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

內容介紹

《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若干理論·外國經驗·中國實踐》共11章內容,可以概括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由導論(第1章)構成,重點討論經濟發展的基本概念、經濟發展對經濟成長的依賴和經濟無增長而有發展的可能性。第二單元:經濟發展的環境(第2、3、4章)。諸如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社會和文化等,其中有很多本身不屬於經濟範疇,但它們作為一國經濟發展的外生變數,無一不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一國經濟的發展,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對於經濟、政治和社會成長發育尚不成熟的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研究,不能迴避這些問題。第三單元:經濟發展的要素(第5章)。諸如土地等自然資源、資本和勞動等傳統生產要素是決定一國經濟發展的硬體,亦是發展經濟學中的老問題。現代發展經濟學同時還注重對決定一國經濟成長和經濟發展的科學技術、人力資本、環境資本和社會資本等要素的研究。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若干理論·外國經驗·中國實踐》中,我們只是針對我國的現實情況,選取了物質資本在經濟成長中相對地位的變化和人力資本個人所有權兩個問題加以討論。作出這樣的處理肯定是不夠的,但卻是有意義的。第四單元:大國經濟的平衡發展(第6、7、8章)。大國經濟的平衡發展實際上講的是從不平衡發展走向平衡發展,而絕非主張“大推進”戰略。本問題涉及產業、區域和城鄉三個不同的層面,分別研究其怎樣從不平衡發展走向平衡發展。這類問題完全從我國的現實中提出,並加以中國化的論述。第五單元:我國的“三農”現代化(第9、10、11章)。早期的發展經濟學將農業定位於服務於城市現代部門擴張的工具性部門(劉易斯模型),嚴重忽視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這種發展思路對包括我國在內的廣大開發中國家一度造成了不良影響。是諾貝爾獎得主舒爾茨以及著名發展經濟學家托達羅等人的研究成果恢復了農業和農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有的地位。在我國工業化的歷史上,曾經長期忽視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以致釀成了嚴重的“三農”問題。然而,在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國家的工業化歷史上,雖然也出現過短暫的城鄉發展失衡的問題,但很快得以調整和糾正,成功地實現了全面現代化。在這一單元,我們較為系統地梳理了日本和韓國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農民持續增收的經驗,提出了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前期工程,並對我國農村改革以來所發生的經濟社會變遷和農民的現代化進行了寫實性描述和預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