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系統

經絡系統

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和十二經筋、十二經別、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絡脈和浮絡、孫絡等組成,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徑路,起到抵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臨床有說明病理變化、指導辨證、指導治療等套用。

簡介

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和十二經筋十二經別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絡脈浮絡孫絡等組成,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徑路,起到抵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

生理功能

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的平衡與統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動,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而實現的。
經絡系統在人體中縱橫交錯、溝通內外、聯繫上下,聯繫了人體髒與髒之間、臟腑之間、臟腑與體、五官之間的聯繫,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運行氣血,濡養周身: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氣血,其作用是濡潤全身臟腑組織器官,使人體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通過經絡系統將氣血及營養物質輸送到周身,從而完成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的生理功能。
三、抵禦外邪,保衛機體:經絡系統的作用是“行氣血而營陰陽”,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使營衛之氣密布周身。外邪侵犯人人體往往由表及里,先從皮毛開始,衛氣是一種具有保衛作用的物質,它能抵抗言不由衷邪的侵犯,其充實於絡脈,絡脈散布於全身,密布於皮部,當外邪侵犯機體時,衛氣首當其衝發揮其抵禦外邪、保衛機體的屏障作用。

臨床套用

一、說明病理變化:由於經絡是人體通內達外的一個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調時,其又是病邪傳注的途徑,具有反映病候的特點,故臨床某些疾病的病理過程中,常常在經絡循行通路上出現明顯的壓痛,或結節條索狀等反應物,以及相應的部位皮膚色澤、形態、溫度、電阻等的變化。通過望色、循經觸摸反應物和按壓等,可推斷疾病的病理變化。
二、指導辨證:由於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絡屬的臟腑及組織器官,故根據體表相關部位發生的病理變化,可推斷疾病的經脈和病位所在。臨床上可根據所出現的證候,結合其所聯繫的臟腑,進行辨證歸經。
三、指導治療:針灸治病是通過針刺和艾灸等刺激體表某些腧穴,以疏通經氣,調節人體臟腑氣血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由於內屬臟腑,外絡肢節,因而在臨床治療時常根據經脈循行和主治特點採用循經取穴進行治療。

示意圖

經絡系統經絡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