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現代性研究

經濟法現代性研究

《經濟法現代性研究》是中國法律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茂欽。

基本信息

簡介

經濟法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葉的興起是一個重要的“現代性事件”。以經濟法為代表的新興法律領域的出現引起了西方法律傳統的深刻變革。有學者甚至主張,面對這種現代法律的發展趨勢應該以新的理念“重寫法律歷史”。由此看來,對經濟法本真面目的把握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論題,因為通過揭示經濟法的本質或特徵,我們可以感受時代的脈動,可以理解人如何藉助作為實踐理性的法來形構現代社會生活、維護自身尊嚴、實現生存價值。那么,如何就經濟法的本質或特徵問題進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呢?筆者認為,就此問題的研究可以按照“現代性”研究範式進行,因為“現代性”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或者特徵,經濟法作為現代法也具有鮮明的“現代性”特徵。故此,沿著“現代性”範式本身的學術規範和研究成果,我們就能夠認清經濟法的“現代性”本質或特徵,理解經濟法存在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特別是把握好在全球化和知識化的現代性際遇下中國經濟法現代性的訴求之路。基於上述考慮,本書即以“現代性”為主線,展開對經濟法的“現代性”本質或特徵的考察。

本書在結構上主要是按照邏輯起點界定——生成本原探悉——本質、特徵描述——價值意蘊解析——理性內涵揭示——現實訴求檢視這樣幾個步驟展開論證的。具體包括以下六個部分內容:

第一章是對本書“經濟法的現代性”論題的邏輯起點“現代性”的界定以及對相關基本問題的論述。在本章中,筆者比較了現代性、現代化、後現代三個概念的關係,論述了經濟法是現代法而不是後現代法的理由。筆者還指出,現代性是現代社會中法的“共相”,憲法、民法、行政法等部門法都各有其現代性,因此,現代性之於經濟法是一種現代理念“分有”。

第二章是對經濟法現代性生成的本原進行考察。在本章中,筆者就追問經濟法現代性的意義、經濟法現代性生成的語境、經濟法現代性的生成機理等問題進行了探討。筆者指出,從“現代性問題之克服”的視角考察經濟法現代性的生成機理可知,在微觀層面上經濟法及其現代性生成於克服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或政府的目的——工具理性行為,在巨觀層面上經濟法及其現代性生成於由企業、社會中間層、國家等功能群體組成的社會系統對經濟法律制度的功能性需要。

第三章是對經濟法現代性的多維面相的描述。在本章中,筆者主要就經濟法本質的現代性之維、經濟法結構與功能的現代性之維、經濟法運行的現代性之維、現代性場景下的經濟法合法性問題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書中指出,經濟法本質的現代性體現為經濟法是實質合理性與形式合理性相統一的法;經濟法律規範結構的現代性體現為微觀層面的“原子”行為單位的現代性、中觀層面的“規則”和“標準”的現代性以及巨觀層面的經濟法律體系的現代性;經濟法功能的現代性體現為經濟法是克服現代性困境的制度保障或推進現代化事業的制度保障;經濟法運行的現代性體現在作為求解經濟社會問題之“新法”的經濟立法、作為一種現代社會的“新的管理方式”的經濟執法和以“目的指向”裁判方式為特徵的經濟司法上;而經濟法在經濟立法、經濟執法和經濟司法中出現的合法性問題其實就是經濟法運行中的現代性問題,該問題的解決得益於經濟法運行中實質合法性的實現。

第四章是對經濟法價值的現代性意蘊的論述。在本章中,筆者主要對現代性的價值內涵、法律的道德性、經濟法的經濟倫理基礎、經濟法道德性的內涵、經濟法價值的現代性表現等問題進行了考察。書中指出,即使是形式法也是具有道德性的。在現代社會中,倫理人法乃是法律秩序形成的必經過程,故而經濟法的道德性來自於對企業社會責任倫理、公平交易倫理、經濟行政責任倫理、可持續發展倫理、公平分配倫理等經濟倫理的法律提升。文章進而指出,經濟法價值的現代性應該從實質正義和功利價值兩個方面加以理解,前者包括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相統一的經濟自由、以事實平等為要詣的經濟平等、以價值理性求解“增長”問題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尋求風險社會之穩定期待的經濟安全,後者則包括“從增進最大多數人最大幸福到避免最大數人的不幸”的經濟福利和“不損害一人地增加利益總量”的經濟效率。

第五章是對現代性視域下的經濟法之實戰理性與實質法治問題的論述。在本章中,筆者主要就經濟法現代性對西方法律傳統的影響、經濟法的實踐理性等問題進行了考察。

第六章是對中國經濟法現代訴求的檢視。在本章中,筆者對中國現代法律運動中的經濟法實踐、中國經濟法的現代性及其問題性、新的現代性境遇下中國經濟法的現代性訴求等問題進行了考察。文中指出,雖然在清末法律改革的期、北洋政府時期、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中國經濟法實踐的具體內容不同,但尋求與現代化進程相適應的經濟法制度是其共同的追求;當下中國經濟法在現代性訴求進程中,遭遇了傳統性、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共時性融合”的問題,而現代性仍然是始終如一的目標,而繼受他國經濟法的第一要務與形成中國經濟法的“地方性知識”並不矛盾;中國經濟法的現代性體現在四個主要的方面,即在目標定位上體現為推進中國轉型社會現代化事業的實現、在動力來源上體現為以政府主導為動力源、在道路選擇上體現為經驗理性與建構理性的結合、在功能發揮上體現為過渡性功能與導引性功能的結合;對於中國經濟法在合理性與合法性、動力源、經濟法治正當性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問題性,仍然需要我們在經濟法實踐中加以克服。當下,中國經濟法的現代性訴求面臨著全球化和知識化的現代性境遇。在此境遇下,我們應以現代法治目標的實現為導向,以建構理性主義和經驗理性主義相統一的實踐理性為指導,由此發展出實質合理性與形式合理性相統一、時代性與民族性相統一的現代中國經濟法。

目錄

前言

一、現代性:一個經濟法理論上的真問題

二、經濟法現代性研究現狀

三、本書的研究方法和邏輯架構

第一章 導論——現代性視域下的經濟法

一、現代性:一個認識經濟法的阿基米德點

(一)相關概念的辨析:現代性、現代化與後現代

(二)以現代性範式探求經濟法真諦

二、作為現代社會中法的“共相”的現代性

(一)其他相關法律部門的現代性——兼論與經濟法現代性的關係

(二)現代性之於經濟法:一種理念的“分有”

第二章 經濟法現代性溯源

一、為什麼要追問經濟法的現代性

二、經濟法現代性生成的語境

(一)關於語境

(二)語境與經濟法現代性的時空定位

三、經濟法現代性的生成機理——基於現代性問題之克服的分析視角

(一)從“經濟法何以存在”的現有理論邏輯到現代性理論邏輯

(二)經濟法現代性生成機理的微觀分析

(三)經濟法現代性生成機理的巨觀分析

第三章 經濟法現代性的多維面相

一、經濟法本質的現代性之維

(一)生活事實的類型化和法律化

(二)類型學視角與經濟法本質的現代性

二、經濟法結構與功能的現代性之維

(一)經濟法“語言”:形塑現代社會生活的真實

(二)經濟法律規範結構的現代性

(三)經濟法功能的現代性

三、經濟法運行的現代性之維

(一)經濟立法:求解經濟社會問題的“新法”

(二)經濟執法:現代社會的“新的管理方式”

(三)經濟司法:“目的指向”的裁判方式

四、現代性場景下的經濟法合法性問題

(一)現代性場景中的法之合法性

(二)經濟法合法性問題的表現

(三)經濟法合法性問題的求解

第四章 經濟法價值的現代性意蘊

一、現代性的價值內涵與經濟法價值的現代性意蘊

二、法律的道德性——法律制度是一種價值的綜合

(一)哈貝馬斯對韋伯觀點的一個反思:形式法是否具有“實踐理性”

(二)經濟法的道德性

三、經濟法價值的現代性

(一)實質正義

(二)功利價值

第五章 現代性視域下的經濟法之實踐理性與實質法治

一、危機還是契機:經濟法現代性對西方法律傳統的影響

(一)“法律形式主義的反叛”與西方法律傳統的境況

(二)傳統與超越——經濟法與法之現代性的重建

二、經濟法的實踐理性與實質法治的形構

(一)基於現代性理路的反思:經濟法實踐理性產生的思想基礎

(二)經濟法之實踐理性的內涵

(三)經濟法的實踐理性是形構實質法治的精神動力

三、實質法治的問題性與經濟法現代性的應對

(一)關於實質法治問題性的診斷性分析

(二)經濟法及其實踐理性:何以化解實質法治的困境

第六章 中國經濟法現代性的訴求

一、一個現代性事件:中國現代法律運動中的經濟法實踐

(一)中國經濟法現代性訴求的歷史回溯

(二)對新世紀中國經濟法現代性的一種語境化思考

二、中國經濟法的現代性及其問題性

(一)中國經濟法的現代性

(二)中國經濟法現代性的問題性

三、反思與展望:新的現代性境遇與中國經濟法的現代性訴求

(一)從法之現代性的多樣化例證看中國經濟法的現代性

(二)新的時代境遇下中國經濟法的現代性訴求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