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技術

綠色技術

綠色技術是指能減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態的技術體系。綠色技術是由相關知識、能力和物質手段構成的動態系統。這意味著有關保護環境、改造生態的知識、能力或物質手段只是綠色技術的要素,只有這3個要素結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才構成現實的綠色技術。環保和生態知識是綠色技術不可缺少的要素,綠色技術創新是環保和生態知識的套用。

(圖)書綠色技術——書

綠色技術是指能減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態的技術體系。綠色技術是由相關知識、能力和物質手段構成的動態系統。這意味著有關保護環境、改造生態的知識、能力或物質手段只是綠色技術的要素,只有這3個要素結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才構成現實的綠色技術。

綠色技術

(GreenTechnology)是指能減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態的技術體系。

 所謂綠色技術,是指根據環境價值並利用現代科技的全部潛力的技術。這是一種較為概括、抽出了共性的說法,但恰當與否尚需時間檢驗。綠色技術的典範很多,例如不燃油無污染的電動汽車技術,無氟的綠色冰櫃技術等等。隨著與環保有關的法律、政策與稅收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以及公眾“綠色”意識的提高,企業界漸漸意識到開發綠色技術將有利可圖,並開始把綠色技術運用到綠色R&D和綠色產品的生產中。這一切都促進綠色技術的發展。

特徵

能節約利用自然資源,在生產和使用中對環境無害。

產品簡述

(圖)綠色技術綠色技術——書

綠色技術可以防止和治理污染,改善生態,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綠色技術的開發、套用,總是在具體的區域進行。那些套用綠色技術的區域,環境問題就得到解決。具體區域環境問題解決了,就是對比鄰區域的“生態支持”,對維護全球生態平衡作出了貢獻。如果現在所有區域都開發、套用綠色技術,那么,困擾人類幾百年的環境問題就可望在不久的將來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將留給子孫後代一個美麗、富饒的地表自然。顯然,綠色技術的開發、套用是一種善的行為,綠色技術負載倫理價值。自然界的各部分緊密聯繫,地球表面不同區域之間相互影響。如果不加控制,點污染會發展為面污染,局部的生態惡化會逐漸影響到整個地球生物圈

環保和生態知識是綠色技術不可缺少的要素,綠色技術創新是環保和生態知識的套用。環境科學家、生態科學家、和相關技術專家是知識的載體,知識可物化成為各種清潔生產或環保儀器、設備。發展綠色技術就要加強環保和生態知識基礎研究和教育、培訓,以提高知識、技術水平。綠色技術有四個基本特徵。首先,綠色技術不是只指某一單項技術,而是一整套技術。其次,綠色技術具有高度的戰略性,它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密不可分。再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進步,綠色技術本身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綠色技術和高新技術關係密切。

產品概念

(圖)北京華潤置地廣安門綠色技術展覽室北京華潤置地廣安門綠色技術展覽室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定義,清潔生產是關於生產過程的一種新的、創造性的思維方式。清潔生產意味著對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持續運用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以期增加生態效率並降低人類和環境的風險。無疑地,清潔生產技術屬於綠色技術。但綠色技術不能等同於清潔生產技術。

假定在一個孤立、封閉的地理系統,生態平衡,沒有污染。由於地理系統內部的居民一直使用清潔生產技術,從不使用任何污染技術,因此,地理系統中人與自然關係處於和諧狀態。這時,清潔生產技術等同於綠色技術。但在今天的地球表面,不存在嚴格孤立、封閉的地理系統。不同地理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任何地理系統的污染都會影響比鄰地理系統。並且,人類在工業化進程中,一開始使用的技術具有高排放、高消耗和污染性質,造成了環境問題。正因為出現了環境問題,作為一種反思,才提出清潔生產技術概念。在已出現污染和地理系統呈開放的條件下,即使今後都採用清潔生產技術,也只能部分解決環境問題。理由是,清潔生產技術只能防止未來的污染,而不能消除已存在的污染。從這個意義上講,清潔生產技術只是綠色技術的一部分,而不是綠色技術的全部。

在功能上,治理污染技術與清潔生產技術互補。治理污染技術是通過分解、回收等方式清除環境污染物,即解決存在的污染問題,而清潔生產技術是保證未來不發生污染問題。在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局部自然生態也可能出現惡化,如沙漠化、土石流、湖泊沼澤化等。自然生態惡化同樣會影響人類的生存,因此,需要相應的技術。

產品作用

(圖)綠色技術與清潔生產綠色技術與清潔生產

綠色技術,是負載著一種新型的人與自然關係,強調防止、治理環境污染,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在現代,隨著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那種認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定勝天”的觀念已經得不到多數人支持。人是生物圈的構成要素,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結果不對稱的互動關係。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在政府法規、市場力量和公眾壓力綜合作用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選擇綠色戰略,推進綠色技術創新,生產綠色產品。企業之所以開發、套用綠色技術,主要是綠色技術負載經濟價值。這些經濟價值可能是顯性的、貨幣化的,也可能是隱性的、非貨幣化的。綠色技術。是人類生物圈的構成要素,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結果不對稱的互動關係。無論人的作用多么大,人對自然的影響只是改變自然的具體演化方式,不可能毀滅自然,更不可能消除自然的存在。但自然對人的巨大反作用就有可能毀滅人類,消除人類的存在。即使全世界所有的核裝置同時全部爆炸,毀滅的是人類,不是地球。因此,在最高意義上講,自然才是人的主宰,人只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然作為人的生存環境,人對自然的任何影響最終都轉化為對人自身的影響。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也只是相對人而言。離開了人,自然界無所謂污染和生態惡化問題。

人是生物經過億萬年進化的產物,是地球自寒武紀以來的演化方式造就了生命,造就了人。受人的生理特徵所決定,人只能適應現階段地球的演化方式或存在方式,而不能適應地球的其他演化方式或存在方式(如沒有氧氣,沒有水)。因此,人類活動不應改變現階段地球的基本演化方式,否則,地球基本演化方式的改變將給人類帶來災難。以高消耗、高排放、易污染為特徵的現代技術,奉行“人類中心主義”,追求的目標是征服自然。實踐表明,現代技術正在改變地球的基本演化方式,這是很危險的。因此,必須進行技術範式轉換,由現代技術過渡到綠色技術,制止人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以維持現階段地球的基本演化方式。

經濟價值

(圖)房全部採用綠色技術房全部採用綠色技術

綠色技術在功能上,治理污染技術與清潔生產技術互補。治理污染技術是通過分解、回收等方式清除環境污染物,即解決存在的污染問題,而清潔生產技術是保證未來不發生污染問題。在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局部自然生態也可能出現惡化,如沙漠化、土石流、湖泊沼澤化等。自然生態惡化同樣會影響人類的生存,因此,需要相應的技術來改善自然生態,如沙漠植草土石工程、湖泊疏浚等。儘管這些技術屬於常規技術,但在功能上應劃入綠色技術,綠色技術的經濟價值包括三部分:

一是內部價值:指綠色技術開發者或綠色產品生產者獲得的價值。如綠色技術轉讓費,清潔生產設備、環保設備和綠色消費品市場獲得的高占有率等。

二是直接外部價值:指綠色技術使用者和綠色產品消費者獲得的效益。如用高爐餘熱回收裝置降低能源消耗,用油污水分離裝置清除水污染,使用綠色食品降低了人們的發病率等。

三是間接外部價值:指未使用綠色技術(產品)者獲得的效益。這是所有社會成員均能獲得的效益(如乾淨的水,清新的空氣),也是綠色技術負載的最高經濟價值。

發展趨勢

(圖)綠色技術綠色技術產品

1996年制定的《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中,確定中國的環境保護重點有: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冶金、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紡織及醫藥。這些行業污染物排放量占中國工業污染物排放量的90%以上。與此對應,中國發展綠色技術的主要內容是:能源技術、材料技術、催化劑技術、分離技術、生物技術、資源回收及利用技術。中國的能源豐富,但地域分布不均衡,能源結構以煤為主,能源供應短缺與浪費並存。潔淨煤技術是中國開發的比較成功的綠色技術之一。中國大力推行少污染開採、煤的液化汽化技術。以改善環境節約能源,節約材料使用量,減少材料使用種類等為目的的材料技術也有較好的發展。

中國引進並自主開發綠色新材料,如:可降解塑膠、納米材料、特種陶瓷、智慧型材料、工程塑膠、綠色建材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套用。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發展套用的比較成功,主要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學在育種上的套用和信息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結合為主要途徑,以培養超級木薯、超級水稻、短季抗病馬鈴薯特種玉米、抗病小麥為代表的技術。到2008年,中國已獲得轉基因植物100多種,在這方面取得了許多世界領先的成果。比如,抗花葉病毒的轉基因菸草,抗棉鈴蟲轉基因棉花等。農業生態工程是21世紀初期中國興起的一項以生物技術為主,結合多種技術的新型綠色技術,發展得也很成功。

綠色技術與現代科技的聯繫

綠色技術與現代科技緊密相聯。企業應善於發揮高技術在推動綠色技術發展中的潛力。科技界的有識之士早就預言高新技術將走向“綠化”或“無公害化”。他們認為,今天的一些高新技術,也在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惟一的星球,因此,人類不得不開發了可持續的、高效智慧型化的全新技術。所謂高技術的“綠化”是指充分發揮現代高新技術的潛力,走對環境保護有利(或至少無害)的道路。它的特點是:建立在“安全而又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能源供應的基礎之上;竭力仿效大自然本身的特點;大大提高能源和其他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高效率地循環利用副產品;日益智慧型化(例如具有更高級的信息處理能力)。
高新技術應該“綠化”,而且同時它也是可以“綠化”的。例如電腦是今日較普及的高技術產品,但長期操作會影響健康。為了消除這些不利因素,有利人體健康,人們對電腦進行“綠化”,推出“綠色電腦”,頗受人們歡迎。總之,高新技術的“綠化”在眾多的社會壓力下將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這也是人類21世紀生態取向的一個表現。

綠色技術的基本技術指標

綠色技術的基本技術標準描述如下,這對於進一步理解綠色技術的內涵是必要的。
(1)綠色技術不是只指某一單項技術,而是一個技術群,或者說是一整套技術,包括:持續農業與生態農業,清潔生產,生態破壞和污水廢氣、固體廢物防治技術,以及污染治理生物技術和作為靈敏耳目的環境監測更新技術。而這些技術之間又互有聯繫。
(2)綠色技術具有高度的戰略性,它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係密不可分。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世界各國共同遵循的發展之路,是21世紀人類求生存與發展的惟一可選途徑。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
(3)綠色技術是個相對的動態發展的概念。隨著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綠色技術的內涵與外延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特別是由於人們對環境的價值觀不斷進步,而以之為價值基礎的綠色技術也隨之而變。以前人們也許會認為綠色技術就是防止廢氣廢水污染的技術,而現在綠色技術的內涵廣得多,比如它還包括利用更少的資源生產產品的技術,使產品在售後消費者使用過程中不污染環境危害健康的技術等等。
(4)綠色技術對高技術有很好的容納度,綠色技術往往與高技術結合,關係緊密。例如利用太陽能制氫可以獲得最清潔的燃料,從而有效地防止燃燒化石燃料所造成的大氣污染。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綠色技術的涵義是很廣的。我們不妨把一切有利於環境保護,節約資源,有助於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稱為綠色技術。
不僅在綠色R&D和綠色生產中涉及綠色技術,有時綠色技術將帶來一場重大的革命,創造一個新的行業,改變一個原有行業的面貌。而在此過程中,有的企業應運而生,有的企業抓住機會得到發展,而有的企業則遭滅頂之災。在如今越來越生態導向和技術導向的社會,綠色技術對於企業的意義是不言自明的。

綠色技術的內容
綠色技術包括清潔生產技術、治理污染技術和改善生態技術
(1)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定義,清潔生產是關於生產過程的一種新的、創造性的思維方式。清潔生產意味著對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持續運用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以期增加生態效率並降低人類和環境的風險。無疑地,清潔生產技術屬於綠色技術。但綠色技術不能等同於清潔生產技術。
假定在一個孤立、封閉的地理系統,生態平衡,沒有污染。由於地理系統內部的居民一直使用清潔生產技術,從不使用任何污染技術,因此,地理系統中人與自然關係處於和諧狀態。這時,清潔生產技術等同於綠色技術。但在今天的地球表面,不存在嚴格孤立、封閉的地理系統。不同地理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任何地理系統的污染都會影響比鄰地理系統。並且,人類在工業化進程中,一開始使用的技術具有高排放、高消耗和污染性質,造成了環境問題。正因為出現了環境問題,作為一種反思,才提出清潔生產技術概念。在已出現污染和地理系統呈開放的條件下,即使今後都採用清潔生產技術,也只能部分解決環境問題。理由是,清潔生產技術只能防止未來的污染,而不能消除已存在的污染。從這個意義上講,清潔生產技術只是綠色技術的一部分,而不是綠色技術的全部。
(2)在功能上,治理污染技術與清潔生產技術互補。治理污染技術是通過分解、回收等方式清除環境污染物,即解決存在的污染問題,而清潔生產技術是保證未來不發生污染問題。
(3)在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局部自然生態也可能出現惡化,如沙漠化、土石流、湖泊沼澤化等。自然生態惡化同樣會影響人類的生存,因此,需要相應的技術來改善自然生態,如沙漠植草、土石工程、湖泊疏浚等。儘管這些技術屬於常規技術,但在功能上應劃入綠色技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