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的源泉

經濟成長的源泉

《經濟成長的源泉》是納爾森所著的一本書籍,該書揭示了技術進步是經濟成長的首要力量,實物投資及人力投資主要是作為技術進步的伴隨物對經濟成長發揮作用。

圖書信息

書名:經濟成長的源泉

作者:(美國)納爾森

譯者:湯光華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第1版 (2001年1月1日)

平裝: 28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1750653, 9787501750658

條形碼: 9787501750658

作者簡介

理察.納爾森是哥倫比亞大學喬治·布盧門撒爾學院的國際與公共事務,商學和法學教授。

內容簡介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理察.納爾森是研究經濟成長與技術進步理論的創始人。他的論文和著作中的觀點現在為許多該領域的研究者所引用。《經濟成長的源泉》是納爾森在該領域發表的論文,經整理而彼此之間有著鮮明的輯聯繫、以應哈佛大學出版社之邀匯集而成的作品。技術進步需要理解為一個進化的過程,技術進步依賴於事後選擇和學習的程度要大大地高於技術進步依賴於事先計算的程度。這就是之所以技術進步在競爭條件下比在壟斷或寡頭壟斷條件下其速度快得多的原因所在。一個恰當的經濟成長理論必須明確地與組織制度變遷結合起來。憑藉對經濟史和技術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經濟分析工具的熟練掌握,納爾森揭示了政府政策,作為科學基地的大學與技術進步之間的內在聯繫。作者對比了各國的創新體系,研究了美國在20世紀的頭2/3時期內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技術強國,後來由於其他國家急起直追而使得這一領導地位衰減的歷程。《經濟成長的源泉》對個案進行詳盡的分析,其表述清晰,論述廣泛,易於理解。

目錄

導言

第一部分經濟成長與技術進步透視

1生產率增長及其差異研究:死胡同與新出路

2作為進步發動機的資本主義制度

第二部分熊彼特競爭

3熊彼特與當代創新經濟學研究

4企業為什麼會有差異,這種差異的重要性如何?

5對技術進步競爭的限制或鼓勵:專利權範圍決策的影響

第三部分科學與技術進步

6知識在研究開發效率中的作用

7科學與發明之間的聯繫:電晶體案例

8美國大學與產業技術進步

第四部分國際差異與國際趨同

9美國技術領導地位的興衰:戰後年代的歷史透視

10國家創新體系:一項研究的回顧

參考書目

譯者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