼斯的愛情來再現古代阿多尼斯節的快活情景。畫風比較誇張,形體有所變異。
畫上的阿多尼斯扮成獵人模樣,手拿獵叉,身旁有一獵犬。他深情地摟住裸體的維納斯,正在親吻她。維納斯的動勢極為誇張,呈舞蹈姿式。她坐在阿多尼斯膝間,左下角那個小厄洛斯,即是維納斯與馬爾斯所生的兒子。背景有數對男女,呈現各種愛情細節,有的擁抱,有的爬上樹去為情人采果子。春天的氣氛通過這些活躍的動作得以洋溢。遠處山頭有一古城堡,表示事情是發生在遠離城鎮的曠野一角。斯普朗格的風格主義繪畫雖然影響不著,但他的畫風對於後來的西班牙畫家格列柯有很大啟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