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膿假單胞菌屬感染

馬鼻疽(glanders malleus)又叫馬皮疽(farcy),是馬、驢、騾等動物感染鼻疽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嚴重的烈性傳染病。偶然可以傳染給人而引起敗血症、淋巴結腫大、皮膚黏膜損害等症狀。

基本信息

病因

綠膿假單胞菌屬為革蘭染色陰性需氧菌,存在於土壤、塵埃、水和少數人體腸道中,亦可暫時寄生於皮膚,主要寄生在肛門、生殖器部位、腋窩和外耳道等處。

臨床表現

皮膚感染可有以下多種類型:
1.壞疽深膿皰病 又稱壞疽性臁瘡(ecthyma gangrenosum),常見於白血病、嚴重燒傷、三系細胞減少、癌症晚期或某些嚴重的消耗性疾病患者。臨床特點為成群的水皰,周圍繞有紫紅色紅暈水皰內容迅速變成出血性,破後形成圓形潰瘍,中心有黑色壞死性痂皮損害主要發生於四肢、臀部。可引起綠膿桿菌敗血症、蜂窩織炎,並可見有斑丘疹、斑塊和結痂病情嚴重者可伴有體溫不升、口渴腹脹、幻覺和暈厥。水皰內可查出革蘭陽性桿菌,血培養有綠膿桿菌。
2.綠甲綜合徵(green nail syndrome) 感染局限於指端臨床特點為指甲剝離。甲剝離區呈淡綠色,如患者接觸,可發生甲溝炎。
3.外耳道炎(external otitis) 綠膿桿菌感染局限於外耳道,約占外耳道炎70%,表現為外耳道化膿。
4.指間感染 感染局限於指、趾間表現為指趾間浸漬,浸潤為灰白色或綠色。可伴有熱帶浸漬足綜合徵(tropical immersion foot syndrome)。
5.綠膿桿菌性毛囊炎(pseudomonas aeruginosa folliculitis) 皮膚上發生毛囊性丘疹、水皰、膿皰,系因在綠膿桿菌污染的水中水浴而患病,又稱為浴池毛囊炎自覺瘙癢,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低熱、乏力頭痛、肌痛嗜睡胃腸道症狀,病程約7天左右
6.綠膿桿菌龜頭炎(pseudomomas aeruginosa balanitis) 由寄生在龜頭的綠膿桿菌引起,龜頭髮生深在的糜爛、滲出健康搜尋,自覺疼痛,通常無全身症狀
7.耳部軟骨膜炎(perichondritis) 耳部皮膚外傷如手術、耳針等傷及軟骨膜感染綠膿桿菌所致。初起嚴重疼痛,伴有全身發熱,局部紅腫,加重時可形成膿腫由於積膿壓迫,可導致軟骨缺血性壞死,形成耳部畸形。

併發症

綠甲綜合徵,如患者接觸水,可發生甲溝炎。耳軟骨膜感染綠膿桿菌所致。加重時可形成膿腫。由於積膿壓迫,可導致軟骨缺血性壞死,形成耳部畸形。

診斷

根據臨床皮損特點及組織病理:表皮細胞有液化變性,核固縮。真皮可見毛細血管擴張和水腫,在膠原纖維束之間可見大量細菌侵入。即可診斷

檢查

組織病理:表皮細胞有液化變性核固縮。真皮可見毛細血管擴張和水腫,在膠原纖維束之間可見大量細菌侵入。水皰為表皮內或表皮下水皰皰內亦有細菌、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表皮下水皰有時為出血性。

治療

1.套用多黏菌素B或E(polymyxini B.E)新黴素、慶大黴素等;病情嚴重者給予支持療法。中藥治則宜扶正祛邪,以八珍湯及解毒清熱湯加減。
2.保持局部清潔,清除壞死組織,用上述抗生素軟膏。亦可用中藥京紅粉撲撒,上敷化毒散軟膏
3.綠甲綜合徵型 除全身治療外,局部用0.1%多黏菌素B溶液沖洗,1%醋酸液塗擦。
4.?頭炎滲出多時局部用鋅銅液濕敷,滲出少時可用敏感的抗生素乳劑。
5.平時避免外傷
6.中醫療法
(1)中藥治則:法宜扶正祛邪,以八珍湯及解毒清熱湯加減。
(2)局部治療:保持局部清潔,清除壞死組織,用上述抗生素軟膏。亦可用中藥京紅粉撲撒,上敷化毒散軟膏

預後

耳軟骨膜感染綠膿桿菌由於積膿壓迫可導致軟骨缺血性壞死,形成耳部畸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