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根斯坦與哲學

維根斯坦與哲學

《維根斯坦與哲學》主要講述了維根斯坦其人、前期哲學、後期哲學,以及對他的評價等內容。力圖將維根斯坦的思想精華介紹給讀者,說明其哲學觀點的本質與影響。並對維根斯坦在當代思想領域的持續影響給出新的評價。維根斯坦作為哲學家極富思想獨創性,其影響力遠超出哲學本身的範圍。

基本信息

維根斯坦與哲學

作者簡介

格雷林,倫敦大學伯克貝學院哲學高級講師、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特約研究員。著有《哲學邏輯導論》(1982)、《駁懷疑論》(1986)、《貝克萊:中心論證》(1986)等書。擔任《衛報》專欄作者多年,並為《觀察家》、《經濟學人》等刊物撰搞。

編輯推薦

《維根斯坦與哲學》就是專為那些非哲學專業的讀者寫的,讓他們走上一條理解維根斯坦哲學思想之路,所以只講述他的哲學的“主線”。《維根斯坦與哲學》分別講述維根斯坦其人、前期哲學、後期哲學,以及對他的評價。《維根斯坦與哲學》是一本入門書,並不預先假定讀者有多少哲學知識。所以在敘述上力求簡明扼要,以達到勾畫出維根斯坦哲學思想發展主線的目的。作者的文筆也十分清晰明白,深入淺出,可讀性強。由於《維根斯坦與哲學》是中英對照,讀者一方面可以在閱讀中了解西方哲學思想的內容,一方面也提高了閱讀原文的能力。讀者可以隨時參照兩種文字,當可收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若想了解維根斯坦的哲學觀點、他在思想與語言的本質方面所持守的信念,以及他關於心靈哲學的許多不容忽視的見解(儘管有時會被人誤解且常常令人困惑),從這《維根斯坦與哲學》開始讀起再好不過。

——RaymondTaillis《衛報》

文摘

第一章生平與性格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是一位哲學家。哲學在20世紀已經成為只有專家們才去研究的對象,因此大多數近年來獲得聲的哲學家只在他們的同事中間聞名。然而維根斯坦的名聲遠遠超越了哲學的界限。在不治哲學的人們當中,提及他的名字的次數多得驚人,聽到他的名字的場合也各自不同,同樣令人驚訝。在許多人眼中,他被認為是20世紀哲學的典型代表,好像他不僅在其著作中而且在人格上都體現出哲學本身的面目:難解而深邃。也許由於這個緣故,他著作中的內容常被人隨便取來當作警句。這些內容之所以被人這樣使用,是由於其文體風格和結構的適宜,也因為似乎可以從中提煉出某些智慧。

許多當代哲學家認為維根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外行人對他的評價就由此而來。這種評價是否正確仍然要由歷史來決定;同行人的判斷並不一定永遠正確。然而不管結論如何,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即維根斯坦的生平和思想無論如何都是非比尋常的。

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根斯坦於1889年4月26日出生在維也納,在家中排行第八,最為年幼。他的父親是一位實業家,也是奧地利最富有的人物之一;維根斯坦一家的宅院是維也納入社會和文化生活的一個中心。

維根斯坦家族父系和母系歷代都以家道殷實和教養良好著稱。他的祖父是來自黑森的一位富有的猶太羊毛商。他改信基督教中的新教,娶了一位維也納銀行家的女兒。其後不久他便把經營中心轉移到維也納,在該地他和妻子成了藝術贊助家。他們讓兒子卡爾(路德維希·維根斯坦的父親)接受花費昂貴的古典式教育,但是卡爾拒不從命,十七歲離家奔赴美國,有兩年靠在飯館服務以及教小提琴和德文課為生。回到維也納後他開始學習工程學。除了繼承的遺產,他在幾十年間由於成功經營鋼鐵工業而增添了大量財富,躋身奧匈帝國最重要的實業家行列。他在過了五十歲不久便退休,用一些時間給維也納報刊撰寫經濟學方面的文章。

盡全力鼓勵全家從事文化和音樂活動的是維根斯坦的母親萊奧波爾迪娜。她也是一位銀行家的女兒,同施蒂里亞的地主鄉紳有著親戚關係。她的音樂興趣頗為濃厚。受她的邀請,勃拉姆斯和馬勒是家中常客;在她的鼓勵下,維根斯坦的兄長保羅成了一名音樂會鋼琴演奏家。保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一隻手後,拉威爾和施特勞斯參與為保羅寫出獨手演奏的協奏曲。維根斯坦本人也具有很好的音樂天賦。成年後他曾自學吹奏單簧管,但是他最突出的音樂才能卻表現在全憑記憶用口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